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2013-06-22 17:16:31)
标签:

陕西

景点

诗文

旅游

分类: 汉语言文学知识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一、诗词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过始皇陵

王维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宫。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前期的边塞诗,慷慨开阔;后期的山水诗体物细微、状写传神,是唐代山水诗歌的代表作家。工书画,精音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题解】秦始皇陵位于陕西西安以东25公里的骊山脚下。从秦始皇即位后,前后营造38年之久,占地56.25平方公里,役夫最多时竟达70多万人。皇陵周围有陪葬坑400余座,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就在陵东1.5公里处。

【注释】①古墓:指秦始皇陵。②幽宫:指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紫宫:皇宫。③星辰:指地宫装饰的日月星辰。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星。④河汉:指地下用水银浇灌的河海。据《史记》、《水经注》记载,陵墓内上画天文星宿之像,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⑤松韵切:指松涛声。⑥大夫:秦始皇祭祀泰山时,曾封松树为五大夫。

【简析】这首诗写始皇陵的富丽堂皇,真可谓绘声绘色、周到细致、具体逼真,美轮美奂、空前绝后,使人惊叹不已、恨不能一睹为快,是一篇绝佳的景点介绍。客观上批判了秦始皇的穷奢极欲,但诗写得极含蓄,从结尾的松哀中,才透露出一点诗人的褒贬意。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

【题解】这首诗,是杜甫在752年(天宝十一年)秋天登慈恩寺塔写的。慈恩寺是唐高宗作太子时为他母亲而建,故称慈恩,建于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塔是玄奘在652年(永徽三年)建的,称大雁塔,共有六层。701年(大足元年)改建,增高为七层,通高64米,虽经多次大地震,仍巍然屹立,是今日西安市的象征。这首诗有一个自注:时高适、薛据先有此作。此外,岑参、储光羲也写了诗。杜甫的这首诗是同题诸诗中的压卷之作。

【注释】高标:指塔尖。跨苍穹:凌越青天。烈风:因塔高,故劲风不停。旷士:旷达之士。象教:指佛教,言佛教为形象以教人。⑤冥搜:冥思想象。⑥羲和:古代神话中,羲和赶着六条龙拉的车,载着太阳在空中运行。少昊:古代神话中主管秋天的神。言秋光短促。⑦忽破碎,谓大小错杂。不可求,谓清浊难分。⑧思古,以虞舜苍梧比太宗昭陵。伤今,以王母瑶池比太真温泉也。⑨末以黄鸽哀呜自比,而叹谋生之不若阳雁,此盖忧乱之词。

【赏析】全诗有景有情,寓意深远。唐玄宗晚年“自持天下承平,专以声色自娱”,而杜甫却已感触到社会的危机。 “高标烈风,登兹百忧,岌岌乎有漂摇崩析之恐,正起兴也。泾渭不可求,长安不可辨,所以回首而思叫虞舜”,“瑶池日晏,言天下将乱,而宴乐之不可以为常也。”说明了全篇旨意。政治黑暗而产生的种种弊端,几乎都蕴含在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情与景交融得如此完美,实不愧为诗圣之作。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作者】杜牧80385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为晚唐大家。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题解】华清宫: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城南骊山上。唐玄宗和杨贵妃避暑之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华清池温泉区。

【注释】①绣成堆:指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骊山有东绣岭、西绣岭。②千门:夸张之语,无数的宫门。③次第:依次。按顺序。所有山门依次大开。④妃子笑:据说杨贵妃爱吃鲜荔枝,后岭南有荔枝树,名“妃子笑”。

【简析】全篇描述,无一字评论,通过一个小小的典型细节描写,深刻地讽刺了唐玄宗、杨贵妃的奢侈生活。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华山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作者】寇准(9611023),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

