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水冲了龙王庙大忽悠经从头再来一朝权在手朝钟暮鼓 |
庙自古以来是敬仰者的神圣地方,一直以信男善女捐赠的银两收入,维持香火缭绕。但是,自进入一种特殊的市场经济之后,突兀地变为一门新兴的产业资源,纷纷被商业开发。疑似成了大小和尚们经营的现代企业!
庙本是朝钟暮鼓念经诵经的宗教场所,是拜神者心目中的圣殿。可到了以门票收入为中心后,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剃度者们恍然成了玩钞票的世外高手。价格论证会屡屡证明:庙的大门朝南开,无钱求神莫进来。
庙难以与时俱进,有的逐渐走向败落和崩溃:主持借势下海经商去了,和尚被迫下岗待业去了。好在佛家子弟,从头再来,人生也豪迈!涌现了很多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的成功企业家。正如市井戏言调侃道:富了和尚穷了庙。
庙的“一把手”主持,可以买断和承包整个寺庙。别人动不得,大和尚动的!一朝权在手,和尚也疯狂!别看青灯古佛持戒念经,一样心往红尘急于敛财。结果,有的一个不小心,沦为腐败分子,被百姓调侃道: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庙在何处无所谓,香火旺了有人知。形如槁木是和尚,络绎不绝是进香。可惜的是:念真经的少了,念假经的多了;嘴上念经文的少了,肚子念“钱经”的多了;清心寡欲潜心修道的少了,磕头烧香顶礼膜拜的多了。但看上去很美!
庙是和尚们的集体化生活地,曾经风靡一时的口号是:爱庙如家。如今,世道大变,自由跳槽,从而多见一些外来的云游和尚,那里发财那里去,有庙无利不朝拜。貌似满脸虔诚状,念的却是现代新经文———《大忽悠经》。
庙不在大小,有神则显灵,有鬼则涂炭。可实际生活中往往是———磕头请神去,烧香引鬼来。正如俗言愤愤不平道:池浅王八多,庙小妖风大!就是暗指某些出家人: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放下佛心,立地成魔。
庙存在了千百年之久而不倒坍,是因为高悬着促人心向善的金字招牌。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可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怎么办?只好高薪养一批会化缘的和尚,跑来银两,再造庙宇,重塑神像,诱惑芸芸众生,前来旅游观光。
庙里供奉的诸神,居高临下,俯瞰众生,个个面呈不食人间烟火之飘然超凡状!但是,天天聆听和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日日目睹香客烧大把钱币磕多次头,难免神思恍惚,不知身在何处,难道“大水冲了龙王庙?”
庙与和尚本来应该共进退同荣辱,道在心中莫外求,但当和尚们摩顶受戒身披袈裟,仅仅是做做样子的时候,庙还是那个庙,神还是那些神,和尚还是那些和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