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上女神威尼斯

(2009-12-18 12:17:09)
标签:

旅游

意大利

威尼斯

海上女神威尼斯

               “我站在威尼斯的叹息桥上,

                 一边是宫殿,一边是牢房。

                 举目望去,许多建筑物忽地从河里升起,

                        仿佛魔术师挥动魔棍后出现的奇迹。”

                                                               ---拜伦

我曾在不少地方留下自己的行迹,但提着行李走下从米兰到威尼斯的火车的时候,还是抑制不住心头的悸动。

读小学的时候,在书厨中翻到一本何家槐先生的《旅欧随笔》。何先生用优美的笔调细致地描写了欧洲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特别是对威尼斯的咏叹,引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读到拜伦、雪莱、济慈等诗人的名字;第一次看到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和达芬奇的绘画;第一次听到浦罗米修斯和威尼斯女皇的故事。

略带忧伤的神话故事和神秘的历史人物、文艺复兴时期的华丽建筑和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成为我心头难以磨灭的记忆,以至第一次来到威尼斯竟怀有一种久别重逢的亲切。

海上女神威尼斯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心脏,是意大利建筑艺术的一件瑰宝。广场以耶稣门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是圣经《马可福音》的作者,被威尼斯人奉为护城神。广场包括相毗连的两个部分:圣马可广场主体和临海的圣马可小广场。广场周围矗立着一系列艺术价值很高的建筑佳作。

海上女神威尼斯

圣马可教堂的五个入口

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位于主广场的东面,坐东朝西,面对西面的拿破仑翼楼。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被圣马可广场深深地迷住,他惊叹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上最美的广场”。拿破仑翼楼是按他的旨意建造的大舞厅,它连接了左右两边的新、老行政官邸。

海上女神威尼斯

中间的即是拿破仑翼楼  看见屋顶的是新行政官邸

老行政官邸位于广场北部,建于15世纪,最具特色的是它50个连拱结构的底层拱廊。其正面工程由文艺复兴后意大利最著名的建筑师、也是威尼斯共和国的总建筑师桑索维诺完成,具有强烈的绘图性和优美的线条感。

新行政官邸就在老行政官邸对面,它建于1582年,完成于17世纪20年代。在拿破仑时代这里被改做了他的王宫,现在已全部用作公共服务,是考古博物馆、复兴意大利博物馆、考雷尔博物馆的办公地。其底层的柱廊内开有商铺,出售各种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和书报刊物。那儿还有一家“凯旋威尼斯”咖啡馆,在十八、十九世纪,是意大利艺术家、作家聚会的地方。

海上女神威尼斯

新官邸底层的走廊

时钟楼位于广场的东北边与老行政官邸相连,它无疑是威尼斯最受欢迎的、被游人照相最多的纪念性建筑之一。时钟楼由设计老行政官邸的建筑师柯杜西于1496年设计建造。

在楼顶大钟的旁有两个青铜“摩尔人”,每当正点,他们便会举槌敲钟。雕像“持圣经的圣马可狮子”下的半圆平台上是青铜镀金的“圣母圣婴”雕像,每当节日,圣像两边的小门打开,有三组木雕从圣母像前自左向右移动。下面的大时钟称得上是机械钟中的杰作,是十五世纪威尼斯的钟表匠制作的,它显示时辰、季节、月相以及太阳在黄道带上运动的情况。

耸立于广场东南角的是圣马可钟塔,高约100米,看上去像古埃及的方尖碑。在每边开有四个大窗的柱式钟笼上方有一鼓台,鼓台上是金字塔型尖顶,尖顶上立着七大天使之一的报喜天使加不列的镀金雕像。

桑索维诺在钟塔下建了一座精美的小柱廊,廊内壁龛安放了阿波罗、麦丘利、和平女神、智慧女神和两个小爱神的雕像。游客可从两边的石栅门进出。

走出圣索维诺小柱廊就来的了南面临海的小圣马可广场。小广场的东面是总督宫大厦。

小广场的西边是玛尔齐亚娜图书馆,又称桑索维诺图书馆。图书馆以其珍贵的藏书而闻名,不仅藏有16世纪红衣主教贝萨里甬赠送的上万册图书,还藏有鲜为人知的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卷手稿。

