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部“纳斯达克”起航10天搁浅

(2010-12-08 21:52:51)
标签:

杂谈

Perspetive 透视

中部“纳斯达克”起航10天搁浅

 

文 图| 赵力文

 

11月12日,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开盘,首批40家中小企业股权挂牌交易。作为全国5家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试点之一,河南试点市场率先登场,为中部六省及山东、浙江等省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条便捷通道。困扰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难题,在这一市场机制下,得以解决。

然而,11月21日,风云突变,一则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名义发布的公告宣布,因出现政策界限不够明晰、运行规则不够完善等问题,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暂停交易一个月,但何时开盘语焉不详。

从高调亮相,到突然被暂停,河南产权交易试点的命运充满了戏剧性。

 

11月12日,郑东新区中信银行大厦一楼大厅,悬挂的电子行情大屏幕,出现了首批40家挂牌企业的名字及交易价格,人头攒动的人群随着不断刷新的价格而兴奋不已。

这一幕是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开盘的场景,当天,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八省领导、五大银行总行长和河南省四大班子领导莅临开盘仪式。有趣的是,来自美国纳斯达克的高官也参加了这次具有非常意义的开盘,为中原版“纳斯达克”捧场。

 

中小企业融资新平台

 

自11月9日开始,40家挂牌企业公告书正式对外公布,关于中小企业股权挂牌交易的话题迅速成为热点。连续几天,在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五大银行网点、会员单位挤满了询问和开户的投资者,其中也出现了来自外省的投资人士。

在网络上,与此相关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的讨论。在百度贴吧,有网友如此点出这次开盘的战略意义:“这个市场为打造金融高地增加了一个重要砝码。”

一个新的投资市场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其前景也的确很有想象空间。据有关人士测算,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运营2~3年后,每年可为中小企业融资300亿~500亿元。

“门槛不高,交易又灵活。”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董事长陈有亭说,这个市场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问题。

对于众多中小企业,登陆沪深股主板难于上青天,即使门槛降低的创业板也是难以进入。

据介绍,在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对于挂牌企业主要要求是:公司有形净资产不低于8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率60%以上;最近两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等。

不高的门槛特别适合中小企业。陈有亭介绍,目前已有4000多家企业申报备案。根据工作进度,会陆续筛选一批批企业挂牌交易。

比起沪深股市,企业挂牌交易的花费也不高。

此次40家挂牌企业之一的华星粉业,是来自永城的一家面粉企业。这家企业驻郑办事处经理、现为公司董事会秘书的韩涛介绍,他们从5月份开始着手挂牌,经过股份改制、辅导程序、报送审核等程序,仅花费了近400万元。

除了股权变现,挂牌交易的中小企业可以实现股权质押,从银行贷款。这是首批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主渠道。经过公开挂牌的股权,可以质押,打通了银行贷款的通道。这也破解了中小企业因为固定资产不高,银行难以放贷的难题。

目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已分别与交易所签约,承诺在未来三年内为交易所的挂牌企业提供2400亿元的质押贷款。

更让韩涛没有想到的,除了存量股权的挂牌流通,近期交易所增加了增发新股的举措,这意味着挂牌的中小企业也可以直接融资募投项目。当然,具体实施的时机和形式待定。

 

更灵活的“场外市场”

 

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甫一露面,就被形象称为中原“纳斯达克”,这个比喻不但响亮而且贴切。因为与美国的纳斯达克一样,二者都是场外交易市场(OTC市场)。

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最为成熟,其中以纳斯达克(NASDAQ)为核心,以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和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为外围,美国的场外市场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场外交易市场,其场外市场的证券数量约占全美证券交易量的四分之三。

纳斯达克现已成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上市的理想场所,我国一些著名公司,如新浪、网易、新东方等早已登陆纳斯达克。一些国内中小公司,包括我省的一些企业,也有涉足OTCBB的。许昌的公司众品食业2006年2月登陆美国OTCBB,第二年转升纳斯达克。