【题解】华山,又名太华山。位于陕西西安市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境内。五岳之中,华山最高,海拔2200米;以雄伟奇险而闻名。被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简析】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据说是寇准九岁的时候写的。缘境构诗,诗与境谐。诗中蓝天、白云、红日、群山的衬托和对比,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写出了华山独立天外、称雄天下的气势。气势不凡,极不平常。

二、对联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华清池联

杨颐

绣岭萎荆榛,只余堠馆留宾,记当年赐浴池边,长恨空吟白傅;

环园新结构,云是唐宫旧址,问我辈沉香亭北,雅才谁嗣青莲。

【作者】杨颐(18241899),广东高州人。同治四年(1867)进士。担任过国史馆纂修、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

【题解】华清池:在陕西临潼县城南的骊山的西北麓,地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644)在此营造汤泉宫,唐天宝六年(747)经扩建后改名华清宫。清代重建,规模不及唐代。1956年,按唐代华清宫的式样进行扩建。

【注释】①绣岭:指骊山,骊山有东绣岭和西绣岭。萎:衰落、衰败。荆榛:低矮丛生的灌木。②堠馆:堠楼,望敌情的哨楼。也接待行旅、宾客。赐浴池:指唐玄宗赐浴杨玉环的华清池温泉。③长恨:指白居易《长恨歌》。白傅:即白居易,他曾任官太子少傅。④园:指园林。新结构:指清代新建的园林。⑤沉香亭:唐代兴庆宫龙池东畔,曾遍植牡丹,旁有亭名沉香亭,据传为沉香木建成。现已重建,在西安市兴庆公园里。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召李白作诗。李白写《清平调》三首,中有句“沉香亭北依栏杆”。⑥雅才:儒雅有才之士。嗣:承继,接续。青莲:指李白,他号青莲居士。

【简析】这副对联运用古今对比的手法,描述骊山华清池的历史沧桑,吊古怀今,发怀古之幽情,感慨多端。联语把当年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事,与李白、白居易的不朽之作结合一体,情景结合,恰切自然,而且词语儒雅,对仗工整。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华山玉泉院联

严长明

   三峰三霄通,宝掌千秋留藓迹;

一岳一石作,金天万里矗莲花。

【作者】严长明(1731-1787):字冬有,又字道甫,江苏江宁人。乾隆帝南巡,召试赐举人,官至内阁侍读。曾纂修《通鉴辑览》,后主办庐阳书院。著有《归木草堂诗文集》、《毛诗地理疏注》等。

【题解】玉泉院位于华山北麓,因有“玉泉”而得名。传说唐玄宗的御妹金仙公主在华山镇岳宫中的井里汲水,不慎将一支玉簪掉入井中,后来竟从山下泉水中找到,因此命名泉水为玉泉。泉水清冽味甘,能治疗疾病,被视为神泉,于是后人就在这里修筑殿宇,建立了玉泉院。玉泉院是上华山必经之路,故又称为“华山之门”。此联虽书于玉泉院,实际却是描写华山的对联。

【注释】①三峰三霄:三峰指华山西峰莲花、南峰落雁、东峰朝阳三主峰,人称“天外三峰”。三霄,犹三天。道教称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为三天。宝掌:指石楼峰东壁有如指掌印迹,称仙人掌。传说为古代河神巨灵,推山时留下的手印。藓迹:即仙人留下的痕迹历久而生苔藓。金天:秋天的别称,或指西方的天空,根据传统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华山号称西岳,矗立在我国西部的天空。

【简析】此联通过突出华山的高峻,称颂了华山天下险的景象特征,加之神话传说,更赋予华山道教文化之神奇魅力。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陕西省旅游景点诗文

题黄帝陵联

姜园宪

自轩辕创业,上下五千年,古国文明光广宇;

看松柏凌霄,纵横十万里,全球赤子仰黄陵。

【题解】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上,松柏参天,墓前有碑亭,镌有“桥陵龙驭”四字。再前有“古轩辕黄帝桥陵”石碑。《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民间相传黄帝在此乘龙升天。

