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疯狂价格下的投资机会

(2010-12-08 22:04:32)
标签:

杂谈

分类: 豫商.特

宏观分析篇

疯狂价格下的投资机会

|本刊记者   赵旭东

 

即将过去的2010年,在关系到人民生活切身利益的消费领域,触动我们最深的,就是价格的疯狂。价格体系犹如一副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玉米疯”、“辣翻天”……涨价潮犹如脱缰的野马。

 

疯涨

 

与疯狂的价格对应,国内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达到4.4%,创25个月以来新高。国内通胀形势日益严峻。

与CPI上涨相伴的是以有色、农产品、钢铁等大宗商品的接连发力,不断上涨。但包括国家统计局在内的政府部门依旧说,年内3%通胀率可控。然而,“十一”过后,价格突然失控,从现货到期货,从批发到零售,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上涨。虽然国家统计局否认全面通胀到来,但高达4.4%的CPI指数距公认的5%恶性通胀咫尺之遥。

据测算,在涨价因素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涨幅“贡献”了74%的份额。

除国内农产品价格全面疯涨外,国际农产品价格也全面疯狂。

总部设在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11月17日发布报告说,今年10月份,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逼近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水平。根据这份报告,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指数已连续4个月上涨。

9月,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农作物前景及粮食形势》报告说,自今年7月以来,国际小麦价格飙升60%至80%,玉米价格上涨约40%。

 

诱因

 

针对本轮农产品涨价,出现了“供需失衡说”、“中间加价说”等众多解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鸿昌认为,此轮疯狂的涨价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其一,贸易顺差是重要因素。经常性贸易顺差导致美元储备增加。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国内外汇储备达到2.66万亿美元,比年初的2.4万亿增加2000多亿。根据央行规定,企业的外汇必须兑换成人民币,导致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增多,流动性充裕。另外,贸易顺差意味着商品出口到国外,购买力留在国内,这些因素叠加,长期影响物价上涨。

其二,热钱大量进入国内。这与美国大印钞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美联储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国债,导致美元贬值。泛滥的美元使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热钱不断流入国内。热钱流入在导致物价上涨的同时,也使人民币储备增加。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很多新兴市场的问题,现在全球大宗商品上涨都是热钱泛滥引起的。

李鸿昌认为,热钱涌入是一个严重问题,国家必须预防。目前,国家为了收紧流动性,采取了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

其三,人们的通胀预期。美联储大印钞票,全球流动性泛滥,使人们在心理层面对通胀的预期增强,进一步影响了物价走势。

其四,国内外出现各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海南水灾,曾引起蔬菜短缺,价格上涨。但自然灾害不是影响涨价的主要因素,因为总体来看,今年国内粮食获得丰收。

其五,农产品涨价潜力被低估。李鸿昌认为,农产品涨价很正常,因为它被低估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农产品涨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农民劳动力成本的提升,都使得农产品应该涨价。而且,从实际上看,小麦等一些农产品的涨价幅度并不高。他表示,即使别的产品不涨价,农产品也应该涨上去。

 

影响

 

疯涨的物价对企业生产、人们生活影响深远。

以纺织业为例,据业内人士称,棉花一般占服装成本的60%左右,根据测算,棉花价格上涨5%,服装加工企业利润就会下降2%。不少中小纺织企业表示,棉花价格的涨幅已经让企业“不堪重负”,一度出现“有订单,没人做;有人做,没钱赚”的尴尬局面。现在棉花价格出现回落,情况依然如此。

郑州泰立达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文波,是做服装进出口生意的,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几个月以来,棉布市场可以说是一天一个价格,不仅如此,与服装相关的辅料价格等也随着涨价,比如年初接的国外订单利润仅有10%,那么现在组织加工的面料上涨10%,就意味着公司为零利润,甚至是亏损,现在只能是不停地向市场比价、询价,公司业务处于两难境地。

不过,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使一些企业受益。

记者采访了一家粉丝加工企业——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由于其加工所用原材料的70%都由自己生产,负责人称原料价格上涨不仅没让公司受损,反而受益。

“物价上涨对企业的影响应该区别对待,工业用品上涨对工厂有好处,但原材料上涨对其没有好处。如果物价温和上涨,企业都有加速生产的积极性。”李鸿昌分析道,“另外,物价上涨对居民的影响也不同。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来说,总体上是有好处的,对城市居民则是负担,特别是对收入不高的居民,是严重的负担,对高收入者则几乎没有影响。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补助低收入人群。”

 

机会

 

农产品价格的疯涨让很多企业苦不堪言的时候,也使我们蓦然发现,比起只有数百年历史的工业,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似乎才是未来最有前途的产业。这样的机会不仅表现在农产品巨大的刚性需求上,也表现为国际资本大鳄深度介入农业产业上。

早在2008年,高盛就斥资2亿~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场。德意志银行同样正在大规模布局国内的养殖业。   2007年,德意志银行面向全球发行了“德银DWS环球神农基金”,将投资定位于以农产品为主的食物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不同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中国。

今年,资本对农业的介入还在深入。3月,黑石等国际私募财团向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投资6亿美元;6月,凯雷斥资1.9亿美元入股中渔集团;8月,国际大鳄索罗斯投资入股中国淀粉。

河南省面制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晓真说,比起只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工业,与人类相伴几千年的农业才是未来最有前途的产业。他认为,农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如果我们能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我们必然可以迎来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经济形态转型的新革命。

“未来农业不再仅仅是粮食的代名词,新农业是新能源的代名词,新能源将从地里‘种’出来,农村将成为新的财富中心。”河南红高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乔赢持同样的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