我国的场外市场是除了沪深股市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外的交易市场,这个市场也被称为柜台交易市场。据介绍,目前我国场外市场有新三板和区域产权交易市场两种形式。

新三板目前是北京中关村试点的国家高新区内的科技公司扎堆之地,自2006年试点以来日益成熟。新三板将扩大试点范围,今年年底将公布扩容方案。目前全国共有56个国家高新区,首批试点园区可能在20个左右。新三板有望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市场。

据介绍,新三板每笔报价成交数量不低于3万股,也不是连续竞价。由于其较高的投资门槛,许多个人投资者无缘其中。

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场外市场(OTC)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三板由中国证监会主导不同,产权交易市场主要由各地方政府主导。产权交易市场,原本是上世纪90年代,因国企改制兴起,承担着国企产权交易的功能,如今这个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为地方的中小企业服务,突破产权交易的界限,开展中小企业股权交易,成为近年来风起云涌地方产权市场的热点话题。

一些地方,如天津股权交易所的实践已走在了前头。天交所于2008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在首批公司挂牌交易后,天交所通过不断与多地产权交易机构合作的方式,在山东、内蒙、河北、安徽、海南等地区扩张。

此次河南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是河南省政府在国家工信部的支持下,把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列为5个试点单位之一。

这个市场投资门槛很低,与沪深股市相同,个人投资者只需凭身份证开户即可。交易形式也是和沪深股市相像,集合竞价、连续竞价、T+1等规则基本相同,因此也被人称为“小股市”。

“小股市”的实践曾在2005年上演过,当时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曾大胆试水股权交易,开全国中小企业股权交易之先河,但不久由于政策的原因归于沉寂。

11月11日开盘前一天李国兴开户时告诉记者,他打算拿出五六万元来投资这个新市场。郑州市民李国兴1997年曾炒过在河南产权交易所推出的很火的权证,提到当年情形犹在眼前。

对于是否会遭遇1997年那时的被叫停的政策风险,李国兴思索了一下,“这个经过国家批准,新兴的东西一开始应该可以。”

这些早年的实践,也为河南本地孕育了一批专业人士和先知先觉的投资者。

 

新生市场的培育

 

11月12日开盘前,交易所上演了一出小插曲。

按原定计划,11月10日,预开盘。众多媒体记者和投资者一大早来到交易所。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一楼大厅电子显示屏上,只有挂牌企业名称,却并无股价出现。预开盘没有实现!

“原始股东的开户内容没有输入完,系统正在调试。不可能开盘。”当天,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副总裁黄居上如此解释媒体的疑问,因为时间太紧,40家挂牌企业很多股东信息要输入系统,这个已经完成。但是老股东也要开户,有一部分没存好。这两天是个缓冲期。当年沪深股市开市,也是很仓促。

预开盘没能如期进行,给人一丝不祥的征兆。

40家挂牌的中小企业也心有忐忑。

市场交易冷清,股价偏低。华星粉业董事会秘书韩涛在上月接受记者采访曾担心,市场交易不活跃,造成市盈率低,从而使融资额偏低。

开盘首日的红火行情似乎吹散了这些担忧。随后的几天的交易,涨跌互现。一个问题随即浮现,一些公司股权交易量不大,有的公司股权竟出现一天成交几手的现象。

交易量不大的背后是大股东惜售。

与沪深股市首日上市IPO(首次公开募股)不同的是,首批40家中小企业股权挂牌的只是存量股权,而没有增发新股。

黄居上11月10日告诉媒体记者,交易所拿到可增发新股的政策比较晚了。由于时间太仓促,当时设立方案,没有把增发放在第一批挂牌企业的议事日程。

增发新股可以说是中小企业股权挂牌的进一步突破。“如果不能增发新股,这个市场是不完善的。”黄居上说。

首批40家企业股权挂牌,是把公司股东手中40%的存量股权挂牌。那么手持存量股权的公司股东如果不往外卖,投资者们就会无股可买。

记者观察市场,发现新科起重股价和成交量极为异常,开市前两天(12日、15日)竟然没有成交,显然是原始股东没有往外卖。16日,17日连续两天涨停,但成交仅1手(100股),汹涌的买盘大单堵在门外,原始股东一天仅“放出”1手。