【注释】①轩辕:即轩辕黄帝。传说是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②赤子:古代指百姓。现指对故土怀有纯真感情的人。

【简析】此联用语浅显如话,而含义深远,讴歌了中华祖先,表达了全球赤子的爱国情思。如今,祭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一项神圣大事。

三、游记

    游太华山日记

徐弘祖

二月晦,入潼关,三十五里,乃税驾西岳庙。黄河从朔漠南下,至潼关,折而东。关正当河、山隘口,北瞰河流,南连华岳,惟此一线为东西大道,以百雉锁之。舍此而北,必渡黄河,南必趋武关,而华岳以南,峭壁层崖,无可度者。未入关,百里外即见太华屼出云表;及入关,反为冈陇所蔽。行二十里,忽仰见芙蓉片片,已直造其下,不特三峰秀绝,而东西拥攒诸峰,俱片削层悬。惟北面时有土冈,至此尽脱山骨,竞发为极胜处。

三月初一日,入谒西岳神,登万寿阁。向岳南趋十五里,入云台观。觅导于十方庵。由峪口入,两崖壁立,一溪中出,玉泉院当其左。循溪随峪行十里,为莎萝宫,路始峻。又十里。为青柯坪,路少坦。五里,过寥阳桥,路遂绝。攀锁铁链上千尺幢,再上百尺峡。从崖左转,上老君犁沟,过猢狲岭。去青柯五里,有峰北悬深崖中,三面绝壁,则白云峰也。舍之南,上苍龙岭,过日月岩。去犁沟又五里,始上三峰足。望东峰侧而上,谒玉女祠,入迎阳洞。道士李姓者,留余宿。乃以余晷上东峰,昏返洞。

初二日,从南峰北麓上峰顶,悬南崖而下,观避静处。复上,直跻峰绝顶。上有小孔,道士指为仰天池。旁有黑龙潭。从西下,复上西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叶。旁有玉井甚深,以阁掩其上,不知何故。还饭于迎阳。上东峰,悬南崖而下,一小台峙绝壑中,是为棋盘台。既上,别道士,从旧径下,观白云峰,圣母殿在焉。下至莎萝坪,暮色逼人,急出谷,黑行三里,宿十方庵。出青柯坪左上,有柸渡庵、毛女洞;出莎萝坪右上,有上方峰;皆华之支峰也。路俱峭削,以日暮不及登。

初三日,行十五里,入岳庙。西五里,出华阴西门,从小径西南二十里、入泓峪,即华山之西第三峪也。两崖参天而起,夹立甚隘,水奔流其间。循涧南行、倏而东折,倏而西转。盖山壁片削,俱犬牙错入,行从牙罅中,宛转如江行调舱然。二十里,宿于木柸。自岳庙来,四十五里矣。

【作者】徐弘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徐霞客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幼年好学,博览史籍及图经地志。应试不第后,感慨于明末政治黑暗,党争剧烈,遂断功名之念,以问奇于名山大川为志,自22岁起出游。30余年间,东涉闽海,西登华山,北及燕晋,南抵云贵两广,游历了今日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题解】太华山即华山,远望如花擎空,故名。地处陕西省华阴县南,属秦岭东段,北临渭河平原,高出众山,壁立千仞,以险绝著称,有“自古华山一条道”的说法,形容其险状。

【简析】这四则日记记述了作者四天的游程,如同导游词一般对路径的景观予以说明。从入潼关写起,对黄河在潼关的走向、东西大道的情况作了简略的记叙。然后写远望华山之状况,为进一步描写进行铺垫。虽然文章未以张扬的笔法描写华山之险峻,但仍然展现了华山“屼出云表”、“ 芙蓉片片”之壮美,“猢狲岭”、“ 苍龙岭”之奇险。华山以险胜,正是由于华山之险,才引来古今中外无数体验其险,享受险美愉悦的游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