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1-2013投资反思录投资基本问题杂谈 |
分类: 十年投资记录 |
一、什么是投资?投资是一种在系统论指导下,以价值为准绳,在安全基础上追求稳健、持续盈利的资产平衡艺术。复利与安全是任何投资都走不出的背影。
二、投资者的基本素质:深刻的自我和市场认知、自我反思与批判的精神、保守谨慎的态度、敏锐的风险嗅觉、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惊奇的耐心、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胸、较长较宽的投资视野、战略思维、独立且理性的思考、严密的逻辑、科学的方法。
三、当你想要投资某个东西时,你一定要去寻找一些反面的东西来平衡它,这样你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
四、投资是一个系统,投资不能过于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投资的过程就是系统内部不断不断动态平衡的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投资系统可分为:投资系统与外部环境(空间:世界、中国;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投资系统内部构造、投资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下面重点论述投资系统的内部构造及其相互关系。
(一)从认知——态度——策略的角度而言,(sosme老师)投资系统应包括认知系统、态度系统和策略系统。
首先是深刻的认知,包括自我认知与市场认知,自我认知的关键将成功归于运气,将失败归于能力,多阅读、多走走、多交流,多思考,视野开阔、心态开放、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市场认知的关键包括(1)市场是随性性的不确定的,投资者一
旦进入这个市场,基本上我们就很难把握自己命运,我们的命运已经交给市场了。短期的(1-3年)的成功可能更多的是运气,长期的(10年)可能能力的成分多一些。市场随机性使我们认识到:市场是池塘,投资者是鸭子,随着市场的水位上下起伏,但是我们有两个地方可以扑打一下我们的翅膀,第一个就是在资产价格变动不平衡的时候,我们通过再平衡的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股票和债券之间进行调整。第二个可以扑打翅膀的地方就是我们进行再平衡的过程中,我们稍微在逆向的方向走远一点就是动态再平衡,实际上这个动态的再平衡就是调整配置结构。(2)市场进入没有没有壁垒,市场竞争
非常激烈,投资者想赚钱非常困难;应对策略:降低预期、保守谨慎、不断学习、提升技能;(3)从长期来看,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8%—10%左右,而且
75%的人达不到,市场赚钱非常难,应对策略:降低预期、保守谨慎、不断学习、提升技能。(4)市场是非常残酷的,投资者一定对极端风险抱有敬畏之心,对待每一次投资都要有归零的心态,每一次投资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面临着众多不为人知的考验,险滩暗流多但不可知。(5)形成看待市场的双向思维,下跌—上涨、风险—收益、防御—进攻;
其次是保守谨慎的态度,强烈的价格意识。安全边际 首先是一个保守谨慎的态度,一个心态问题;其次才是一种带有科学意味的计量估值技术;最后,安全空间的含义是价格意识。我们做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对我们建立的价格控制好,一定要低成本的介入。两个因素:一是你建立一个价格,二是你建立一个份额,决定了你在这只股票上的最终回报。所谓的回报不是来源于公司伟不伟大,是来源于你的投资成本。投资成功的两个因素,一是价格成本意识,要等有时候要等几年,有时候等不到,没关系!至少我们没输钱;二是公司一定要有成长性。
最后是投资策略:动态再平衡策略。 (1)需要跨越牛熊的长周期视野,任何时候,它都不是最优的策略,但是返过来看,它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不是最差的策略。它是一套平衡、跨周期的长期策略;(2)应对市场随机性,在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建立相对的确定性。(3)所谓动态,即是在资产调整的时候会加入一些逆向放大的效应。但是我不建议对市场没有长期实践经历的人采取这种策略。因为这种策略在使用的时候如果不大,他的效果可能还不如再平衡的策略。
(二) 从风险——收益的角度而言,投资内部系统由风险管理系统和收益实现系统构成。
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由人性风险、信息—决策风险、企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极端风险,其外在表现而言都是投资标的价格下降,投资出现亏损。这就要求投资者: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或纪律,建立相对理性的个性,面对投资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进而拥有一个保守谨慎的态度,为自己的决策留有余地;二要甄别信息,用经过逻辑思考的信息去服务于决策;三要对投资标的的经营和财务风险有一个较深的理解,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寻找风险对冲的手段(低价形成的静态安全边际、成长形成的动态安全边际);四要利用现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特点,应对市场风险;五要对极端风险抱有敬畏之心,绝不使用杠杆、绝不做空、绝不满仓,只是无限接近。
