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本身并不是生物学的干预
(2021-06-25 17:54:02)
心理治疗本身并不是生物学的干预,但是,近来精神活性药物广泛应用,往往迫使心理治疗者对药物治疗是否恰当、产生了什么副作用、目前是否适于继续服用等进行评定。心理治疗企图改变病人,这主要是改变他们如何看待事物和他们的所作所为,因此,必须对这些方面的特殊情节加以评定。我们不仅要弄清楚病人行为的客观效应(别人的反应),还要弄清楚病人在行为过程中的体验,病人为什么选择这种行为,对行为有什么样的期待,病人的预见性如何。盲目追求详细和全面是弊多利少的,因为对无关事情和人物的评定会把病人引入歧途。评定不只是心理治疗者的事。把评定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这意味着治疗者和病人共同进行评定,通过讨论得出一致的评定,也就等于病人和治疗者有了共同的看法和理解。
心理治疗者要避免使用专门术语和行话,而要使用日常生活语言和概念。病人如果问及专业概念,如他究竟是不是有精神分裂症之类,治疗者也要用日常语言向病人解释。当然,要使解释符合病人的要求,我们需了解,例如精神分裂症,对于病人意味着什么,这可能因人而异,十分多种多样:长期服药,需要住院,丧失理智,什么也不懂,不能痊愈,最后变成痴呆,等等病人描述自己时所用的词都必须一一弄清楚它们的确切含义,如敏感、怀疑、内向等。通过这种交谈,治疗者和病人可以获得许多共同语言,而共同语言标志着相互理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