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与强迫症
(2012-10-06 00:40:08)
标签:
森田疗法日本情感疑病事物杂谈 |
森田疗法是日本精神病医生森田正马(1874~1938)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森题,,。与田正马是一位精神病学家早年体弱多病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他曾经患有多种神经心症,虽多方求医,坚持治疗,但收效甚微。他在上大学一年时,被诊断患有神经衰弱。理咨因受疾病的折磨,学业难以坚持,再加上家庭上的某些问题,他处于极度的抑郁状态。询他曾经一度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就放弃了一切治疗,彻夜不眠地拼命学习,结果却出人意料,考试成绩很好,而且多年缠身的疾病也不治自愈,这段亲身经历对森田影响极大。此后,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创立了“森田疗法”。
(一)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森田认为,发生神经质的人都有素质基础,他称这种素质为疑病素质。所谓疑病素质,乃是指一种精神活动的倾向性,通俗地说就是担心自己患病。森田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生的欲望”,这种欲望如果向外发展,则产生建设性作用;如果向内发展,则产生疑病性素质。因此,具有疑病素质者,拥有过分强烈的“生的欲望”,他们习惯于内省,对自己躯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活动容易注意,常常留心体会自己这对不对头,那是否正常,对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不适、不快或异常极为敏感,极为关注,稍有风吹草动,就忧心忡忡,形成疑病。总之,这种人的特点是“始终把自己放在心上”。此外,神经质患者大多数进取心强,认真细致,凡事务求完善,未达到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便难以安心。森田根据其对神经质的认识,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其治疗的着眼点在于探索疑病因素,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1.顺其自然森田把“顺其自然”看做是相当于佛教和禅宗中的“顿悟”状态。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包括精神活动法则,不勉强做不可能的事。如果顺其自然还有一点人的主动性的意思在内的话,那么更好的一个词是“听其自然”。什么事情是该发生的,就任其发生,接受它。对病人而言,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接受自身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的抵制、反抗、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身心的异物,对其不要加以排斥和抵抗,要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顺其自然,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顺其自然,就应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情感活动规律一般有以下五条:情感过程一般构成“山”形曲线,一升一降最后终于消失;情感冲动如果得到满足,挫折可迅速平静消失;情感随着对同一种感受的惯性,逐渐变得迟钝,直到无法感受;情感在某种刺激继续存在以及对此集中注意时,就会逐渐强化;情感是通过新的体验,经过多次反复,在逐渐加深对它的体验中渐渐培养的。森田认为,情感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神经质症状患者反其道而行之,总是对自身出现的恐怖、不安或苦恼等这些人人都会有的情感极其敏感,而且总是试图压抑、逃避或消除这些情感。例如,对人恐怖的人,与人见面总会引起情感波动,特别是见到领导或异性时产生不好意思的感觉而苦恼,视之为排除异物而心采取压抑或对抗的态度,把本身很平常的事情,看得很严重而产生抗拒之心,结果使自理问己陷入神经质的旋涡。因此,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让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题与己的情感,不去压抑或排斥它,让它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起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
第二,顺其自然,就要认识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想法、观询念。很多有心理问题的人对自身的许多观念和想法接受不了,甚至还感到厌恶和内疚,这不仅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还会进一步影响其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因此,森田认为,一个人应不必去注意自己所接受不了的心理活动,甚至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接纳它和认可它,这是恢复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第三,顺其自然,就要认清症状形成的发展规律,并接受症状。
第四,顺其自然,就要认清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实的客观规律。例如,恐人症患者见人脸红,越怕越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现,越注意越紧张,从而使自己脸红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2.为所当为森田把与人有关的事物分为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和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个人主观意志不可决定的事物。森田要求有心理问题的人,通过治疗和学习,做到不去控制不可控制的事物,要控制可以控制的事物,前者如人的情感,后者如人的行动。后者也即“为所当为”。“为所当为”应做到以下两方面:第一,要忍受痛苦,为所当为;第二,要面对现实,陶冶性格。
前一篇:太原心理咨询师:”积蓄型人格”
后一篇:太原心理咨询师谈自杀与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