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旅游景点诗文

标签:
甘肃景点诗文旅游 |
分类: 汉语言文学知识 |
甘肃省旅游景点诗文
一、诗词
敦煌二十咏(选一)
佚名
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
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
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
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
【作者】佚名,唐代诗人。
【题解】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元朝以前,历代屡有续建。现存洞窟492个,壁画 45000平方米,彩塑24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注释】 ①雪岭:指祁连山。干gān青汉:直冲云霄。 ②云楼:指洞窟及其外部建筑,即佛寺。③重开:指增修洞窟。④四天宫:四天王殿。四个大型佛殿更为合理。⑤瑞鸟:吉祥的鸟。瑞鸟含珠:吉祥的鸟儿仿佛在鸣唱。⑥灵花:圣洁的花。⑦蕙:蕙兰,气味很香。吐蕙:散发出浓香。⑧洗心:净化心灵。⑨尘蒙:世俗的种种私欲,蒙蔽着人们的心灵。
【简析】这是赞颂莫高窟的最早诗篇。唐代诗人笔下的莫高窟,宛如天国,进入其中,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
出嘉峪关感赋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峭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作者】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清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嘉庆进士,曾任两广总督,清末政治家。
【题解】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因关城在嘉峪山西麓,故名。明清以来,一直是西北交通要道,边防要塞,林则徐道光年间因禁烟被被革职充军,谪贬伊犁,路经嘉峪关。见西面楼上有额曰“天下第一雄关”,感慨万千,赋此篇。
【注释】①严关:森严、险峻。百尺:城楼实高27米。百尺,极言其高。界天西:指嘉峪关是通向西域的天界。②万里征人:作者自称,因禁烟正被充军到新疆途中。③飞阁:指关上的楼阁。秦:秦川,泛指陕西、甘肃秦岭以北平原地带。④缭垣:指盘绕在山上的长城。陇:甘肃古称陇。⑤巉(chan蝉),山势险峻之意。摩肩立:并肩耸立。⑥瀚海:指戈壁大沙漠。⑦崤(xiao淆):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关处谷中,地势险要,有一颗泥丸可封锁函谷关之称。⑧一丸泥:之函谷关,活用“一丸泥”典故,反衬嘉峪关雄伟。
【简析】这首诗写嘉峪关的雄伟,表达诗人宽广的胸怀,身处逆境,浩气依然。
访莫高窟
吴丈蜀
敦煌宝窟世间传,五百迷宫放眼看。
几许如来齐说法,众多仙女欲飞天。
千姿百态人抟佛,姹紫嫣红彩绘垣。
万象纷纭穷物相,是非得失此中参。
【作者】吴丈蜀,1919年生于四川泸州,擅书法,工诗词,通史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社科院研究员。
【题解】见佚名《敦煌二十咏》的题解。
【注释】①五百迷宫:莫高窟有洞窟492个,概数是500。 ②飞天:壁画中的仙女,衣带飘飘,在空中飞舞。③抟(tuán):揉弄。人抟佛:人塑造的佛像。 ④垣:墙壁。彩绘垣:绘有彩画的墙,这里指壁画。⑤穷物象:壁画有佛经故事,也有世俗百态,反映古代社会现实,穷尽人间世态。⑥ 参:验证,参晤。
【简析】这首诗概括了莫高窟塑像、壁画的艺术成就,及其认识价值。
兰州五泉山联
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凭槛立;
清泉不能浊,喜幽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
【作者】梁章钜(1775—1849),字茝中、闳林,号茝邻,晚年自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清初迁居福州,自称福州人。
【题解】五泉山在甘肃兰州市市南、皋兰山北麓,因山上有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惠泉、蒙泉而得名。相传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曾屯兵于此。主要建筑有崇庆寺、千佛阁、嘛尼寺、地藏寺、三教洞等。山间佛寺殿宇,层层楼阁,断崖清泉,乔木蔽天。1955年辟为五泉山公园。
【注释】①佛地:此指五泉山的千佛阁、嘛尼寺、地藏寺等佛教建筑。②排闼:推门,撞开门。闼(tà),宫中小门。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③紫塞:指长城。晋崔豹的《古今注.都邑》说:“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④槛,指窗上栏杆。⑤清泉:指五泉山的五眼泉水,其水清澈,合称清泉。不能浊:泉在山本清,以泉水清喻贞节自守。杜甫《佳人》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⑥“黄河”句:黄河有“九曲十八湾”之说。⑦滚滚:比喻山如滚滚之水。
【简析】
兰州拂云楼联
终南太华镇东方,杨柳金城,万井挹关中紫气;
葱岭昆仑睇西极,葡萄玉塞,一樽撰天上黄流。
【作者】裴景福(1854----1926),字伯谦,号睫暗,安徽霍邱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中进士,授户部主事。
【题解】拂云楼原名源远楼,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明代景泰年间建,楼共三层,可远眺群山,近俯黄河,清代曾是西北著名的骚人墨客、官绅富商集会之地。裴伯谦谪戍新疆时,曾登楼题此联。
