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静静的白天鹅
静静的白天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64
  • 关注人气: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凉山剪影(一)

(2022-08-15 15:16:21)
标签:

五台山

清凉山

竹林寺

东台顶

菩萨顶

一年里最热的中伏期间,我有幸再访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不仅感受了伏天里的清凉,也拓展了知识领域。且以随拍略记如下。

812日,我在微信里记载:

思绪亦如浮云,其中之一是寻觅梁思成先生的踪影。再访应县木塔、初探佛光寺后,临时起意走进清凉山,意外邂逅了竹林寺!

佛光寺位于五台山风景区之外,拟另文专述。也因邻近五台山风景区,于是当晚入住景区内竹林寺旁的民宿。 清凉山剪影(一)

竹林寺,本人摄于8月12日,下同
清凉山剪影(一)
竹林寺之二清凉山剪影(一)

竹林寺随拍之一
清凉山剪影(一)
竹林寺随拍之二
清凉山剪影(一)
竹林寺随拍之三
清凉山剪影(一)
竹林寺随拍之四


813日晨,原计划徒步北台顶——是华北第一峰、海拔3000多米,因故改登东台顶——又名望海峰。是日运气不错,目睹了云绕北台顶、日照台怀镇以及浓雾密布等景观。清凉山剪影(一)

   位于停车场附近的东台顶牌楼清凉山剪影(一)

俯瞰台怀镇
清凉山剪影(一)
    东台顶光影
清凉山剪影(一)
   云绕北台顶
清凉山剪影(一)
   舐犊情深
清凉山剪影(一)
   老牛“迎宾”清凉山剪影(一)

一牛咀嚼敖包上的经幡
清凉山剪影(一)
   东台顶上的七层“见解脱塔”清凉山剪影(一)

登高望远
清凉山剪影(一)
   塔下有平台,立有“观日出”“望海峰”等石碑
清凉山剪影(一)
   新建“望海寺”
清凉山剪影(一)
   “望海寺”下的金身佛像
清凉山剪影(一)
   峭壁上的“那罗延洞”清凉山剪影(一)

  下山途中,路遇一四川甘孜某佛学院学生,静坐草地、手持课本且书声琅琅


同日下午,先后徒步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等著名景点。清凉山剪影(一)

据“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官网(以下引用官网不再注明):

  菩萨顶是五台山黄庙的首府庙。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菩萨顶坐落在五台山中心区的灵鹫峰上,海拔1797米,因其山形酷似印度灵鹫山而得名。寺宇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时称真容院。历代不废修葺。    清康熙年间,改住喇嘛,遂成黄庙。至嘉庆时,五台山已有黄庙26所,黄衣僧千余人,菩萨顶成为黄庙的首府,统管其他黄庙事务。康熙年间,扎萨克大喇嘛老藏丹巴又奉敇重修菩萨顶,按皇家宫室形制营造。

清凉山剪影(一)
    敕建真容院也即山门,石阶中间为斜坡兰,旧称“陛”,亦称御道,铺以汉白玉,上雕九龙戏水,龙体三弯九曲,比例适中,浪花玉溅,雕工精细,脉络清晰,富有动感。菩萨顶的山门,既有石栏杆,又有陛,表示菩萨顶的等级,高于其他寺庙

清凉山剪影(一)
   山门前随拍清凉山剪影(一)

天王殿清凉山剪影(一)

官网:

殿建面宽三间,九檩八椽,单檐四阿顶,四出廊。殿顶覆盖黄色琉璃瓦,正脊中间置铜宝瓶,两端置鸱吻。四条戗脊,前有龙凤、狮子等饰物。这种规格,只有皇宫专用。菩萨顶文殊殿较皇宫略降一等,只用单数。檐下斗拱密设,檐角高翘。正面隔扇12块,一律雕刻着团龙图案。基座为石砌束腰须弥座,并围以1米高的汉白玉栏杆,前面留有供人上下的踏步,中间斜坡亦属御路,铺着汉白玉,雕着团龙,两旁为玉阶拾级。殿前面挂一副对联,上联为“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暮鼓,晚磬清澈,香烟缭绕,胜幡蹁跹”;下联为“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发南山,雪霁北巅”。清凉山剪影(一)

古树有铭牌记录其身份:国家古树保护等级:一级;五台山编号003;油松;树龄1000年清凉山剪影(一)

大铜锅院里的大铜锅:铜锅,口沿直径2.04米,高1.15米,锅上铸有“大明万历辛丑孟冬吉日造,五台山旧路岭龙泉寺,永远流传,佛全宫造”。此锅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所铸,原是旧路岭上龙泉寺的庙产,后为菩萨顶寺所有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