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昭君墓上草独青

(2010-11-24 06:37:05)
标签:

昭君墓

青冢

文化

分类: 小屯儿文集

昭君墓上草独青



    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因弹琴惊落雁而得名。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汉元帝时,昭君入宫。深宫寂寞数载,不得大王宠幸。呼韩邪来朝时,汉元帝赠五女以示诚意。昭君积怨已久,主动要求出国随嫁。汉元帝见到五女中的昭君,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后宫中还有如此绝世美人,后悔莫及,然已晚矣!。”《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曾这样记载: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王昭君的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这也许有些夸张,可是昭君为民族团结所做的贡献,早已成为佳话,用各种艺术形式传唱。

 

昭君墓上草独青



    昭君死后,埋葬它的坟墓被称为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据说是源自杜诗的一条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

    遍地白草茫茫,月笼寒沙,唯独昭君墓上的野草青青。这也许是天地感动于昭君的义举,为昭君独留一份春意。这也是之所以叫青冢的原因之一。另外,呼和浩特在蒙语中的含义为青色的城市,简称青城,又因为昭君墓所在地是呼和浩特,所以世人称之为青冢了。还有,《筠廓偶笔》记载:“王昭君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蒙作青色,故云青冢。”《塞北纪游》上也说:“塞外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昭君墓烟垓朦胧,远见数十里外,故曰青冢。” 最后一种解释,说昭君墓上无草无木,很是苍凉,所以后人很少接受这种说法,而更多倾向于前两种。

 

    在百度里,查询关于青冢的诗句,还是很多的。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仇兆鳌 注:“《归州图经》:边地多白草, 昭君 冢独青。”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怎下的教他环佩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江秋。”

  清纳兰性德 《蝶恋花·出塞》词:“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翦伯赞《内蒙访古》:“在 大青山 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 昭君 墓。”

  王绵题昭君墓:“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昭君墓上草独青     

    当一个美丽女人并不只是因为美丽而流传千古的时候,这是她更伟大的一面。千古昭君,碧草青青,无情黄土下,一缕香魂。

    空中的大雁,哀其乡音,惊其美容,忘记了飞翔,而坠身于地。也许,昭君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就是在匈奴身许二主(呼韩邪单于和雕陶莫皋)的那十四年恩爱吧!

    可恨王莽匹夫乱政,匈奴因他不是刘姓而结束五十年的与汉和平共处,边关战乱四起。眼看自己创造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

    塞外黄沙,无法淹没昭君的历史功绩,墓前芳草,依旧守护这分千古流传的凄美!

昭君墓上草独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真假美猴王
后一篇:钻错被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