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需要好电影
(2014-08-21 17:12:30)
标签:
娱乐 |
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强忍着黄晓明把卓一航演成小淫棍带来的心理不适,但是当范冰冰被棒击倒地后还要甩一下头发露出她那美美的脸时,还是感到一阵惶恐,似乎从年初开始,这种惶恐就一直伴随左右——中国电影,似乎从未如此糟糕过。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好电影了,社交与谈吐才是人们进电影院的目的,于是,电影越烂,效果越明显。今年为止的华语片票房前十很能说明问题。你说票房有多好,你说百家齐鸣,可现实的情况是,优胜劣汰来得如此诡异,烂片必胜,好电影必汰。市场的逐利已把电影引向一条不归路。
而另一个糟糕透顶的现实是,我们在沙漠里待久了,便不觉得这是沙漠了。今年的华语片,又岂止是沙漠?你看大家都在谈《后会无期》与《小时代3》,但它们都是不讲电影章法的,只把“投其所好”这个词发挥到了极致,《白发魔女传》也是如此,这样混乱的半成品能上映,且取得好票房,更能代表中国电影的常态。常态,并不就是合理。
而我们,也常常在这盛世的狂欢中迷失标准。大数据,或弹幕,粉丝电影,或票房纪录,数据迷人眼,无论是电影还是观众,忽然就丧失了思考,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明白,我们为何会对一部很多人都喜欢的电影如此严苛。标准这个词,我们必须坚持。
疾呼或者痛斥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只想表达一下我们的忧虑。杞人忧天也好,理想主义也罢,总需要有人在危急存亡的时刻站出来发表一下不同意见。是的,危急存亡,我们的电影在漂亮无比的数字背后已经濒临死亡,娱乐至死、失语而死、死于工业、死于票房,四种毒药,且找不到解药。
在这样的环境里寻找好电影,我们如同一群孤独的拾荒者,翻翻拣拣,不时发出一声叹息。但愿这声叹息,能被人听到。
喵了个咪的!
(注,一段类前言的东西,《电影死亡的四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