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郁达夫讨薪三高招

(2009-11-11 07:18:55)
标签:

民国

郁达夫

安大

索薪

文化

分类: 上江人文

郁达夫讨薪三高招               太古洋行“安庆”号轮船在上海,郁达夫、王映霞从上海到安庆都是坐江安轮的。

 

 

1921年10月至1923年2月,刚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郁达夫,曾在安徽省城安庆的法政专门学校教了两学期欧洲政治史,并以这一段生活经历创作了三篇小说:《茫茫夜》、《秋柳》、《迷羊》,可见他对安庆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成立不久、还在租用安庆圣保罗中学校舍的省立安徽大学邀请郁达夫担任文学教授,郁达夫立马就答应了。

 

据《郁达夫日记》(山西教育版)记载,郁达夫是在1929年中秋节这天接到安大邀请的,当天他就复电答应了。“今天是中秋节,一天自朝至暮,只为拜节饮酒忙。午后接安徽省立大学来电,聘为文学教授,月薪三百四十元。想了半天,终于答应去教半年试试,就复了他们一个电报。晚上因为想将来的计划,睡不着觉。”(9月17日日记)第二天,安徽大学就预付了一个月工资,“午后接安庆来电并电汇薪水一月三百四十元。”(9月18日日记)24日买了船票,坐江安轮去安庆,26日启程,29日午前11时到安庆,在百花亭安徽大学内住下。

 

 http://www.dahe.cn/wenhua/shgc/W020070525357950008340.jpg

郁达夫与王映霞

 

从9月29号到安庆,到10月6日“从安庆坐下水船赴沪,行李衣箱皆不带,真是一次仓皇的出走。”(10月6日日记)郁达夫在安大只待了一个星期,从这一个礼拜的日记来看,天天游山逛水,看戏访书,是很悠闲的,课还没开,并没有什么险恶的预兆。直到出逃前一天晚上,郁达夫还在与安庆旧友聚会,“买帐子一顶。晚上约旧友两人吃晚饭,谈到十年前旧事,黯然神伤矣。后天要开课了,生活的行程,怕又要变一变过。“(10月5日日记)据安庆地方资料记载,郁达夫出逃的原因是安庆朋友邓仲纯告诉他省教育厅厅长程天放说他是赤化分子,准备迫害他。这个理由很牵强,程天放是江西新建人,五四时期就学于上海复旦大学,曾组织上海学生联合会,选为会长。1920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得伊利诺伊大学政治学硕士和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博士,并曾任加拿大《醒华日报》总编辑,回国后担任过江西、安徽、湖北的教育厅长和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校长,著有《欧亚归途》、《美国论》、《胡适与中国》等。这样一个履历完整、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要迫害一个安徽大学高薪聘请来的教授,似乎说不过去。我倒是认为郁达夫走之前的那天晚上的日记透露了一点信息,令郁达夫黯然神伤的十年前旧事,也就是在他任教安徽法政专门学校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有郁达夫自己知道。也许郁达夫这么匆忙地赶来就是为了要寻觅旧情的,而现实已经是物是人非,他突然觉得没意思,就借机离开了。

 

安大已经预付了郁达夫一个月薪水,郁达夫一天课没上就跑了,按道理是安大找郁达夫才对,没想到是郁达夫反过来找安大讨薪。1930年1月7日日记:“晚上在新世界饭店开了一间暖房洗澡。中夜两点钟才坐汽车回来睡觉。今天发电报一,去安徽索薪水。”不知道郁达夫以什么理由问安大讨薪,反正他就开始索讨了,最后居然也成功了。从他的日记来看,郁达夫向安大讨薪主要有三大套路:

 

一是造舆论,主要对象是安徽知识分子。“早晨去内山书店,知去安庆的屠孝实已回到了上海。午后去看他,晓得了安徽大学的一切情形,气愤之极,我又被杨亮功卖了。晚上神州国光社请客,对许多安徽人发了一大篇牢骚。”(1930年1月18日日记)安大在这年春节前给郁达夫寄一百元过年,郁达夫马上“去访一位新自安徽来的人,安徽大学只给了我一百元过年。气愤之极,但有口也说不出来。”(1月29日日记)

 

二是不见面,知识分子一般都很顾及脸面,见了面有些话反而不好说,所以郁达夫主要是通过发电报、写信的方式来讨薪的。“午前睡到十一点才起床,外间大雨杂雪,冷得很。午膳后发快信一封去安庆催款,并去看鲁迅。”(1月15日日记)“想到安徽的事,恼怒到了万分。傍晚发快信一封,大约明后日总有回信来,我可以决定再去不去了。”(1月31日日记)“早晨去北四川路,打听安徽的消息,即发电报一通,去问究竟。午后小睡,复去访高一涵氏。”(注:这又是去造舆论,高一涵是安徽人)

 

 三是不撕破脸皮,讨薪期间,郁达夫和安徽大学还保持往来,安大对郁达夫也很信任,甚至委托他约林语堂代替他到安大教书。“傍晚接安庆来电,谓上期薪金照给,并嘱咐我约林语堂氏去暂代。去访林氏,氏亦有去意。”(2月19日日记)“早晨又去打了一个电报去安庆,系催发薪水者,大约三四日后,总有回电到来。约林语堂去代理的事,大约是不成功了。”(2月21日日记)

  郁达夫讨薪三高招1946年国立安徽大学校门,时在安庆。

 

讨薪最终获得了成功,安徽大学在郁达夫一天都没开课的情形下,补发了他整整一学期薪水。这一年2月28日,郁达夫照例还是不出面,叫他老婆王映霞到安大取回上次仓皇出逃丢下的书,“晚上命映霞去安庆搬取书籍,送他上船,到午前一点才回来睡觉。天大雷雨。”(2月28日日记)十天后,王映霞回到了上海,“午后映霞到家。在安庆之书,全部带来了,只缺少了十几本,大约是被学生们借去的。”(3月9日日记)至此,郁达夫在安大一星期的教授生涯圆满地结束,其成功的讨薪经验,对当代常被欠薪困扰的打工一族,尤其是那些知书达理、脸皮较薄的白领、教师、科研人员,不无启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