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宋陆游《仲躬帖》《苦寒帖》《长夏帖》《桐江帖》

(2010-01-11 18:01:35)
标签:

苦寒帖

陆游

碑帖

书法

书法家

分类: 宋、元、金、书法

南宋陆游《仲躬帖》《苦寒帖》《长夏帖》《桐江帖》

    陆游《致仲躬侍郎尺牍》,纸本册页,行书,31.7 x 54.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淳熙八年(1181)的夏、秋之间,浙东一带水灾不断,造成严重的饥荒。当时陆游虽刚从江西解官,闲居浙东家中,对百姓生计相当忧虑。十二月时,陆游就曾写信给将前往处理赈灾事宜的朱熹,殷切地盼望他能尽早到来,舒解民困。而在翌年(1182)初,朱熹到任并前往婺(今属浙江金华)、衢等(今属浙江衢县)州视察灾情时,陆游便写这封信札给曾逮(信中的仲躬侍郎),一方面祝贺他升迁,一方面也寄望对方在朝廷能对当时浙东一带的水患尽点心力,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南宋陆游《仲躬帖》《苦寒帖》《长夏帖》《桐江帖》

    《苦寒帖》陆游书,纸本,纵31.8厘米,横48.37厘米。此帖书于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时陆游44岁,适值被贬后居家。信中内容对研究陆游生平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同时又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出。其用笔方圆兼备,自然流畅。曾经清内府收藏,刻入《三希堂法帖》。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他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桧死,绍兴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绍兴三十年,召除敕令所删定官。孝宗继位,赐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中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腐败,只求苟安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淳熙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淳熙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淳熙十三年,知严州。淳熙十五年,担任军器少监。
  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家居时“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因为养生有术,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聪目明。期间虽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敌作战的主张,但始终遭受非议。最后于在嘉定二年(120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历日期,阳历为公元1210年1月26日)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南宋陆游《仲躬帖》《苦寒帖》《长夏帖》《桐江帖》
     陆游《长夏帖》,纸本,行书,纵30.9厘米,横30.1厘米。清宫旧藏。

    陆游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杨凝式)。”此帖书法自然流畅,意势连绵,结体用笔与《桐江帖》如出一辙,当同为晚年之作。

    鉴藏印记:“珍绘堂记”(朱文)。《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南宋陆游《仲躬帖》《苦寒帖》《长夏帖》《桐江帖》
    陆游《桐江帖》,纸本,行书,纵32.7厘米,横34.2厘米。清宫旧藏。

    《桐江帖》又称《拜违道义帖》,是陆游在淳熙十三年(1186)知严州上路前所作,时六十二岁。用笔细劲,意致高远,为其晚年佳作。

    鉴藏印记:“珍绘堂记”(朱文)。《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刻入《三希堂法帖》。

 

南宋陆游《仲躬帖》《苦寒帖》《长夏帖》《桐江帖》

南宋陆游《仲躬帖》《苦寒帖》《长夏帖》《桐江帖》

南宋陆游《仲躬帖》《苦寒帖》《长夏帖》《桐江帖》
    陆游自书诗卷长卷(点击图片可放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