这种现象也很快引起了交易所的注意,18日交易所发布4号公告,决定对新科起重临时停牌,负责人及时到交易所说明情况。另一家公司德海股份因存在两个原始股东账户有违规购买股权行为,决定采取限制交易,敦促当事人说明情况并及时整改。

11月18日黄居上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大股东惜售,交易所已经要求各个挂牌公司及其做市商,每个交易日换手率不得低于千分之三。

另外,交易所也敦促各个挂牌公司尽快转让部分股权给做市商。引入做市商是国外场外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做市商对提供交易活跃性,增强挂牌企业融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华星粉业董秘韩涛说,华星已经把5%的股权转让给其做市商河南中天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有限公司。

“挂牌企业的股东也应该摒弃捂盘惜售、待价而沽的散户心理。”中天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平认为,对于一个以融资为目的的企业股东,应着重考虑如何通过这个平台盘活企业资金链条。

 

难躲的政策风险

 

正在交易所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时,“暂停令”突然而至,一切都是那么猝不及防!

11月21日,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在河南省政府网站,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名义发布的公告赫然在目,第二天相同的公告在《河南日报》、《大河报》登出。公告称,因出现政策界限不够明晰、运行规则不够完善等具体问题,自农历2010年10月17日起,暂停市场交易及相关活动。责成交易所规范完善,期限暂定一个月。

记者第一时间电话连线交易所董事长陈有亭、副总裁黄居上。作为交易所管理层,他们对此毫无预料,也不愿再谈此事,婉拒了采访要求。

市场主管方河南省工信厅,对此事亦不愿回应。

市场突然被“搁浅”,引发多方猜测。

是因为市场交易规则的不完善,还是目前出现的大股东惜售等问题。

“这些不是决定因素,都可以边运行边解决的。”有内部人士透露,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可能会有人事调整。

有观察人士称,叫停应是中国证监会所致。

有财经报纸称,与沪深股市近似交易规则的河南中小企业股权挂牌交易,涉嫌变相证券交易,违反《证券法》、《公司法》、《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多项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发函质疑。

按照《公司法》规定,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就限定在200人之内。在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的企业,在现有的规则交易,股东很容易就突破这个红线。

在质疑者眼里,尽管是“挂牌”,但已与“上市”无异。

遭遇合法质疑,从市场筹划时就一天没有停止过。

尽管试点市场得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批准,但有细心者发现证监会对此并无明文表态。在开市之前,有媒体记者对此疑问,交易所副总裁黄居上曾这样解释,工信部不可能不知会证监会。

一周过后,传出另外一个消息:河南省组成了包括发改委、工商、工信、证监等多部门的联席小组,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如前所述,证监会正打造“新三板”,作为场外市场试验田。各地方政府主管的产权市场,也如火如荼地加紧试点。

很显然,关于我国场外市场建设,存在两种思路:全国统一市场或者若干个区域市场。

9月份,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曾表示,证监会正研究建立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10月份中国证监会派出一个调研组,对各地产权市场调研。这些举动,有人士解读为证监会拟建立一个全国性、规范、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

这个解读的真伪尚不得而知。有市场人士分析,场外市场建设最终选择何种发展模式,涉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博弈。

一位观察人士认为,并不担忧河南产权市场能否重新开市,但电子化连续竞价、增发股权等这些具有突破性的规则可能面临修改,市场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

11月21日,交易所突然被叫停。有观察人士称,叫停应是中国证监会所致。与沪深股市近似交易规则的河南中小企业股权挂牌交易,涉嫌变相证券交易,违反《证券法》、《公司法》、等多项法律法规,在质疑者眼里,尽管是“挂牌”,但已与“上市”无异。

中部“纳斯达克”起航10天搁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