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元怿墓与假司马懿坟
(2013-01-19 08:42:24)
标签:
元怿墓志司马懿元乂胡太后瀍河 |
分类: 行走中原 |
位于洛阳老城北2公里处的元怿墓,其上有冢,高约15米,直径约30米。此墓过去讹传为“司马懿坟”,直到1948年元怿墓志从墓中盗出,人们才知道此墓墓主为北魏元怿。该墓志不仅记载了元怿的生平事迹、世袭爵位、卒葬年代和地点等,还间接地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百态。因此说,该志对补书证史有着特别的意义。那么,元怿墓被当作司马懿坟讹传200多年,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清乾隆年间,洛阳有个知县叫龚松林,其人对司马懿非常崇拜。为了在洛阳寻找司马懿的坟墓,他着实忙活了好一阵子,最终认定——老城以北、瀍河西岸的青菜冢就是司马懿的墓。自此之后,龚松林屡屡到这里祭拜、凭吊。经知县大人的宣传、推介,之后各地的文人、学者,百姓、游客纷至沓来,在土冢前凭吊怀古,抒发对司马懿的种种感慨。不曾想到的是,这个被人凭吊了200多年的“司马懿坟”也引起了盗墓贼的兴趣。1948年,几个盗墓贼凿穿厚厚的黄土,本希望从这个大墓中发一笔横财,谁知竟无意中更正了一个历史错误。他们从墓内挖出一方墓志,一看才知,该坟竟是北魏清河王元怿之墓。
北魏《元怿墓志》全称《魏故使持节侍中假黄钺太师丞相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太尉公清河文献王墓志铭》。孝昌元年十一月二十日立。墓志高95厘米,宽99厘米,正书,32行,每行32字。墓志书法颇佳,为魏碑书法的精品。1961年由洛阳博物馆收藏,现存该馆内。
据史料记载,元怿作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北魏孝文帝的第四子,被封为清河王。其人不仅熟读经史,文采出众,而且头脑敏捷,善于决断,在当时有很高的威望。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风度翩翩、儒雅俊朗的美男子。岂料正是他出众的才貌给他带来了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