海上女神威尼斯

玛尔齐亚娜图书

图中的两根立柱上分别是威尼斯的城徽圣马可的坐骑飞狮,和威尼斯的守护神狄奥多。过去这里是威尼斯的大门,所有的达官贵人和外交使臣都是从这两根柱子中间走进威尼斯城。

从高大华丽的威尼斯双柱大门走进这座城市的街巷,你才能真正领略它与众不同的迷人魅力;在经历了千年岁月的罗马式院墙前或装饰华丽的哥特式窗台下,你才会看见依然沉浸在曾经的荣耀与奢华之中的威尼斯女神的真正容貌。

海上女神威尼斯

威尼斯女王

在科技的进步使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威尼斯却依然执着地坚守着它那遥远的荣光。

最能代表威尼斯性格的是它的街巷。这里没有通衢大道、没有轿车巴士、没有任何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甚至没有自行车。与世界任何城市不同的是,它的街巷依然保持着几个世纪前的十分特别的名称,与通常意大利语中用的名字都不一样。

数量不多的大街叫“路旮”(ruga)

窄小的街巷叫“卡里”(calle)

濒临水街并给建筑物当房基的小路叫“基道”

享有豁免权的外国使馆区的马路叫“利斯塌”(lista)

两边开有店铺的街道叫“商道”

从基道通往水面的台阶叫“岸台”(riva)

由水道填成的街道叫“陆基道”(rii  tera)

从“卡里”或小广场分出来的叉道叫“支道”(rami)

海上女神威尼斯

支道

如果把街巷比作这个城市的血脉,那么联通这些血脉的就是威尼斯的桥。在威尼斯,把众多岛屿连接贯通的是400余座石桥。

因为有水,所以要建桥;

因为有水,所以桥才能展露它的曼妙身姿。

海上女神威尼斯

海上女神威尼斯

巴洛克风格的叹息桥

关于这座因英国诗人拜伦的咏叹而著名于世的叹息桥,我还有两个疑问没找到答案。威尼斯人都说恋人在桥下接吻他们的爱情便会天长地久,这个美好的传说究竟出自历史上哪个爱情故事?另一个疑问是关于桥名的来历。在它的景点介绍和众多的文章、游记中都说是因死囚被押赴刑场时经过这里,往往发出叹息声而得名。对此我一直心存疑虑,我认为可能是因为死囚被押赴刑场经过这里,看到的人因感慨而生叹息,久而久之,称此桥为叹息桥。这里有一个主、客错位的问题,不知读者以为如何?

威尼斯城坐落在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泻湖中心。泻湖靠海的一侧是一片低平的岸洲,有三条水道与威尼斯湾相通。因为有岸洲和泻湖的缓冲为威尼斯抵挡了来自亚得里亚海上的浪涛,它才能如此优雅而娴静地依偎在亚平宁半岛的胸怀。

泻湖内岛屿星罗棋布,威尼斯城就是由其中的118个小岛组成。全长4公里的大水道贯穿威尼斯城,城内水网密布,有水道180余条。蜿蜒曲折的水道是威尼斯交通运输的动脉,也是威尼斯人出行最便捷的通道。

威尼斯的水道最能展现威尼斯的风情。

海上女神威尼斯

贡多拉于威尼斯,就如埃菲尔铁塔于巴黎,是具有唯一性的地方标志。

看到埃菲尔铁塔,你一定身处巴黎;

乘坐在贡多拉上,你一定是荡漾在威尼斯的水道上。

海上女神威尼斯

贡多拉是威尼斯人的重要交通工具,它的形制十分严格,1562年威尼斯元老院曾经为此颁布政令。贡多拉长11米、宽1.7米,两头翘起成月牙形。钩形竖立的船头可以方便地探测桥洞的高度,船尖带有六个钢齿的铜饰代表威尼斯的六个行政区。船身采用不对称设计,因而停泊时船身向右倾斜,这使它在航行时可以抵消站在左侧船夫的体重,使船能笔直前进。它完全用手工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要花费8种不同材质的280多块木料,用漆涂7遍。

每年九月的第一个周日,威尼斯人在大运河上举行传统的贡多拉划船比赛,热闹的场面不亚于中国的龙舟赛。

乘坐贡多拉划行在城中的水巷,你会不知不觉地走进威尼斯人的生活,去体味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观察世界的视角。

