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

(2015-06-09 15:00:40)
标签:

高考

考生

途径

高等教育

大学

     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

 

2015年高考已经结束,但考生和家长的心情没有平静,考场上的拼搏仍在心中回忆。能打多少分,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心里还没有底。其实考不上大学也能成材,世界各国有很多名人,专家,学者,教授没有读过大学,都是自学成材的。

   

 无论每年“我们需要怎样的高考观”的社会议题,总会在夹杂着质疑、争鸣中,卷起多大的舆论漩涡,但不可否认,对寄望于通过高考改变人生而苦苦奋斗的无数考生和家庭,对于日夜辛勤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们,高考,意义非凡。但对高考的理解,是否仅仅是一朝喜庆或沮丧的战绩和数字?

    时代变迁,高考所承载的涵义也在改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父辈一代开始重新经历高考;彼时资源稀缺,高考被当做一生当中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成为改变命运的重要甚至唯一途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大学享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普遍有着天子之骄子、知识精英贵族的优越感和气质。时间往后推,本世纪的高考日益走向全民化。

 

   尽管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已使国人的成长成才之路变宽变多,但不能不承认,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深造以改变命运、成就未来,依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在所有向上流动的制度通道中,高考是最有效的一种公平制度。尤其是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当代中国,高考是打通城乡、区域的一个重要桥梁。这应该是一个共识。

深化高考改革,就是树立“成功并不等同于考高分”的意识,而让年轻人认识自我、激发才能,让人才选拔和办学观念转向“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如今,接受知识不是“贵族权利”,获取途径和成本早已平民化。大学只是短暂阶段,而健全的品格、性格伴随一生,也许比学历更重要。当国外的高等教育成为更多有余力的考生家庭选择时;当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空间机会,让青年人成长成材时,唯德是举、唯才是举的社会,高考已不是社会唯一的评判标准,也不是有志青年实现人生追求的唯一选择。  

 

  毫无疑问,对于广袤大地的中国考生,尤其是出身贫寒的学子,在目前,通过高考仍是实现人生跨越的最重要钥匙。而且,作为技术考试,它的考评明晰化、制度化,至少实现了过程最公平。但是,我们无法忽视,现行高考制度录取标准不够灵活、生源异地考录不合理等问题。当然现在,落实异地高考政策、尝试自主招生等举措相继推开,结合时代变化,中国的高考和人才遴选制度也在寻求不断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