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 静夜思》教案 两课时

(2012-11-27 08:33:27)
标签:

《6静夜思》

教案

两课时

杂谈

分类: 一年级

一年级  第十三周  121127  星期二

6 静夜思

【教材解析】

《静夜思》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诗人,图画导课

    1.简介李白。

    1)出示李白画像。

    2)师简介:(李白 (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是盛唐时期的典型代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千首,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2.出示课文插图——秋夜李白望月图。

    1)提问: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师:李白好久没回家了。当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明亮的月光照在李白的床前,白白的,就好像深秋的地面上结了霜一样。诗人抬头看着明亮的圆圆的月亮,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着自己遥远的家乡。他多想与家人团聚呀!于是,就写下了《静夜思》这首诗。

    3.板书课题,齐读。

4.释题:

    [静夜思]静:寂静。夜:夜晚。思:思念。题目之意:寂静的夜晚(对家乡)的思念。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标出认读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识记生字。

    1)出示认读的生字,指名读一读。(注意“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

    ①这些生字中哪些有我们学过的偏旁,请你找一找。(广字旁、单立人)

    ②认读生字:夜、低

    ③说说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2)学习新偏旁:反文(攵)

    找出带这=个新偏旁的生字认读,并说说识记方法。

    3)其它的字,你认识吗?怎样记住?

    4)去掉拼音认读。

    4.生字组词巩固。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

    三、品读古诗,感受意境

    1.理解诗句。

    1)自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交流:

    [床前明月光,]明月:明亮、皎洁的月亮。疑:好比,好像。诗句之意:

    [疑是地上霜。]李白看着床前一片银白色的月光,觉得好像是地上的秋霜。

    [举头望明月,]举头:抬起头。思:思念。诗句之意:他抬起头来望着高

    [低头思故乡。]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2.读悟诗句。

    师:《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1)李白是什么情景下思念家乡的?(明月高悬,李白夜半醒来,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思念家乡。)

    2)李白写这首诗时是什么季节?从哪个字看出?(深秋;霜)

    3)诗人把什么当成了“秋霜”?

    4)议:李白为什么到窗前去望明月呢?为什么望着明月就思念起故乡来?

    5)出示比较:

    ①举头望明月——抬头看明月

    ②低头思故乡——低头想故乡

    比一比,哪句写得好?为什么?(第①句:“举”是举重的举,有“沉重”的意思;“望”,往远处看,“看”,瞅、瞧。第②句:“思”,思念,想念。)

    师:第三行写目之所见,第四行述心中所想。所以“举”“思”读得要重些。

    四、吟诵古诗,音乐激情

    1.看着明月,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乡,不由得思念故乡。如果你是李白,会想起故乡的什么?

    师:《静夜思》这首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月夜里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深情吟诵古诗,把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

    3.多好的诗呀!直到现在,每到月圆之时,远在 他乡的人们都会含者眼泪吟诵它。人们还把这首诗谱了曲唱了出来。

    播发音乐《静夜思》,一起唱。

    4.背诵。

    五、布置作业

    吟诵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吟诵古诗。

    2.认读生字。

    二、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目、耳、头、米。认读、组词。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示范写,边写边指导。

“目、耳”要注意提示横与横之间的距离;

“头、米”要提示这两个字的最后一笔笔画不同,“头”的最后一笔是“点”,“米”的最后一笔是“捺”。可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加深记忆:大—头。

4.念笔画、笔顺。

5.描红。(教师要提示学生按笔顺书写)

    6.学生练习书写。

    三、积累拓展

    1.生字组词。

    2.课后练习:“我会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在学完这首诗后,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注意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及时纠正发言时的一些语病。同时还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说话的内容更加充实。

    3.反义词

    静—动    夜—昼    低—高    前—后

    4.积累——古诗中的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月亮。)

    四、布置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