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首好儿歌】NO.60 蜜蜂吹笛

标签:
育儿 |
蜜蜂吹笛
嗡嗡嗡嗡,蜜蜂吹笛,
嗡嗡嗡嗡,吹过草地。
看见花儿,
选自:《幸福的种子》中班下学期《青蛙扑通跳》
文/李紫蓉
【诗歌解读】
《蜜蜂吹笛》是一首文学性诗歌,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蜜蜂俨然“一名演奏家”,用象声词“嗡嗡嗡嗡”作为演奏的节奏,“花儿犹如乐谱的休止符”,可以让“演奏家”蜜蜂“停下来换气”。由此看来,诗歌通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优美的画面,韵律感的节奏,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动静结合的意境。怎样让孩子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结构,并尝试仿编诗歌呢?密云县第二幼儿园的老师进行了实践,并分享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
【教学策略】
在《蜜蜂吹笛》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播放笛声,将音乐引入活动,以此激发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兴趣。通过邀请朋友的形式引导幼儿共同阅读图画书,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和感受诗歌内容。根据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http://s2/mw690/001NSQWvgy6SPyici0Vc1&690蜜蜂吹笛" TITLE="【一周一首好儿歌】NO.60
图1:播放笛声,将音乐引入活动
接着利用“魔法棒变魔术”的形式归纳幼儿的观点,引出诗歌内容,请幼儿欣赏。在学念诗歌环节,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运用动作表现,在表演诗歌,分角色游戏中感受诗歌意境,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结构,为接下来的仿编活动做铺垫。
http://s8/mw690/001NSQWvgy6SPyjIrZ587&690蜜蜂吹笛" TITLE="【一周一首好儿歌】NO.60
图2:以“森林音乐会”的游戏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诗歌仿编
在仿编诗歌活动中,以“森林音乐会”的游戏形式吸引幼儿的参与。教师先与幼儿进行了讨论,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打开思路,促进幼儿之间的探讨。
http://s1/mw690/001NSQWvgy6SPylZtte70&690蜜蜂吹笛" TITLE="【一周一首好儿歌】NO.60
图3:教师参与幼儿讨论,促进幼儿之间的探讨
展示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共同感知新的创编内容,增强幼儿的自信。最后,伴随优美的轻音乐鼓励幼儿表达、表现,帮助幼儿充分感受文学性诗歌的艺术和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在幼儿的自由表现中,活动自然结束。
http://s3/mw690/001NSQWvgy6SPynmoVA92&690蜜蜂吹笛" TITLE="【一周一首好儿歌】NO.60
图4: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处于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让幼儿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中感受诗歌、理解诗歌、创编诗歌、表现诗歌,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提升,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当然,教育活动没有永远的成功,在准备和组织的过程中,教师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带领幼儿学念这首诗歌时,如何“断句”是个待解决的问题。CD中是一气呵成到结束,但在图画书中“看到花儿”处作为断句,为了回归作品的本意,感受作品的意境,教师最终选择在此处断句。
特别感谢北京市密云县第二幼儿园及北京教研中心唐子煜老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