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小古文100课(61-70课)
(2013-09-10 15:06:14)
标签: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育儿 |
分类: 好文转载 |
第十四组 英雄的本色
在这一组里,我们将会认识顽强不屈的勾践,公私分明的祁黄羊,廉洁自爱的公仪休,说到做到的曾参。看来,不是只会打打杀杀才是英雄,一身正气、品格高尚,方显英雄本色!
第61课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第62课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第63课
晋平公问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xie)狐客。”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第64课
公议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议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侍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选自《淮南子.道应训》
第65课 曾参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第十五组 聆听诸子的声音
在我们的文化长河中,诸子百家,他们灵动的语言如星辰一般璀璨,启迪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智。
第66课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第67课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a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第68课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选自《孟子.离娄下》
第69课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选自《荀子.大略》
第70课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公孙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