投资者实现的收益由分红型收益、价值回归型收益、成长型收益、动态平衡收益、趋势收益(市场溢价收益)。
(三)从价值——价格的角度而言,投资内部系统由价值评估系统和价格等待系统构成。
投资者价值评估的要点: ①企业从事的是什么样的生意?该生意是如何创造现金流的?该生意竞争状况如何?过去怎样?现在怎样?未来怎样?经营生意的人怎么样——具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技术、管理、战略)?②资源有多少——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资源,投资标的所从事的生意所需要的最核心资源是什么?公司运营资源的水平怎么样?(毛利率、净利率、ROE)。③价值多少——价值是什么(静态资产价值、动态成长价值)?投资标的的价值多少(定性:市场状况、人气指数、极度悲观、危机丑闻、历史走势、未来发展;定量:PB\PE\PEG\DFC\分红率\成长空间\成长路径\成长保证\增长率;其他:大股东增持价、公司回购价、定向增发价、近期最低价、技术判定价、股权激励行权价、配股价等)。
投资者的价格等待系统: ①深刻的认知、保守谨慎的态度、理性的思考、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惊奇的耐心;②主动灵活的资金管理,包括存量资金与流量资金;③建立与价值深度、风险浅层、研究广度正相关的分批建仓策
(四)
从防御——进攻的角度而言,投资内部系统的投资组合应有以下标的组成:
一是现金,投资者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概念:现金不仅是资本,而且还是投资资产的一种,衡量其价值的指标有二:一是同等货币购买标的物的数量,当标的物价格下跌,它能购买更多,多出的部分就是其增值的部分;
二是其产生的货币性收益如逆回购的利息或货币资金利息等;在其他投资组合资产风险——收益比、价值—价格比不合适时,现金所给与的微小等为正的收益,远胜于亏损。这种资产对投资组合的最大价值——使投资组合保持主动性和灵活性,下跌时缓冲损失,是投资组合防御功能的最大承载者;
二是债券或债券型基金(必须极具投资价值如深度折价)。短期而言,债券能为投资组合带来流量现金,并且保证本金安全。但也有两个缺点: ①它限制盈利;②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对其有巨大的侵蚀力。
三是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具有保本股票的称谓,一是债性,为投资者提供本金保护和微薄的收益;二是股性,当标的股票上涨时,其呈现出进攻性,但一般限制涨幅;它是防御—进攻投资组合的中性产品,是非常好的投资品;
四是股票或股票型基金(必须极具投资价值)。可从三个角度看,从行业属性看,防御性行业、增长性行业和周期性行业;从行业生命周期看,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从价值属性角度看;
首先是分红型的股票( 4%以上)——林地。其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静态看价值稳定,在价格上不能有大幅下跌的可能,否则分红就失去了意义;二是动态看投资标的行业具有均衡竞争的特征(产能不能过剩),具有良好的经营前景,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大起大落,最好有一定的成长性;三是股票本身能产生持续的现金流,即标的是典型的现金奶牛;四是公司具有较强的货币资金实力;五是管理层具有较强的股东意识,分红回报积极。分红型股票也可被称为“俾斯麦资产”即在保值的基础上能产生增值收益的林地资产,它比债券好的地方是具有保值作用,对抗通货膨胀的能力相对较强,但本金稳定性短期看较差。
其次是价值型股票——弹簧。静态价值大,有限资产——净资产、货币资产、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以静态价值 4-5折的价格买入。一般是危机出现、周期拐点、困境反转。
再次是成长型股票——小数。动态价值大,成长空间 +成长路径+成长保证。
这三种类型股票也可能重合在一起,最强组合:分红 +价值+成长、其次,价值+成长;不过分红和成长,从企业的角度而言,是矛盾的。一般是大趋势、隐形冠军。
(五)从研究——决策的角度而言,投资内部系统应有研究研究系统与决策系统构成。投资研究系统应该包括十个部分 :一是标的粗选选系统;二是信息收集系统;三是信息分析系统;四是形成初步结论;五是结论反面论证,否定之否定;六是交流碰撞;七是锤炼观点;八是多元反思;九是得出结论;十是留有余地。
投资决策系统应该包括五个部分 ::一是建立与价值深度、风险浅层、研究广度正相关的分批建仓策;二是持续跟踪检验;三是动态调整(知错就改+坚定加仓);四是反思总结;五是不断构建完善投资策略。
五、投资的其他理解
1. 投资要在投资者所构建的投资理念下进行,投资者的投资理念:
一要包含投资最朴素的真理:复利与安全。无论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正复利对其有巨大的增值作用;而负复利对其有巨大的杀伤作用;
二要理解风险,从内心真正认同投资是风险经营的艺术,要明白一个相对的道理:收益是风险控制的自然产品;
三要适合自己的性格、年龄等自我特征。
2. 投资有四个要素构成:投资者、投资投入、投资标的与投资结果。
( 1)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因此,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投资者对此应有深刻认识,要为自己的判断错误的可能性留下腾挪空间,不可走极端。这也要求投资者在做决策时应该秉持一个保守谨慎的态度,对自己的投资标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因素:反面—正面、风险—收益、价值—价格、下跌—上涨、别气——自己、外因—内因;总之一句话:多算多胜,少算少胜。
