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校服带来的思索
(2015-04-28 15:11:12)
标签:
杂谈校服学生校方中小学生 |
校服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规范服装有利于统一管理,也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当然,除此之外,校服对于中小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对于审美正处于塑造阶段的中小学生,校服除了舒适外,美观与否同样重要。
放眼当前,我国不少地方校服形式统一,松松垮垮,款式单调而平板,风格趋于运动装,实用功能强而审美功能不足,忽略了孩子们的形体之美与青春气息。不少学生往往通过穿大号校服或把裤脚改窄等方式进行无言的抵抗。几年前,南京一所中学计划引进韩版校服,引得学生欢呼雀跃,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我们的校服确实到了该反思的阶段。
与我国学生对校服“厌倦情绪”相比,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学生却把穿校服当成时尚。在日本、韩国等地,校服不仅是上学时的必备装束,而且因其时尚、美观,不少学生毕业后依旧喜欢穿校服风格的时装,校服的价值得到延伸。
国外校服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在于注重审美功能。培养孩子的审美个性,与时俱进地在校服中移入时尚元素,是日韩国家校服的共性。拿日本校服而言,它们参照西装或职业装的标准,辅以柔线的设计,从而突出学生的温纯与可爱。白衬衫、小领结、毛线背心、短裙、高筒袜、黑皮鞋……这些看似很“潮”的配饰都被纳入日韩校服,既体现了时尚的元素又体现了活泼可爱的本性,因而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如此一来,校方就有了采购校服的权力。而正是这份绝对权力带来的任性,让学校每次在制定校服相关的决议时,总是拥有决定权。作为青少年学生身份的特制服装,校服除了最基本的服装功效,其实更体现着肩负青少年教育发展的学校在管理与思维上的态度。校方在选择时,要考虑到教育的主体涉及学校与学生双方,学校的公益服务性质也不能让校服带跑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