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吴寿彭(二)

标签:
费振东吴寿彭陆定一南洋公学私谊 |
(二)
我因受先师潘汉典先生的嘱托和影响,曾着力搜集先师之恩师——也即我之太老师——费青先生的资料,对费青长兄费振东和胞弟费孝通的资料也有所注意。费振东之子费皖忆文披露了费振东晚年的心路历程:
1970年,费振东曾写了一首自称是“随笔写来,非诗非文,非古非今,不韵不律,不可示人”的《酒后忆寿彭兄并自述一二》给他的老同学吴寿彭。这大概就是他内心的独白吧,现记录如下:
出国二十年,归来如梦醒。
……
唯有我与君,相系近一生。
所知各西东,情愫总未断。
犹忆卅年前,诵读君篇章。
几次经浩劫,保存未损毫。
归来原璧奉,好作后代教。
回来曾一见,无言一局棋。
……
亲旧多湮没,何为孑我存。
身旁留兰芝,早晚尚舒情。
如何度余生,独酌思悠悠。
此诗是否寄给吴寿彭不详,但确实体现了同窗之间几十年的友谊。
限于资料,文中所述“犹忆卅年前,诵读君篇章”具体所指已难以考证。但以彼时费振东远在南洋,仍然与身处国内的吴寿彭保持联系,可见同窗间交往之深。
再往前遡。费振东、吴寿彭和陆定一不仅仅是南洋公学的同学,三人还是大同乡——都来自江苏省:费振东籍贯苏州;吴寿彭和陆定一都出自无锡。若论渊源,吴寿彭和陆定一更近一些:二人不仅是无锡的小同乡,中学也是同学——都于192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附中。
吴寿彭中学毕业照及同窗评语
查阅彼时的《南洋周刊》,三位同学都曾发表过作品。
吴寿彭发表于《南洋周刊》的作品(局部)
我还曾读到过费振东与吴寿彭共事的文献:
(1925年)12月25日学校学生费振东、吴寿彭等发起组织的“非基督教同盟”召开成立大会,到会70余人,公推费振东为会长,柳克述、王星吾、谢松元为委员。会后,该同盟成员分为六组赴徐家汇天主教堂附近宣讲、散发传单。
这也证实了费振东的“唯有我与君,相系近一生”绝非虚言!
附注:
费振东亲属杨启端先生(系费振东大舅杨千里先生之长孙)在微信里提醒我,费振东生于1902年,前述信函提及的彼时“七十岁”不太好理解。杨先生惠告:“费振东的生日是辛丑年腊月十六,阳历是1902年1月25日。”据此,如果按“虚岁”计算,费振东1969年应该是69岁,近似70岁。另:我重新查阅了《费孝通文集》,原文注明为“原信写作时间1969年12月或1970年1月。”前文也据此予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