( 2)投资投入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第一,投资要投入资本,资本是投资最为核心的因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一个投资者要应该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本金;第二,投资要投入尽力,比如学习知识的精力、收集分析信息的精力、研究投资标的的精力,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预要取得投资成功,投资者要先武装自己的头脑,想在哪一个行业取得成功,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是必备要求;第三,投资要投入时间,时间是最缺的资源。
( 3)投资标的的选择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任何投资最后都要落脚在一个投资载体上,投资载体的选择事关投资的成败,投资者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充分地研究投资的标的,一般落脚在三个方面:
① 生意是什么——投资标的是如何创造现金流的?过去怎样?现在怎样?未来怎样?经营生意的人怎么样——具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技术、管理、战略).
② 资源有多少——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资源,投资标的所从事的生意所需要的最核心资源是什么?公司运营资源的水平怎么样?(毛利率、净利率、ROE)
③ 价值多少——投资标的的价值多少?投资它面临什么风险?对从投资风险的的手段有哪些?
( 4)投资结果是投资最后呈现出的实际状态。投资结果有两大类:
一是失败。投资失败是人们经常遇到的情形,具有较强的从失败中特别是别人失败中汲取错误的内在动力,是优秀投资者的必备因素。面对失败,投资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投资决策的思维过程,反思自己的思维盲点,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决策体系,对于投资而言,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次错误将人完全击倒。投资者应永记: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
二是成功。成功对人是具有麻痹作用的,成功能让投资者将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忽视掉,其实风险是不以投资是否成功而转移的,投资成功只是风险为呈现而以。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应该将成功更多的归功于运气,而将失败归功于自己能力不足、决策失误,在这种心态下,投资者才能更好地将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 投资结果的两面性高速我们:凡事要多往坏处想,规避失败迎来的就是成功。
3. 投资需要粗选细研。研究与判断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投资首先要有研究的心态,研究内容具体包括投资的一般规律、投资的知识系统,最为常见的是投资标的的研究;其次,投资标的一要粗选,这要求投资者对投资有一个较宽的投资视野,不要把自己的局限在某一个圈子中,但选择应有一些简单的过滤指标,定量的如PB\PE\分红率;定性的如邓普顿的极端悲观策略或社会发展大势等;二要对标的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决策建立在详尽事实与数据分析的理性至上,避免感性行事。具体包括收集资料——初步判断——否定之否定——锤炼观点——交流碰撞——多元反思——得出结论——留有余地——跟踪检验——动态调整——反思总结。
二、投资者的基本素质:深刻的自我和市场认知、自我反思与批判的精神、保守谨慎的态度、敏锐的风险嗅觉、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惊奇的耐心、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胸、较长较宽的投资视野、战略思维、独立且理性的思考、严密的逻辑、科学的方法。
三、当你想要投资某个东西时,你一定要去寻找一些反面的东西来平衡它,这样你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
四、投资是一个系统,投资不能过于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投资的过程就是系统内部不断不断动态平衡的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投资系统可分为:投资系统与外部环境(空间:世界、中国;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投资系统内部构造、投资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下面重点论述投资系统的内部构造及其相互关系。
五、投资的其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