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州掠影(续完)

(2022-07-19 08:44:19)
标签:

玄奘

铁门关

大唐西域记

文献

补读

(五)

回到铁门关与玄奘的话题。多数论者持肯定态度。

中华名关》(曹云忠等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以专条介绍“铁门关”:

铁门关是通向西域的要道,唐玄奘到印度取经求法,曾自高昌至铁门,即过铁门关向西

以玄奘为主题的黄明著重走唐僧西行路》(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也有明确的文字:

铁门关是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建于晋代,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面的边缘处,也是唐玄奘当年取经西去经过的地方,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此留下了不少沧桑的诗篇……

持肯定态度的还有《中国古代旅行家传玄奘》等书。

更有甚者,《新疆巴音郭楞风物志》(张体先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简称《风物志》)一书直接引用了《大唐西域记》的文字: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称:“铁门关两岸石壁立,中显通衢,河水流贯其间,清波荡漾,碧草弥绿,吾等沿河岸西偏南行三十里出口,转西南行约十里即至库尔勒。”

巴州掠影(续完)
书影

巴音郭楞风物录》(中子著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简称《风物录》)等著述也有同样的文字。

我曾浏览季羡林弟子钱文忠著《玄奘西游记》(青岛出版社2014年版,星云作序。以下简称钱著),文中并未提及铁门关。

我收藏有季羡林等著《<大唐西域记>今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以下简称《今译》)一书,卷一开篇写道:

离开昔日高昌国境,从与它相距最近处开始[叙述],这个地方是阿耆尼。旧名叫焉耆。

阿耆尼国

……从这里往西南走二百多里,翻越一座小山,渡过两条大河,再西便来到了一片平原,走七百多里,到达曲支国。旧名叫龟兹。巴州掠影(续完)

书影

再查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以下简称《校注》),原文曰:

从此西南行二百余里,踰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余里,至屈(居勿反)支国。旧曰龟兹。

如同钱著一样,季羡林参与的校注和今译《大唐西域记》均未提及铁门关。

值得注意的是,《今译》特别提及了“铁门”——目录也单列,其文曰:

门者左右带山,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之险阻,两傍石壁,其色如铁既设门扉,又以铁,多有铁铃,悬诸户扇因其险固,遂以为名。

但很明显,此“铁门”非“铁门关”里的“铁门”。因该段文字之后紧接着的是“睹货逻国故地”,文字也很清楚:

出铁门至睹货逻国(旧曰吐火罗国,讹也)故地…… 

即使扩展阅读《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相关文字也与《大唐西域记》如出一辙:

……前渡一大河,西履平川,行数百里,入屈支国界(旧云龟兹讹也)。

也许我补读有漏,但至今未发现《风物志》和《风物录》所提及的《大唐西域记》里关于“铁门关”的文字,自然也无从得知其资料的具体来源。

上述补读并不排斥玄奘当年途经“铁门关”,因为当年的“铁门关”即使不是焉耆(阿耆尼)至龟兹(库车)的唯一通道,至少也是主要通道,玄奘路过也合情合理。只是就《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而言,如果引用,至少应该注明出处;如果原文没有记录,下笔更应谨慎;如果基于推断,注明推断效果也许更佳。就目前所见资料,即使《大唐西域记》没有载明玄奘曾途经铁门关,允许推断的话,大概率确有其事。

巴州两次专访均受挫,临时起意的走访略补遗憾,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文献补读更是未来畅游巴州的必备功课。巴州掠影(续完)

天鹅湖。图和文字借自《风物志》,下同
巴州掠影(续完)
塔里木胡杨秋之韵

假如有可能,巴州可以深度游——不仅仅为了邂逅白天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