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大年初一的风俗

(2012-01-23 09:18:33)
标签:

中国

压岁钱

大年初一

序曲

别人家

杂谈

 

                         过年大年初一的风俗

 

http://img10.3lian.com/c1/newpic/05/22/13.jpg

 

    按照中国的传统,初一最主要的节目是拜年。不过,拜年之前的序曲同样很重要,这就像是我们的传统京剧,一阵热烈的开场锣鼓之后,主角儿才会踩着点儿出来亮相。

    具体都有哪些序曲呢?

    穿新衣是第一个序曲。不过,我们小时候穿的新衣服,不像现在全是从商店里买的,而是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的就是这个。所以,那个时候,孩子比的不是牌子,而是母亲的手艺。谁的衣服最漂亮,说明谁的母亲最心灵手巧。当然了,也有找专门的裁缝做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无论这个孩子穿得再漂亮,既不会引来孩子们羡慕的眼神,也不会引来大人们赞叹的夸奖声。在那个崇尚自力更生的年代里,勤劳才是最重要的,坐享其成往往遭人唾弃。

    放鞭炮是第二个序曲。这项活动往往由家里的男孩子来完成,女孩子则在一旁捂着耳朵。

    吃饺子是第三个序曲。说到吃饺子有个小插曲,那就是包饺子的时候,大人们会悄悄地在某个饺子里包个硬币,谁吃到那个硬币,就是这一年家里最有福气的人,遗憾的是,记忆里我从来没有吃到过包有硬币的饺子。

    吃完饺子,序曲就算结束了,这下该进入激动人心的“拜年”。然而,对孩子来说,惦记的不是拜年,而是领“压岁钱”。这样一来,最为隆重的拜年仪式——“磕头”,在领压岁钱的迫切心情下竟然显得不那么神圣了。

    拜年也是有先后顺序的,往往是先给同住一屋的父母拜年,再出门给爷爷奶奶拜年,下来便是叔叔婶婶以及远房的叔叔婶婶们了……压岁钱的多少,也往往是按照这个顺序不断递减的。

    

    最有意义的时刻是收压岁钱了,那时候,收的压岁钱多则一元两元,少则一毛两毛,但即便这样,为了多收一些压岁钱,机灵点的孩子往往到处串门,把七大姨八大姑家逛个遍,晚上回家,则坐在炕头美滋滋地数压岁钱。

   

    禁忌也很多,比如,这一天,无论家里再脏,爱干净的母亲都不让任何人扫地或倒垃圾,甚至连洗脸水也不让我们倒。按照母亲的说法,初一如果扫地或者倒水倒垃圾,会把家里的财气和运气扫掉或者倒掉。

    初一这一天,尽管什么事情也不用做,但大人却不让我们睡懒觉和睡午觉。说,春节这一天,谁起得最早,整个一年都是最勤快的。相反,如果谁睡午觉了,以后整年度都会很懒惰。

    除了一些不能做的事情,“破”“死”“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在春节这一天也是不能说的。

  

  

文章常用花边

    

    现在家里用的都是自来水,洗脸的时候,我连脸盆也不用,都是直接开着水管用流动水洗的,水直接就从下水道流走了。而垃圾,怎么可能不倒呢?那家里不成垃圾场了?

    我觉得,初一不能够倒垃圾倒水,是一种迷信,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至于“破”“穷”等等一些不吉利的话,我没有怎么注意过,不过有一点我是非常注意的,那就是,初一是个喜庆的日子,这一天,我通常都会很乖很听话,尽量不惹爸爸妈妈不开心。

    

 

    正月初一这一天,最开心的是,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捉迷藏、打扑克、放烟火。

 只有春节这一天家里才有这么多人。尤其是晚上,简直热闹极了,每当看着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我们都会欢呼起来。这时,爸爸会按下快门,为我们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现在对吃饺子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平时经常吃。不过,在初一这一天,爸爸会给我们做很多很多平日里不怎么吃的海鲜,比如,扇贝、干贝等,看着这些来自大海深处的东东,我们都很好奇,吃得不亦乐乎。

  

    现在不磕头,但是还是要非常认真地给长辈拜年的,只是把拜年的方式从“磕头”改成了“鞠躬”。 拜年是中国民间历代传承下来的,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但到现在,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

    旧俗大年初一拜年,仅限于男人,女人要等到正月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的。如果前去给别人家拜年,见到开门迎客的是女人,也会不吉利的。传统社会里的男尊女卑,总是体现在各种礼节之中,拜年自然也首当其冲。

    旧俗中还有一条,到别人家拜年,首先要冲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长辈三叩头的。之后,才是相互作揖拜年。因此,以为拜年只是大年初一见面道一声过年好,显然是把拜年的仪式简化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虽然人情味少了,但方便快捷省钱省力,尤其是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http://pic12.nipic.com/20110117/1617525_090107540379_2.jpg

 

http://www.126fw.com/uploads/allimg/111029/1_111029151418_1.jpg
 

文章常用花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