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经许可所有男性禁入女生宿舍

(2013-09-26 06:23:59)
标签:

应予

中小学生

黑手

老师

须知

分类: 教育体育科技
 

未经许可所有男性禁入女生宿舍

 

四部门下发《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


据新华社电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24日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各地学校将教育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把好教职工“入口关”。


近年来,少儿安全事故数量和非正常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又出现了寄宿制学校增多导致学校日常安全管理难度加大、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监管、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少儿身心发展等新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媒体集中曝光的个别地方出现的少年儿童被性侵犯案件,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针对此,意见提出要广泛宣传“家长保护儿童须知”及“儿童保护须知”。要对所有女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发现有无故夜不归宿者要及时报告。要加强校园周边巡逻防控,防止发生社会人员性侵犯在校女学生案件。


意见指出,共青团组织要依托各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设自护教育热线,组织专业社工、公益律师、志愿者开展有针对性的自护教育、心理辅导和法律咨询。妇联组织要将预防性侵犯教育纳入女童尤其是农村留守流动女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重点内容。


○解读


合力阻断性侵少年儿童的黑手


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24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这项文件具有什么特点?能发挥什么效力?如何贯彻落实?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


学生要知道什么是性侵


《意见》要求首先要科学做好预防性侵犯教育。各地教育部门、共青团、妇联组织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班队会、主题活动、编发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犯教育,提高师生、家长对性侵犯犯罪的认识。广泛宣传“家长保护儿童须知”及“儿童保护须知”,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性侵犯,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警觉,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一定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联合制定并出台《意见》,就是要切实落实教育部门、公安机关、团组织、妇联组织以及家长等在预防少年儿童防性侵方面的职责,切实提升少年儿童防性侵能力,形成保护少年儿童的合力。


女生精神恍惚要关注


《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定期组织力量对中小学校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检查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重点检查教职工、学生是否有异常情况,特别是要关注班级内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要指导学校建立低年级学生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校学生交与无关人员。健全学生请假、销假制度,严禁学生私自离校。各地教育部门和寄宿制学校要对所有女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尚未实现“封闭式”管理的要抓紧时间改善宿舍条件。女生宿舍原则上应聘用女性管理人员。未经宿管人员许可,所有男性,包括老师和家长,一律不得进入女生宿舍。学生临时有事离校回家必须向学校请假并电话告知家长,经宿舍管理人员同意并登记后方可离校。


坚决清理校内不合格人员


个别教师利用职务之便性侵学生的行为不属于师德范畴,而是极为恶劣的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绝不姑息。今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落实有关教师管理法规文件精神,从源头上严把教师入口关。各地教育部门要落实对校长、教师和职工从业资格有关规定,加强对临时聘用人员的准入资质审查,坚决清理和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严禁聘用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人员、有精神病史人员担任教职员工。


被性侵学生可安排转学


密切保持家校联系,构筑学校、家庭、社区有效衔接的保护网络。各地教育部门要建立中小学生性侵犯案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在学校内遭受性侵犯,学校或家长要立即报警并彼此告知,同时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时相关人员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避免再次伤害。被性侵犯的学生有转学需求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予以安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