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魔警》,回不去的时代

(2014-04-21 10:54:00)

面对数不清的“香港电影已死”的质疑,太多的导演把目光投射到了致敬传统上面,掀起这股潮流的大约是《打擂台》,它有着金像奖的加持,而到了《扫毒》,这股风气早已变成了赤裸裸的功利。

林超贤的《魔警》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它有着自己的致敬。恐怕是因为徐步高案的缘故,林超贤极力想把风格往许多年前的“香港奇案”路子上靠,桂治洪、牟敦蒂们是那个年代的奇才,他们肆意妄为,粗粝得要命,你可以说那些电影差得一塌糊涂,但它们已然变为一种记忆,甚至是记录,《魔警》,许是要重复这样粗糙的记录。

然而,时间已经从19世纪70年代颤颤巍巍地走到了2014年,林超贤赖以生存的镜头功力又太多的细腻与工匠气,你甚至可以感受得到一个导演对于镜头的试验野心,然而,精致与现代都是破坏粗粝的祸因,当那些原始的表达遇上这些精雕细琢时,无疑会让那股野性无立足之地,找不到发泄的渠道,你看吴彦祖从头到尾的心理困局,非但不能传染给观众,甚至连这个角色自身都困惑不已,只好借助一场大火把那些矛盾与冲突烧个干净。

不是说林超贤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实际上他也在试图改变,各种阴暗、光明的瞬切,红色的应用,以及360度反转的镜头,这都是无视观众的表达,这种生硬看上去先锋性十足,加之暴力异常的处理手段,兴许有许多影迷会为之击节叫好了,然而,我们喜欢那种旧式先锋是因为它有着无比简单的故事和不简单的意念,而《魔警》的故事,庞杂到尽。

你可以称此为电影的又一个野心,至少五条线索齐头并进,我却以为,林超贤的弱项在此显露得太厉害,我尤其不能接受的是通过催眠来加速进程,这就像电影放了一半,导演用字幕的方式说明了事情原委并继续放映,这不是对观众做什么挑战,而是编剧的不作为。同样不作为的还有结尾,明明什么都没解决,偏偏用意外与大火来解决一切,这是下下路的做法。

林超贤算是香港中生代导演中比较技术性的一个了,尽管没有拿到金像奖的最佳摄影,但《激战》的镜头还是惊艳到了我,《魔警》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一次尝试,只是这一次却让人不能苟同,而对于香港旧式CULT片的模仿或致敬,在这样的环境下,除了让人感受到香港电影人对李唐旧事的迷恋,并不能给这部电影带来些什么,你说你够努力了,我却只看到种种不如意,不是谁的对错,只是环境使然。

不过话还得多说一句,如今用大牌演员来拍摄CULT片的导演是越来越少了,商业片导演中更是几乎为零,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是不合时宜,也需要给林超贤致以一份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