【注释】①终南:终南山。在陕西省长安县西五十里,东至蓝田,西至皋兰,绵亘八百余里。太华: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因西有少华山,故华山又称“太华山”。②镇东方:指终南山和太华山都在兰州的东面。③金城:汉代设置金城郡,故城在皋兰县西南。④万井:井,指地下泉。这里含千家万户之意,⑤挹(yì):汲取。⑥关中紫气:据《关中记》:“东自函关,西至陇关,二关之间谓之关中。”这里代指函谷关,紫气:用“紫气东来”的典故,传说老子将过函谷关,关令尹喜登楼,见紫气自东而来,知道有圣人经过,果然见老子前来。后人因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⑦葱岭昆仑:自新疆疏勒到蒲犁以西为葱岭山脉,东面进入新疆后称昆仑山,天山。⑧睇:用眼睛稍稍斜视。⑨西极:最西边。葱岭和昆仑山皆在甘肃的西面。⑩葡萄玉塞:指玉门关,这里盛产葡萄和葡萄酒。⑾天上黄流:黄流即黄河,李白诗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句。
【鉴赏】此联通过登拂云楼,展开想象,描绘了兰州的风貌。上联东眺关中繁胜的气势,观终南山、太华山,陶醉于两山的雄浑,一个“镇”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作者当时观两山的感受,近看布满杨柳的金城,截取了王维《渭城曲》中“渭城朝雨挹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意,此时的作者正要谪戍边疆,他以“杨柳”寄情,通过杨柳依依,表达对故乡故土的留恋之情,并且把自己的美好祝愿寄于联中,希望千家万户都能领受到“紫气”的祥瑞,过上幸福的日子。下联西观雄伟壮观的山河,睇葱岭与昆仑山,再看盛产葡萄的玉门关,喝上一杯葡萄美酒,顿时产生“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气,表达自己由此而产生的激越、豪壮的感情,似乎登高望远,人的精神境界也经过了山色洗涤,变得尤其高大,能与终南太华、葱岭昆仑媲美。总之,这副对联通过东观与西睇,远望与近瞧,既有力量的表现,又有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古兰州的爱慕之情。
月牙泉联
佚名
沙自几时鸣,惊雷但有蛰龙起;
池犹亘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
【题解】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城南6公里的鸣沙山北麓。因泉呈月牙形而得名。据清《敦煌县志》载:“泉甘美,深不可测”,“四面沙龙,一泉清澈,为飞沙所不到”。登鸣沙山滑沙,听沙鸣,观清泉,为饶有兴味的旅游活动。月牙泉边建有月泉阁,有长联:“一湾水曲似月宫,仙境涤尘心,顿起烟霞泉石念;五色沙堆成山岳,晴天传逸响,恍闻丝竹管弦声”。
【注释】 ①蛰:潜藏不动。蛰龙:蛰伏之龙。②亘:时间或空间上连绵不断。③天马:汉代西域产的良马。相传汉武帝得西域良马于此,作《天马之歌》云:“天马来,龙为媒”。有人考证说是指“汗血宝马”。
【简析】月牙泉与鸣沙山共生共存已两千年之久。浩瀚沙漠之中现清泉,本是一奇景。此联所描述的月牙泉本身即笼罩着神秘色彩,加之附会传说,更显得神秘而美丽。
题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联
宗学义
沙岭晴鸣,百丈金峰开绣壤;
月泉晓澈,千秋玉镜照灵岩。
【题解】鸣沙山古称神沙山、沙角山,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6公里处,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最高处海拔1715米,沙山相对高度为250米。从山顶下滑砂砾随人体下坠,鸣声不绝于耳。史书载,早在唐代敦煌就有登鸣沙山滑沙的习俗。天气晴朗时,山有丝竹之音,犹如奏乐,故称“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
【注释】①沙岭晴鸣:敦煌八景之一。 ②金峰:指鸣沙山。 ③绣壤:即“绣壤春耕”,敦煌八景之一。④月泉晓澈:敦煌八景之一。⑤玉镜:即月牙泉。灵岩:即“千佛灵岩”,为敦煌八景之一。
【简析】这副对联的上联写鸣沙山及其周围的绿洲风光,道出了鸣沙山“晴鸣”的特点;下联写月牙泉以及临近的千佛洞,将敦煌的四个景点连缀在一起,描述了敦煌的塞外奇景之美,收到了珠联璧合的功效。
天水麦积山石窟联
叶昌炽
【作者】叶昌炽(1849~1917),江苏苏州人。第一位研究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的学者,对佛经考订有较大贡献,曾担任甘肃学政。
【题解】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东南,此山是小陇山脉中的一座孤峰,相对高度140多米,状如农家麦垛,故名。该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晚期,此后历代均有续凿,现存石窟近194个,泥塑像、石雕像7200余尊,上下错落,蔚为壮观,另外还有l300多平方米的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并称我国四大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注释】 ①夏无酷暑:麦积山是秦岭西端的奇峰,气候冬暖夏凉。祁寒:大寒、严寒。 ②中和:此指气候不冷也不热。③雪山:指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川、甘两省边境,与昆仑相连。④星海:指星宿海,在青海省境内,为黄河散流地面而形成的浅湖群。⑤岳渎:山河。岳:高山。渎:大河。
【简析】此联赞颂麦积山石窟地理位置优越,得天独厚,气候温和宜人,为中华的山水发源之地。
玉门关联
佚名
无边晴雪天山出;
不断风云地极来。
【题解】玉门关,汉长城的重要关隘,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80公里的汉长城线上,是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相传和阗玉经这里输入中原,故名。故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地极:地之尽头,指地球的北极地区。
【简析】玉门关是西北边塞,塞外为茫茫瀚海,人迹罕至。唐诗人王之涣《凉州词》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语。此联并未描写玉门关的荒凉,而是以眺望西方的“天山晴雪”,感受来自北方的“地极风云”,突出边塞独有的特色,给人以眼界开阔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