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猜想中,《风暴》得以成立,是源于它曾经有个相当繁复而精彩的故事大纲,在这个大纲中呈双线结构,一是一个不思悔改的罪犯因为孩子决定悔改,却在通向希望的道路上突然丧命,一是以个向来正义的警察因为孩子而步入歧途,直至大杀四方,看起来是善与恶的模糊性与命运的悲剧探讨,主题明确,代入感强,怎么看都是一副备受称赞的模样,而结果呢,却大出所有人所料,电影上映,大家能说的,基本只有那些所谓炸掉中环的场面。
依我看来,正是场面害了这部电影。
首先不容分说的就是枪战的调度,你做不到杜琪峰的战术调度,至少在视觉上要呈现出有序性,而电影带来的,是无序的特写乱切,大量的中近景不仅不能帮观众融入叙事,而且产生旁观游离之感,但偏偏的,电影选择了类手持摄影的镜头,这本应当是主观视觉的方式用在了这里,导致整体一片混乱,两场警匪乱战同样如此,恐怕是许多年没有见到过的情景了。
其次不忍说的就是视效,子弹乱飞不是不可以,但基于上面的因素,这里的子弹轨迹更让画面杂乱,而至于大量的特效镜头,包括两栋楼之间的打斗,抱歉,后期制作痕迹太明显,看着那天漫天乱飞的车辆,我一度怀疑自己看的是不是动画片,真实感,欠缺的厉害。
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这些大场面的需要,导致有些喧宾夺主了,我记得刘德华在回忆《无间道》最后一场戏的时候说那里本有场打斗,但最终大家觉得不合适,最终通过文戏的形式解决,而依我说,《风暴》里最重头的大场面恰是这个剧本得以呈现的最大障碍,不是不合适,简直就是背道而驰,这和徐克为求3D呈现而让剧本偏倚的结果是一样的,本是探讨人性的电影,却在文戏上缺乏太多交代与酝酿,而把所有的空间都交给了大场面甚至是不死之身,以至于我们对于电影本应当有所思考的桥段没有任何回味的时间便被爆炸吸引,脑中再不剩其他。
我在说《神都龙王》的时候说其暴发户感觉严重,而《风暴》尤过之,等不及地给你呈现大量粗糙的视觉特效,这和煤老板给你展示一个胳膊上戴了无数只金表的效果无异,有人说这至少探索了港片的另一条路,我怕的,万一哪一天拿大场面当做港片的标签,我们便还要走一次前些年的古装大片时代,这实在是件不忍想象的事。
香港警匪片何去何从,这的确是个需要试验的问题,但是拿最近的两部警匪片来说,显然都以失败而告终,《扫毒》徒留追忆,《风暴》严重失衡,你很难想象未来港片会是这个模样,尤其是《风暴》,对于这部电影,我只保留鼓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