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一定是有文化,具备文学素养的人,但是文化真的离我们不远,和喜欢他的人,形影不离,西园白露中。
无论多么有文化的人,文化和我们还是有一定距离的。那些一辈子热爱文学,喜欢文化的人,大概只为了缩短这个距离吧。
读到某篇佳作,就像一段旋律,通体不见得相似,却某一段旋律打动心弦,一瞬间,走入那境界中去,绿影婆娑,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走出来。所以读到那时,不见得什么大家的作品,一篇通俗小说,一首酸秀才的歪诗,只要触动了,就会唏嘘不已。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处,便欣然忘食。所谓会意处,大抵如此。一部喜剧你会笑,一部悲剧你会哭,文学渲染是一方面,定有和你生活中相同的经历,打动了你。也正是这冰山一角的小触动,引领你,一览众山小。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此豪迈仗义的男儿情怀,读了固然豪爽。可本是平凡之人,只靠微薄薪金度日,再好的朋友来了,也不会舍得用裘皮大衣欢酒言相送,老婆还不弄死你。
所以这样的诗句,只能凭空垂钓,几狗友酣畅淋漓,胡言乱语之时,站在椅子上,吟上几句,痛快痛快上下嘴唇。
当年上学的时候,学过一首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当时虽小,也觉得诗的意境很美,可还没有真正感悟诗人的境界。前几天晚上去乡下的舅舅家,夜色夹杂着雪花一同落下。通向村子的路很滑,车子只能缓行。远远地,村庄显现出轮廓,雪色反光,村子在一片白茫掩盖下,显得渺小。走进舅家,敲了几下大门,人还未出,看家狗立即跑了过来,汪汪直叫,那一刻,竟然想起了刘长卿,还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无独有偶。
夜里睡不着,坐在阳台,看月色。虽然没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寂静的夜里,若是泡壶茶,想些事情,也是很不错的。壁灯淡淡的光线,照在阳台的花花草草上,栀子花还没有绽放,所以没有花香。茶汤苦涩,但对于爱喝茶的人,照样能品出香气。
呷了几口,望着窗外灯火阑珊,一点小动静,在安静的夜里,听得倒很清晰。是一片花叶落在地上,三角梅的叶子,鼓足勇气,寻找他的万有引力。学过“诗佛”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尤其第一句,当初读时,任凭苦思,也不解其要领,此情此景,顿悟成佛。虽然是三角梅的叶子,不是桂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