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食物了解故乡
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到了多大年纪,心里总有能够感觉到安心和平静的味道。这个味道不是在大规模的工厂统一生产出来的,而是只能在某一个地方才能吃到的包含着水土和回忆的味道,因而让人久久吟味。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饭桌上的材料和味道也是不同的,有一种味道就只有这一块土地这一个季节才能产出,食物可以让人回忆起故乡的味道。一种食文化随着味道根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只有在了解和热爱自己故乡的食文化基础上,才能去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域的食文化,因为自己的食文化是根基。所有的菜系和风味小吃都是按照自己地域和风俗慢慢的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包含着无数人的爱和努力,因此自己故乡的味道就是最好的,远远胜过世界上最有名的料理。
如果有机会去外国旅行,我们都是很愿意去的。但是新鲜和兴奋一过,中国人则会怀念自己经常吃的馒头、包子、饺子和面条等最平常的食物,而日本人则会想吃茶泡饭、饭团和酱汤。只有暂时离开了我们所处的环境,才明白原来最普通的东西就是最美味的,因为它是我们的精神根基。我在中国时教过的一个学生去多伦多留学,一年之后回来探亲。我问她,你在多伦多学会了做什么菜?学生兴奋的回答说,老师,我会做鱼香肉丝了,还会做烙饼,包馄饨。她去的是外国,学会的却是中国菜。
通过食物教给孩子传统文化
食物不光塑造人的身体和精神,还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紧密相连。要判断一个人的根在哪里,只要看看他在过年时心里渴望吃什么就知道了。大体上说来,在中国过年时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则吃馄饨和年糕,在日本也吃年糕和“过年”荞麦面,但是用年糕做的“杂煮”每个地方的调味和材料都是不同的。中国很多地方有给出门的家人吃“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习俗,寓意一路平安和接风洗尘。在中国以前人们过生日时吃“长寿面”,在日本孩子周岁时给孩子准备用一升米做的年糕象征性的背在背上(日语叫“一升饼”),寓意一生有米吃,不用发愁吃喝。可以说,一个人从小吃什么样食物长大,就接受了什么样的文化熏陶,食物总是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通过食物感受季节
日本一年四季都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因此日本人非常重视四季,重视吃旬的食物。旬的食物不仅是一年中最新鲜最美味的,也因为吸收了最适合它的季节中的精华部分因而是最有营养的。夏天吃能够给身体降温的食物,冬天吃能够提高体温的食物。旬的食物代表着特定季节的来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一年四季和人类的关联。随着四季变换饭桌上的食物也有改变,日本妈妈随着季节给孩子尽量吃每一季最新鲜和最有营养的食物,给他们讲解食物、季节以及人类的关联,教育孩子从小向自然感恩。
当地小吃
我上大学以后爱上了小摊上的各种特色小吃,一是自己不会做饭,小摊上的食物既品种丰富、方便又经济实惠,二是我喜欢看着摊主忙乎,客人点了东西后摊主就开始迅速的准备,整个制作过程充满了生活的气味。小摊曾是学生时代便宜又饱腹的地方,承载了我很多回忆。直到现在还常常回想起哪里的凉皮最好吃,肉夹馍、云吞和酸辣粉都永远留在记忆里。带孩子们回中国的时候,我特意带他们去小摊上品尝小吃。
想必看到这里,所有的人都想提醒我小摊上食物的卫生以及安全。我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当然略有耳闻。要想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品质,政府加强管理是必要的,但是每个人都要去关心自己故乡的农产品和文化,让种植和传承它的人感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和价值。在城市生活越来越丰富,逐步加大国际化步伐的同时,不要忘了生长的土地的味道和关心在那里辛勤劳作的人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