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小游

(2019-02-24 14:12:28)
标签:

旅游

福建

厦门

泉州

福州

福建小游

元旦假期,上海冷得刺骨,想去南边温和的地方走走,便取道厦门,去泉州、福州。所以选择这两个城市,一是因为不曾踏足,二是因为比较冷门。节假日,就怕去人挤人的地方。

人人都有自己的旅游方式。我喜欢走城市,属于打卡踩点型的,跑跑名胜古迹,走走大街小巷,希望对各种城市建立一点直观的印象。

厦门,多年前出差去过两次,印象中一个美丽宁静的海滨城市。坐小轮渡上的鼓浪屿,岛上到处是大榕树和小洋房。鼓浪屿以钢琴之乡闻名,沿着寂静的小街溜达了一圈,也没有听到传说中的钢琴声。这次重游厦门,感觉这个城市一如既往的美丽宁静,只是去鼓浪屿的方式变得很夸张,只有百米距离,却要在一个像高铁站一样的游轮码头,经过安检、等候,坐游轮绕一大圈上岛。岛的中心区,已经演变成迷宫般的巨大商业街,到处灯火通明,人潮涌动,即使此刻哪个窗户飘出悠扬的钢琴声,也会被喧嚣的叫卖声淹没得无声无息。

厦门,是鸦片战争以后最早开埠的5个城市之一,鼓浪屿正是洋人聚居的公共租界。租界的历史,无疑给厦门留下了现代文明的基因。走过泉州、福州,就会发现,厦门跟福建的其他城市不太一样,比较小资,比较洋气。

在厦门西面的永定,参观了举世闻名的客家土楼以后,折返北上去泉州。厦门到泉州,高铁只有一小时的车程。混杂的泉州车站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个local城市。

夜晚,出租车沿着晋江由西向东行驶,街道很昏暗,街景很低调,倒是晋江对岸,高楼林立,灯火璀璨。司机介绍说,对岸是泉州下属晋江县,靠做服装鞋子富得流油,风头压过了泉州老城。可能老城感到没面子了,便把市政府搬到偏僻的东端,立志打造一个傲视晋江县的新城。我们就下榻在这个新城里的洲际酒店,泉州市唯一一家由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经营的酒店。

这么看,泉州的财力和国际化程度似乎大不如厦门,但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泉州是福建全境GDP最高的城市,而泉州的国际化,早在唐代就已经相当发达,到了宋代和元代,泉州成为中国最大的海港城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第二天的泉州游,从清源山老子石像开始。

泉州的中心区,有这么一片郁郁葱葱的山脉,实在是一道难得的风景线。老子石像就坐落在清源山脚,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老子石像,属唐代遗迹,高大浑厚,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概。

或许因为这座老子石像的渊源,泉州道观的香火似乎比佛寺还兴旺。

泉州最知名的佛寺,叫大开元寺,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诺大的院落里,最具文物价值的要数东西两座石塔。石塔建于南宋,是中国现存高度最高的石塔,塔身上精美的石刻浮雕,历经800年风吹雨打,就像老者脸上黝黑的皱纹,有一种饱经沧桑的美丽。

出寺院南门,便是泉州著名的老街西街。中国有很多老街,古典建筑全覆盖,它们大多并非因为保存得完好,而是因为仿造得乱真。眼前这条西街,倒是一条素颜的老街,街上并没有多少高价值的历史建筑,就是两排老旧的简陋平房,因为没有经过刻意的修缮和经营,一派不修边幅的破败像,这样的风格,一直延续到贯穿泉州老城南北的商业街---中山路。

中山路,据说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两层高的骑楼,围着狭长的街面,笔直地向远处延伸,街面上空,覆盖着茂密的榕树,枝叶之间,露出骑楼残破的墙面。骑楼下的廊道,低矮狭窄,逢人迎面走来,还需侧身相让。廊道边上的商铺,却是五花八门、品味粗俗的现代风格,与古朴的街景特别不匹配。徒步走了很久,竟然没遇到一家愿意坐下来歇歇脚的咖啡店。

中山路的风景,在台湾随处可见,在经历了城市大拆大建的内地,实属罕见。她曾经荣获联合国历史遗产保护奖,可谓实至名归。遗憾的是,与西街一样,这样的老街对游客的吸引力,却远不如修缮一新的厦门中山路,或许,泉州信奉的就是老子“无为”的境界?

