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杨家将》,无技巧的惨烈
(2013-04-15 12:45:20)兴许是同姓的缘故,我对杨家将的事总显得格外关心,在我少不经事的年纪,家里的长辈就告诉我杨家将是我们的先辈,我们流的是一样的血。我知道姓杨的名人不多,大约是逮住一个是一个吧,他们没有认臭名昭著的杨广的宗,看重的,恐怕就是杨家将这个名。
小时候看电视剧,惨烈无比,我痛恨一切惨烈的煽情,这部却除外,我尤记得在大结局那天村里放电影,《五郎八卦棍》,说得也是杨家的故事,当兴致勃勃返回家却得知再也看不到结局的时候,那种沮丧感猛地冲上脑门。那些年没有电脑与网络,连电视台的重播率都不高,我直觉我是与这大结局绝缘了。
后来的杨家将,《十四女英豪》我是当特技片看的,TVB的电视剧我是当群星会数的,《碧血青天杨家将》也只是看个热闹,及至《杨门女将》的诞生,不由地让我倒吞了一口鲜血,心下认定这是杨家将历史上最差的一部,尽管细数起来没有一部算得上是优秀,但看到《忠烈杨家将》的时候,我不禁糊涂了:到底应该把这最差颁发给谁?
杨家将的故事不好拍,说的是忠孝仁义,这里的忠还是愚忠,以现代的眼光看来,甚至无甚传奇可言,所以TVB瞎折腾出个八仙出来,就是要补这传奇的缺,《忠烈杨家将》也有补缺,便是清一色的男色,只是这样只把观众放到女性且粉丝的范围了。
《忠烈杨家将》搞男色,一众帅哥说脱就脱,《杨门女将》搞怀旧,画面技巧刻意为之,两片共同的毛病是不会说故事,整个节奏七零八散,只是《忠烈杨家将》看起来还似乎更旧一些,一股脑穿越到七十年代去了,所谓七日鲜,一天开几组的粗制滥造,这样看来,在最差的争夺上,《忠烈杨家将》占了上风。
以郑少秋为例,郑少秋算不得不会演戏的人,但他自有一副古典的腔调,类似于戏剧,当这种戏剧与那些卖肉的小兄弟们碰撞时,格格不入就愈发明显起来了。我们看到的只是旧,这是导演的问题,否则你解释不了《柳如是》里的秦汉与冯绍峰。
说到底,这不是忠孝仁义不能拍的问题,你看古巴的《僵尸胡安》,反了一整部的社会,到临了还是我爱我的祖国,足够动情,而《忠烈杨家将》,却是不知节制毫无计较地惨烈到最终,以至于我能记得的,只有七子出征时的那一轮红太阳。
顺带提一句的是,或许是粤语配音的缘故,我以为周渝民一直没开过口,这让人疑惑。
前一篇:《毒战》,最不可能的杜琪峰
后一篇:没有青春的《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