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掠影(续一)
标签:
斯坦因玄奘考古“奇缘”藏经洞 |
(四)
发现出生匈牙利、入籍英国的犹太人斯坦因博士尊崇唐代名僧玄奘并有一段“奇缘”是此次补读的意外收获。
关于斯坦因尊崇玄奘一事,巫新华著《斯坦因》(以下简称巫著)一书有明确的文字:
斯坦因读大学和做进一步深造时,又有两个人对他的人生蓝图规划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一位是7世纪的中国名僧玄奘,这个几乎每一位中国人都知道的和尚——唐僧,为了追求佛教真正的本源,端正汉传佛教在他所在时代生发的种种不为玄奘容忍的弊端,毅然冲破唐王朝的禁令,不远万里前往印度朝觐佛教圣地,求取佛教经典本原,同时留下了记录自己行程不朽的巨著《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记述精确,资料丰富,对于认识古代印度历史和地理的指导价值被举世所公认,以至于西方学者认为整个印度中古历史完全依赖《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方才得以恢复。斯坦因满怀崇拜之情地将玄奘称之为自己的佛教保塞尼奥斯(此人是西方学术界得以理清希腊古代遗迹线索的重要人物,如果没有他,整个希腊的历史、文化遗迹至今可能仍然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谜语)。斯坦因从他第一次进入中国新疆昆仑山和塔克拉玛千沙漠地区探险期间开始,唐僧玄奘就成了他每一次中亚考古探险活动的守护神,他在进入的每一个地区和所做的每一次考古发掘中都希望能够与玄奘的记录相印证。
巫著生动记录了斯坦因盗取藏经洞宝藏时玄奘所起的无可替代且颇具传奇的作用:
像以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斯坦因又祭出玄奘这个法宝,并说明自己对古代佛教圣徒旅行者的景仰与崇拜。斯坦因告诉王道士,他是如何沿着玄奘的足迹从印度向东方翻越荒凉的大山与沙漠,走了16000多公里才来到莫高窟;如何在这一朝圣途中克服了难以计数的困难去寻找古代佛教遗迹,即玄奘曾虔诚地参观并加以描述的那些地方。每当提起玄奘时,斯坦因总是特别能言善辩。斯坦因从道士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兴趣,并很快确信虽然道士对佛教的东西知道得不多和不太感兴趣,但却以他自己的方式对唐代大和尚唐僧非常羡慕。
……一直等到晚上,蒋师爷暗自高兴地带着王道士刚刚偷偷借给他的一捆汉文卷子摸进斯坦因的帐篷,他小心地把王道士首次外借卷子的样本藏在宽松的黑长袍下面。就书写和纸张而论,卷子清楚地显示出它是很古老的,也许是佛教经典,但蒋需要时间来确认它们的属性。黎明时蒋师爷带着胜利和惊恐的神色来报告斯坦因说这份卷子是某佛经汉文译本,书尾题署中称系从印度取回并由玄奘本人翻译。斯坦因的内心这一次真的被深深地震憾了,他一下子感到历史的长河仿佛在倒淌,玄奘手执经卷,掌灯书写的影像就在自己的眼前……,随后急忙催促蒋师爷再去找王道士疏通。

图和文字借自巫著
王冀青引用了斯坦因当年日记等资料完成的新作《斯坦因敦煌考古档案研究》(以下简称《档案研究》)一书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细节(注略):
蒋孝琬的交涉终于有了结果.王圆禄同意向斯坦因展示藏经洞文物。(1907年)5月22日快到傍晚的时候,王圆禄终于拆除了白天还堵在藏经洞门口的砖头,打开了藏经洞的封口,让蒋孝琬看了藏经洞的藏品。据斯坦因本日日记中记录说:“道士愿意展示藏品;在傍晚到来之前,师爷看到了藏品:在一个大壁龛中,完全塞满了写本,直达龛顶!”
图和文字借自《档案研究》
(二)斯坦因初入藏经洞
当然,如果玄奘在天之灵有知,绝对不会同意自己历尽艰辛从“西天”取回的真经被带往异国他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