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锟家世(图文)

(2009-12-08 01:05:08)
标签:

高天梅

高吹万

南社

叔侄

生圹

高锟

诺贝尔

文化

分类: 日志时评

 

 

   高锟家世(图文)

今年是南社成立100周年,1909年11月13日,以柳亚子、陈去病、高天梅为核心的南社在苏州虎丘张国维祠成立。图为20世纪30年代的虎丘。

 

 高锟家世(图文)

上海金山区张堰镇,不仅是南社早期领袖高天梅的家乡,也是后期主盟人姚石子的家乡。图为位于姚石子故居的南社纪念馆。

 

 高锟家世(图文)

张堰老街,路的尽头是张泾河。

 

 http://www.gzs.cn/upload/200910/7/1254856426875.jpg

高锟与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威拉德·博伊尔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91007/o/D7B6F7F0A6D848B78A98C9DDEC079946.jpg

高锟与太太黄美芳

 

高锟家世(图文) 

被老年痴呆症困扰的高锟

 

 

12月10日,“光纤之父”高锟将赴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物理奖,华人世界一片祝贺声。高锟出自名门上海金山高氏,祖父高吹万,名燮,是南社名士,不少媒体把他误认为是“南社三巨头”之一的高天梅,有的则因为两人只差一岁,误认为两人是堂兄弟关系。

   

高天梅名旭,号剑公,1877年生于江苏省松江府金山县张堰镇(今属上海市金山区)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与比他小一岁的叔父高吹万在一起读书学习。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第二年加入同盟会,担任江苏省的主盟人。回国后,又与柳亚子、陈去病等参与筹建南社,是南社的领袖人物之一。民国成立后,被推选为众议院议员,后因涉及曹锟贿选,遭南社诸君子唾弃,自己亦无法安心,1924年冬抱病南归。自此,郁结于衷,悲不自谴,于次年七夕病逝家乡张堰。其实,1923年10月上海《申报》和《民国日报》公布的贿选议员名单,与北京方面公布的数字不尽相同。而且在参加投票的议员中,还有一百多人不畏强暴投了孙中山的票。因此,对高天梅的“贿选议员”问题,大有重新审视之必要。但政治最大的特性就是越描越黑,或许是来不及向世人陈述隐情,或许是有意选择沉默,高天梅在极度孤寂中告别了这个世界。

 

高吹万则是一个典型的名士,诗、书、画俱精,民国成立后他没有去做官,而是在故乡张堰建起了前后二进、计三十余间的闲闲山庄,归隐于此。闲闲山庄之名得自于“国危政乱,乐桑者之闲闲;味淡声稀,期穷年而贬贬。”高吹万名气虽不及高天梅大,由于没有涉足政治浑水,倒也悠闲自在,把名士做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他虽然比族侄高天梅小一岁,但终日逍遥山水,乐观豁达,比高天梅多活了三十多年,八十多岁才去世。高锟恬适的性格受其祖父影响颇大,据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校长期间,无论学生怎么过分,高琨总是笑容满面。高琨的父亲是上海国际法庭的执业律师,也是一名南社成员。

 

关于高吹万与高天梅的叔侄关系,在高天梅诗文集《高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可以得到佐证,如卷二十一《无尽庵遗集序》:“是时,同饮者吹万叔、至友石子扶余归旅店。”卷八诗《吹万家叔招饮梅花香窟,吹叔生圹在焉,感而赋此》:“人生几见百年寿?流俗犹争一技长。自古英雄总邱陇,不刊姓氏在文章。傍山园占天然胜,次日花开分外香。傲可放歌寒可隐,达观毕竟是蒙庄。”此诗原刊《南社》第十八集(1916年6月)。高吹万邀众人在自己的生圹前饮酒赋诗,其旷达之情可见一斑。想当初高天梅若能安安心心如其叔一样且歌且隐将南社文人做到底,也不致落得那么凄凉的结局。

 

在《高旭集》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对太平天国尤其是石达开的褒扬,或许这也是南社同仁的共同态度。在《拟建立太平天国洪王铜像记》一文中,高天梅呼吁为洪秀全铸造铜像,“用以留民族之纪念,张大汉之天声”。在《石达开遗诗》序和跋中,高天梅将石达开比之于岳飞,“岳王、石王均抱有攘夷之伟志,故其下笔,亦遂慷慨激昂,喷血而出。”并慨叹“当此胡尘滚滚,神州陆沉,痛哉巴科族类衰弱,尚有捍戎祸、解倒悬如石翼王其人应运而生者乎!”石达开的确是一个大英雄,当代一边倒的为曾湘李淮张目的人士,也要考虑一下假如没有这一批不怕死敢于抗争的真汉子,或许你我脑袋后面还在晃荡着一根长辫子,仅此一点,我们就要感激他们了。兹录石达开诗一首《马上口占》:“苍天意茫茫,群生何太苦。大江横我前,临流曷能渡。惜哉无舟楫,浮云西北顾。到耳多哭声,中原白云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