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行安全需乘客乘务员共同构筑

(2015-01-20 16:06:47)
标签:

航班

乘客

安全门

航空公司

     飞行安全需乘客乘务员共同构筑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民航空防安全会议上,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成为焦点。今年民航公安机关将严厉查处飞机上吸烟、打架、滋事等非法行为和因航班延误等矛盾问题引发的违规行为。(1月18日《新京报》)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屡现报端,有强开“逃生门”,有误开安全门,如果将视角再向前推,去年还有向泰国亚航空姐泼开水、国航CA433航班万米高空上演“全武行”,甚至还有谎称自己携带炸弹……有人说,这年头乱开飞机安全门都上瘾了。盘点起来,各种启动安全门的奇葩理由不胜枚举:2012年3月30日,一架由三亚飞往重庆的航班在滑行时,一名40多岁的女乘客由于想上洗手间,便从座位走向飞机尾部的安全门出口处,把安全门当成厕所门打开;2013年12月16日下午2时30分,南宁飞重庆的G52652次航班降落停靠廊桥后,一男子发现安全门上有一个红色把手,心生“这个东西会不会跟家里的门一样哦”的想法,偷偷把扳手朝下方拉了一下……飞行素养也好,安全教育也罢,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是:拿什么看护好飞机上的安全门呢?法治年代,能守护好飞机安全门的,也许只有严明的执法与惩戒。              
    纵观这些威胁航天安全的事件,有旅客安全意识不强、文明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到位使然,当然,也有航空公司航班延误不准时、乘务人员服务不到位、航天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不落实的一面。严厉依法查处飞机上吸烟、打架、滋事等非法干扰行为和因航班延误等矛盾问题引发的违规行为。在加大惩处力度,切实维护机场和航空运行秩序的同时,航天公司也应承担起应有责任。
    现在,影响乘客情绪最重要就是航班延误迟迟得不到解决。
旅客永远只能是弱势群体。航班误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乘客对航班误点最主要的原因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正是航班延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乘客对航空公司产生了不必要的误解。而当乘客向航空公司相关接待人员询问航班误点的问题时,相关接待人员敷衍了事的“不清楚、不确定”,激怒了出行受阻的乘客。
    他们以过激的行为干扰航空安全,固然是法治观念淡薄和不强造成的。如果航空公司在航班出现延误的第一时间就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等方式向公众推出信息查询服务,向乘客讲清楚航班延误最直接的原因,努力帮助那些出行受到影响的乘客,并根据航班延误的赔偿标准及时给予乘客以物质上补偿的话,那么,乘客就不会在航空公司贴心的服务面前使性子而干出不文明、违法纪的事情来。
    从这一点来看,构建“平安航空”,在完善航空安全立法的过程中,加强对旅客行为的管理,加大对飞机上吸烟、打架、滋事等非法行为和因航班延误等矛盾问题引发违规行为处罚的同时,也必须对航空公司信息公开不及时、敷衍乘客、进而引发乘客不满的情况进行严厉的处罚。
    只有“双管齐下”,既针对部分乘客个人修养不足、安全意识淡漠的状态,又针对航空公司减少航班延误、改善服务质量等多种途径来优化航空服务质量,进而从根本上防止、杜绝此类危及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