离中山路不远,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清净寺。远在元朝,泉州曾经是阿拉伯穆斯林的天下。靠海洋贸易赚得金银满钵的阿拉伯人,在这个城市聚集,并形成一大势力,他们的私家军,甚至控制了整座城市,连彪悍的蒙古军都对他们束手无策,一时间泉州仿佛成了独立的商业城邦。今天,在中东斗得你死我活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当年也曾在泉州打得不亦乐乎,搅得泉州人民鸡犬不宁。

如今的清净寺,只剩下一座门券,几片残墙,几排列柱,冷落得好像已经被泉州人民彻底遗忘。站在清净寺的残壁断垣前,已经无法想象当年阿拉伯势力如火中天的景象。

与清净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一步之遥的关岳庙,这里是泉州香火最旺的寺庙,庙里挤满了烧纸钱的香客,庙宇被香火熏得乌漆抹黑的,已经无法辨认建筑原来艳丽的油彩,如果你过敏,你可能忍受不了庙内浓烈的烟雾和刺鼻的气味。

同样是道教建筑,泉州天后宫却让我耳目一新。尤其是后面的寝殿,明代遗构,古朴粗放,一反堆砌艳俗的风格,颠覆了我对闽南建筑的成见。殿前的一排大木柱,矗立在一人半高的浮雕仰莲瓣花岗岩圆形石础上,型制十分别致。

泉州最惊艳的景点,当数晋江五店市,这是一个由红砖古厝构成的传统街区,每条巷子两侧的房子,都是清一色的土红色砖墙,色彩的高度统一,成就了一种纯粹的建筑美。第一次领略这种风格的闽南建筑,被她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

有一个清华的设计团队,在努力把五店市打造成泉州时尚新地标。或许泉州的国际化是一段太古老的历史,对接的也不是现代文明,五店市要成为泉州新天地,还是有一点先天不足。虽然有一些时尚酒吧入驻,走进用古雅民居改建的餐厅,看到的还是农家乐的风景。

福建最后一站是福州。对福州没抱什么期待,只留了大半天,就想看看福建的省会到底长什么样。

从车上观察这个城市,觉得她比厦门、泉州都宏大,街道宽,高楼多,行人也密集,不愧为省会城市。粗犷无趣的街景,少了一点南国的情调,倒有点北方城市的味道。

做攻略,觉得福州市区唯一值得一逛的景点是三坊七巷。本以为这里也像上海城隍庙一样,是一片买土特产吃本地菜的老街,完全没想到,这里是一个规模如此宏大,风格如此典雅的历史文化街区。

三坊七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晋,鼎盛期在明清,古老的坊巷格局保留至今,被称为中国都市仅存的里坊制度活化石,又被称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占地达40公顷,半天只能逛个大概。近代,这里地灵人杰,走出一批历史上呼风唤雨的名人。看了几个大户人家的大宅邸,重点参观了林则徐和严复的故居。林则徐故居是一个大大的宅院,展示很隆重;严复故居则是一个小小的院落,展示很低调。林则徐在中国近代史上被封为反帝民族英雄,严复则实实在在是传播西方现代思想的中国第一人。两个人的政治待遇在这里似有天壤之别,个人觉得,严复对近代中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林则徐。

    三坊七巷边上,有个可以俯瞰整个街区的商场,顶层有一家视野开阔的素食馆。要了一份素面,边吃边眺望脚下这一大片白墙黑瓦。福州属于闽中,感觉闽中与闽南的建筑风格差异很大,这里的风貌,非常接近江南,只是这里的山墙连同屋面,呈平缓的马鞍型曲面,线条比江南更阴柔、更女性,远远望去,连绵不断的屋脊,荡漾起伏,十分壮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时尚的本质
后一篇:杂谈商业建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