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暴发户电影之奇异观
(2013-06-06 22:04:33)
我似乎从来不关心一部影片的价值取向问题,所谓影片所试图传达出的情感于我而言,乃是应当包容并蓄的,我最喜爱的导演昆汀便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三观不正,他玩弄历史,玩弄罪案,把银幕洒得一片鲜血横飞,甚至说,我迷恋的那些让人咋舌的B级片没有三观正常的,然而我毫不为意,因为我明白那些只是电影,只是或大或小的一场游戏。
然而《中国合伙人》确然有些让我坐不住了,让我惊诧的是大家纷纷以“中国梦”的标签称赞它,当一个电影上升到社会话题,我们往往无法以电影质量来审视它,即便我认为这样的电影叙事混乱、滥用音乐、重心游离,而且有着抄袭《社交网络》的嫌疑,根本是不值一谈的,但为了所谓“中国梦”,也得谈谈。
电影到底说的是中国梦还是美国梦,这点我们得理清,问题的存在得看立场,以剧中人而言,当然是不折不扣的美国梦。片中三人自始至终奋斗的目标就是美国,先是出国,后是美国人的认同,而所谓努力回报根本就是美国精神,唯一可称之中国梦的大约只是他们是踩在万千寻求美国梦而不成的学子的尸体之上的,这种一将功成万骨枯式的价值显然是其他国家所唾弃的,反而中国却大肆宣扬,所以,我们姑且称之为中国梦吧,但前提在于,这是片中三人以及片尾肖像那些人的中国梦,是与普通人无关的。
即便梦已成立,到底这种价值是否值得宣扬?我们看惯国外电影,黑帮成员靠卑劣手段求得第一桶金,用处便成为影片所关心的内容,无一例外,或为女子,或为社会,再不齿手段的目标总是善的,且有意义的。而《中国合伙人》,除佟大为外,你很难找到任何让你认同的思维。黄晓明遇到抛弃他的前女友,看着拖家带口生活艰难,他的第一个念头是等待着对方的奉承;邓超身价陡增,回到打工的餐厅是为了让前老板给自己端盘子,更有甚者,似乎他的终极目标是把曾经开除他的实验室买下来,挂上自己的名字。电影里解释为希望得到认同,但显然,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得到认同的,这一切只是出于一种暴发户思想的臆想。
我们不知道陈可辛为何要把结尾弄得煽情无比,但此种种,便可以认定陈可辛是不认同这些价值的,所以他才把这些本可以处理得梦幻或者励志的故事弄得处处见批评,但意外的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却毫不犹豫地认同这种思维,我想这是陈可辛所始料未及的。
但不管如何,一种畸形的价值观开始流行的时候我们该认识到的就已经不再是敬畏之心那么简单了,如果果然人人如此,这只能是个群魔乱舞的世界,追求成功,追求名利,丝毫不顾他人性命,这不是一个有人性的世界,兴许正是如此,每天我们看到的惨剧才会骆驿不绝吧。
但愿导演们能真正地想着为自己的作品负那么哪怕一丁点的责任。
然而《中国合伙人》确然有些让我坐不住了,让我惊诧的是大家纷纷以“中国梦”的标签称赞它,当一个电影上升到社会话题,我们往往无法以电影质量来审视它,即便我认为这样的电影叙事混乱、滥用音乐、重心游离,而且有着抄袭《社交网络》的嫌疑,根本是不值一谈的,但为了所谓“中国梦”,也得谈谈。
电影到底说的是中国梦还是美国梦,这点我们得理清,问题的存在得看立场,以剧中人而言,当然是不折不扣的美国梦。片中三人自始至终奋斗的目标就是美国,先是出国,后是美国人的认同,而所谓努力回报根本就是美国精神,唯一可称之中国梦的大约只是他们是踩在万千寻求美国梦而不成的学子的尸体之上的,这种一将功成万骨枯式的价值显然是其他国家所唾弃的,反而中国却大肆宣扬,所以,我们姑且称之为中国梦吧,但前提在于,这是片中三人以及片尾肖像那些人的中国梦,是与普通人无关的。
即便梦已成立,到底这种价值是否值得宣扬?我们看惯国外电影,黑帮成员靠卑劣手段求得第一桶金,用处便成为影片所关心的内容,无一例外,或为女子,或为社会,再不齿手段的目标总是善的,且有意义的。而《中国合伙人》,除佟大为外,你很难找到任何让你认同的思维。黄晓明遇到抛弃他的前女友,看着拖家带口生活艰难,他的第一个念头是等待着对方的奉承;邓超身价陡增,回到打工的餐厅是为了让前老板给自己端盘子,更有甚者,似乎他的终极目标是把曾经开除他的实验室买下来,挂上自己的名字。电影里解释为希望得到认同,但显然,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得到认同的,这一切只是出于一种暴发户思想的臆想。
我们不知道陈可辛为何要把结尾弄得煽情无比,但此种种,便可以认定陈可辛是不认同这些价值的,所以他才把这些本可以处理得梦幻或者励志的故事弄得处处见批评,但意外的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却毫不犹豫地认同这种思维,我想这是陈可辛所始料未及的。
但不管如何,一种畸形的价值观开始流行的时候我们该认识到的就已经不再是敬畏之心那么简单了,如果果然人人如此,这只能是个群魔乱舞的世界,追求成功,追求名利,丝毫不顾他人性命,这不是一个有人性的世界,兴许正是如此,每天我们看到的惨剧才会骆驿不绝吧。
但愿导演们能真正地想着为自己的作品负那么哪怕一丁点的责任。
前一篇:《圣诞玫瑰》,把锋芒,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