烩面的“方便”式生意
(2009-11-06 12:57:21)
标签:
杂谈 |
国华烩面出口新西兰,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方便烩面走出河南的曙光,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方便烩面已经跨出传统烩面“跳不出碗,走不出店”的困局?
烩面的“方便”式生意
文|本刊记者
10月份,由郑州市国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美食)生产的1450箱、总重量3.7吨、价值9000多美元的河南方便烩面顺利出口新西兰,实现河南烩面首次走出国门的梦想,这也让省内的不少方便烩面厂家备受鼓舞。
作为河南特色美食的烩面一直面临“跳不出碗、走不出店”的困局,继国华美食在去年10月份研发的方便烩面上市以来,开封双鱼食品、新乡亚特兰食品等相继推出方便烩面。 9月27日,“红高粱烩面”的乔赢宣布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便烩面。方便烩面江湖,大幕刚刚开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愿在厨房里多花时间,新一代消费群体在不断壮大,使方便食品近年来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巨大的商机使商家纷至沓来,方便食品将占中国食品市场大半江山。
三全的方便米饭、思念的方便油条,以及现在纷纷推出的方便烩面,让人们感觉到一个“方便”时代的到来,也由此引发了人们从“速冻一切”到“方便一切”的讨论。
而国华烩面出口新西兰,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方便烩面走出河南的曙光,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方便烩面已经跨出传统烩面“跳不出碗,走不出店”的困局?河南方便烩面市场如何做大做强?这是很多方便烩面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方便烩面初格局
和所有土生土长的郑州人一样,在郑州某政府机关工作的杨哲,同样对烩面充满感情。隔三差五总要去吃碗地道的烩面,鲜美的高汤、劲道的烩面,再配上几片羊肉、一小撮香菜,都让杨哲感觉美味无比,呼啦啦吃完,可谓酣畅淋漓。
然而,让杨哲发愁的是,有时在外地出差,碰到想吃烩面的时候可就犯愁了,有的饭店倒是有烩面,但是怎么做都不如河南的烩面地道。
正是迎合杨哲这类人群,以及喜欢速食的人们的需求,2008年11月,国华美食推出了方便烩面系列。打开一包方便烩面,加入沸水,泡上5分钟即可食用。“方便烩面还不错,汤味很浓,面也好吃。以后去外地可以带点。”杨哲说。
“在河南省以外的城市,能找到一家正宗的烩面馆的确不容易,身在异乡的河南人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地道的家乡烩面成为一种奢望。而国华把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同时,对于那些久慕河南烩面美食的外省朋友来讲,即使没有到过河南也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河南烩面。”国华美食副总经理邵明说,这些群体也正是国华美食的目标客户群。
据国华美食营销总监王爱武介绍,国华美食的方便烩面,除了在河南本土市场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外,在河北、山西等河南周边省份都获取了一定的认知度。
2009年3月份,开封市双鱼食品公司生产了挂面式“双鱼烩面”,登陆郑州市场。经过大规模的促销后,在郑州的某些超市,“双鱼烩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而新乡的亚特兰食品在今年10月份的糖酒会上,也隆重推出了旗下产品“可口乐”方便烩面,据亚特兰食品销售经理刘晓阳介绍,亚特兰此次推出的方便烩面,只是在传统方便面基础上的创新和改良。同时,方便烩面可以利用亚特兰原来的销售渠道,只是货架上多了一样品种而已。
就在今年的9月27日,“红高粱烩面”的乔赢也宣布,将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便烩面,“红高粱冲出来的方便烩面和店里煮的烩面没什么区别,甚至比一些烩面馆做的烩面都好吃”。
自此,方便烩面格局初现,以国华美食为首,后来者紧追其后,对于追随者,王爱武表明国华的态度:“方便烩面本就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也很容易推出,但是国华有国华的技术,我们也不惧怕后来者,领先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差异化生存
说到方便烩面的技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营销界人士表示,方便烩面其实只是方便面在品类上的一个创新,实质上还是方便面,这是食品企业打出的差异化生存策略。
实际上,从1992年康师傅方便面进入大陆开始,方便面行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步伐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使康师傅一举成名,一名广告语:“就是这个味”引领了几代消费人群。直到今天,在方便面产品口味中,牛肉口味以64%的市场占有率而高居榜首,“牛味”独大成为行业一大产品特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华丰推出的空心面“三鲜伊面”产品销量急剧增长,一度使华丰占据行业第二的位置;华龙推出的今麦郎“弹”面系列产品,创新弹面新品类,有效提升了品牌形象,在城市高中端方便面市场有了新的突破;白象研发出的大骨面系列产品,创新方便面骨类产品第一品牌,有效区隔开与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强势品牌的正面竞争,一举成为方便面行业排名第三的企业。
2003年在原材料大幅涨价的行业背景下,当时还处于三线品牌的斯美特企业适时推出圆面“思圆”系列产品,并持之以恒地坚持推广,使企业快速成长并坐上了方便面行业第五把交椅,同时思圆品牌也成为方便面行业圆面第一品牌。
目前,河南的方便面企业在全国方便面20强中占了10席,占据全国市场32%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与台资企业、河北企业和南方企业三大军团对峙的局面,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
“康师傅对方便面市场做了区别,分为低档、中档、高档三个档次,并依靠红烧口味系列占据绝对市场份额。其他的方便面企业要想生存,只有抓住产品的差异化,体现出产品的不同,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抓住一线生机。”王爱武介绍说,为此,国华依靠方便烩面走出了一条地方特色美食之路。
今年,国华美食相继推出武汉热干面、兰州拉面系列,“目前我们正在开发酸汤面叶系列,不久也会上市”。靠着差异化竞争,国华美食逐渐走出特色发展之路,并作出了3年烩面要卖出15个亿的发展规划。
出走河南
方便烩面的创新也是实现河南食品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对此,河南省食品工业办公室主任陈振杰表示,河南食品工业的崛起靠的是技术和市场的创新。
对于靠工业化成功的小吃例子确实很多,四川酸辣粉、胡辣汤、速冻饺子、速冻汤圆、速冻油条等等,依靠工业化带动数个品牌成就一个产业的传奇正在不断上演。
然而,方便烩面能否走出河南一直是大家探讨的热点。经过将近一年的运营,国华虽然在省外有一定的市场,但大部分销售还是放在省内。所以国华方便烩面在上市近半年的时间,仍然没有在全国市场造成足够的影响力,只是在河南的市场跳独舞!
对于这次出口新西兰,王爱武则表示,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提前得到市场信息,也是一次尝试,以后的出口之路还有很大距离。
同时也有消费者质疑,方便烩面只是概念上的炒作,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烩面,“其产品没有真正达到人们经常吃烩面的那种口感和味道,人们之所以初其能够接受烩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新鲜!”
“方便烩面”只是河南食品企业推出的新产品之一,陈振杰介绍说,河南食品企业一直注重新产品研发,像河南名吃逍遥胡辣汤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几年前就已实现了“方便化”,市场反响都很好。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胡小松曾表示,河南食品工业未来发展应注意把握食品供应链、零售业态、消费需求的变化,要以更快发展速度保住全国第二的优势地位,缩小与山东的差距,还要增强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共赢意识和品牌意识。胡小松建议河南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组织相关专家,从宏观战略上提出河南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战略。
所以,依靠差异化策略独辟蹊径,寻求发展之路,自然是好的选择,然而对于河南的方便烩面企业来说,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