登上斯拉沃尼亚人码头,就回到了圣马可广场。现在可以去参观威尼斯的“太庙”圣马可大教堂,还可以走进总督宫金碧辉煌的元老院大厅,去旁听威尼斯贵族共和国的民主议政。

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宗教纪念性建筑的象征,也是威尼斯政治权力的象征。最早是作为总督的礼拜堂营造,直至十九世纪才获得主教堂的地位。

圣马可教堂为希腊十字形三殿式结构,五个拜占庭风格的圆顶赋予它东方建筑的神韵。教堂纵深77米,左右耳堂共63米,中央圆顶高43米,内高28米。

海上女神威尼斯

圣马可大教堂内庭

圣马可教堂的正面外立面有五个拱门,每个门洞上方都刻有圣经故事中的一个场面。中央门洞上方是巨幅镶嵌画《最后的审判》。

海上女神威尼斯

在主洞门上方立有四匹青铜马雕像,这是1204年威尼斯总督当多洛从君士坦丁堡掠来的,是公元前四世纪利西普斯的作品。1798年拿破仑曾把它们运到巴黎,1815年在奥地利的干预下这四匹铜马又回到了威尼斯。现在这四匹铜马的真品存放在教堂中的圣马可宝库里,在教堂门洞上的是它的复制品。

在教堂主殿的两边有许多不同时期建造的礼拜堂,它们型制各异有新古典主义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其用材之考究,建造之精致,堪比世界著名教堂之一的米兰大教堂。教堂内雕塑和镶嵌画的画稿均出自名家之手,包括皮埃特罗·维奇亚、萨尔维亚蒂和提香。

总督宫最早的建筑可追溯到九世纪初,在十一世纪和十四世纪分别进行过重要的扩建和重建,至十六世纪才逐渐形成今天的规模。可以想象,为了抵御来自海上的入侵,这座建筑与其说是一座宫殿,倒不如说是一座坚固的城堡,它配备了瞭望塔和防御工事。

海上女神威尼斯

总督宫的下部比较镂空,而上部则比较平实,在它的二层柱廊以上就是二楼。二楼是一些大厅,以硕大的尖拱形大窗采光。这里有著名的三巨头厅、四门阶梯厅、学院大厅和元老院大厅。

海上女神威尼斯

元老院大厅

总督宫的大厅以其丰富的壁画而著称,其中不乏意大利著名画家保罗·维罗内塞、丁托雷托、维托雷·卡尔巴乔、提香的作品。

海上女神威尼斯

劫持欧罗巴

总督宫有脍炙人口的两座阶梯;一座是1538年由桑索维诺设计、建造的金楼梯,楼梯的雕塑以金箔装饰,总督参加正式仪式都要从这段楼梯上走过。

另一座就是通往内庭并同样因桑索维诺雕刻的两尊巨人雕像而闻名的“巨人阶梯”,阶梯的左边是战神玛尔斯,右边是海神奈托诺。

海上女神威尼斯

巨人阶梯

威尼斯贵族共和国始建于公元687年,于1797年为拿破仑·波拿巴所破。其政府体制由公爵的王权,参议院的贵族政治和大议会的民主政治混合而成,而真正的权力操控在威尼斯大议会。威尼斯贵族共和国的重要事项都要经过大议会的民主评议,最后由议员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平民不能参政,但其他都是自由的。贵族进入参议院或选入大议会就必须放弃一切私利。共和国有一项规定:为国家在战争中牺牲,在贵族那是光荣的职责,而平民则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使家人的生活得到保障。

它的制度原则是:有权者无利,有利者无权。不知道贵族共和国的这条原则是否适用于人民共和国呢?

这次去威尼斯,最明智的决定就是选择在威尼斯城中住宿,虽然200欧元一晚的费用不菲,但还是很值得。因为你可以避开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那潮水般的游客。

每天的清晨或傍晚,你可以跨过那些宁静的小桥,安详地在城中的街巷里散步,你可以从容地观赏威尼斯古老的建筑和到处可以发现的精美雕塑。

威尼斯共和国已经逝去,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我离开威尼斯的时候,心中依然流淌着拜伦的诗句……

           “千年的岁月用阴暗的翅膀将我围抱,

             垂死的荣誉还在向着久远的过去微笑。

             记得当年多少个番邦远远地仰望,

             插翅雄狮之国的许多大理石的高房;

             威尼斯庄严地坐镇在一百个岛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