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2025-05-26 14:12:19)
标签:

情感

孙犁

余光之瞳

杂谈

分类: 评论
是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读保罗·穆尔顿作品《焐子》
文:余光之瞳(江苏)

       1951年,保罗·穆尔顿出生在北爱尔兰阿尔马郡一个叫做莫伊的小乡村。故园粗朴的风物,淳厚的民风,传统语言与文化的土壤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诗人翻译家舒丹丹认为:和其他爱尔兰诗人一样,保罗·穆尔顿出生在爱尔兰的小乡村,又到英格兰的学院得到教育,他开始用诗与世界对话的时候,世界也慢慢地接受到他。
        谢默斯·希尼称他为:爱尔兰多少年来最有前途的诗人。保罗·穆尔顿师从希尼,希尼的作品对他影响很大,希尼名作《挖掘》的核心在于它对根源的深入挖掘。希尼通过对爱尔兰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揭示了民族历史对这片土地的深刻影响。他的诗歌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爱尔兰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同样穆尔顿《焐子》也有着日常生活的描述和展开:装热水的瓶子/带到陌生的床上/正如我父亲童年时曾用旧袜子裹着/火红的小砖块拿到/高背长木椅上玩耍。
     《焐子》一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一个存在于纷繁世界中的精神家园的追寻和构建。试图通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对爱尔兰文化之根和自身爱尔兰血脉的追寻,有着浓浓的爱尔兰情结。
     这种情结促使他潜入了历史和传统中,又不愿完全停留在父辈的岁月之中:我已将它送进那么多可爱的脑袋/或者像一把剑插在我们之间 (《焐子》),只是一种对童年世界的回望,给自己找一个心灵抚慰的家园。
     同样获得普利策诗歌奖的史蒂文斯在《坛子轶事》一诗中,我把一只圆圆的、未施彩妆的坛子放在田纳西州的山巅之上,四周是无尽的、凌乱的荒野。史蒂文斯不仅以含蓄的笔调揭示了艺术、想象力与现实的关系,而且在现代社会的精神荒原中探寻到了一条通往欢乐与希望并存,秩序与价值并行的尘世之路。这只神秘莫测、神奇灵异的坛子代表着什么力量?同样我们也可以提出: 穆尔顿的“焐子”有着什么神秘的暗示?
       我的食指与拇指之间/短粗的笔卧着/我将用它挖掘《挖掘》。出生于农耕家庭的希尼,自小面对的都是农村的质朴与纯粹,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写父亲和祖父挖掘土豆、泥炭的细节,希尼没有像父辈一样,在地里劳作,他用笔耕耘,书写自己与爱尔兰土地的联系。穆尔顿并不打算对以前故事进行更深的挖掘,跟坛子一样, 焐子有时更像是一种的文化现象和符号。
       《焐子》,原本是一首十四行诗,原标题是诗人自创词,现实世界中有着具体的所指对象。很多诗评家认为:这首诗也可以说就是文化行为的暗喻。穆尔顿的诗是以复杂隐晦机趣著称的,尤其在字列行间。
       谈到希尼对他的影响。保罗·穆尔顿说:他不仅是我的老师,还是我诗歌创作的榜样。穆尔顿与希尼在诗歌主题的民族性以及历史题材与现实问题的融合能力上具有一致性,但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就像雪山野人或某种别的胆怯野兽/闷烧的一次性足迹/有待进入人的语言 (《焐子》)。相比希尼诗歌细腻平实的叙事风格以及对深沉意象的挖掘,穆尔顿似乎更关注诗歌文本和语言,在诗歌美学上有更复杂的追求。舒丹丹认为:保罗·穆尔顿是一个语言的神秘主义者,写作的过程,是一种对以往经历的神秘的体验,或是一种预言。希尼的诗歌相对来说爱尔兰化,传统化,有着浓重的地域化。穆尔顿的作品比希尼更智性,更创新,更多地呼应光怪陆离的现代城市文明。

注:保罗·穆尔顿,生于1951年,北爱尔兰著名诗人,出版过三十多本诗集。获得过普利策诗歌奖、T.S.艾略特诗歌奖等。

附:
焐子

保罗·穆尔顿 得一忘二译


多少次我将我们家庭用词所指的
装热水的瓶子
带到陌生的床上,
正如我父亲童年时曾用旧袜子裹着
火红的小砖块拿到
高背长木椅上玩耍。
我已将它送进那么多可爱的脑袋,
或者像一把剑插在我们之间。

纽约的一个旅馆房间里
一个几乎不会说英语的女孩,
我的手捂着她乳房
就像雪山野人或某种别的胆怯野兽
闷烧的一次性足迹,
有待进入人的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