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疆大吏端方强买《刘熊碑》

(2011-12-02 22:23:05)
标签:

《刘熊碑》

郦道元

赵明诚

洪适

端方

分类: 行走中原

提起端方,在清末的收藏界可谓大大的有名。而百度介绍的则相对简单,仅有“端方(1861年~1911年)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满州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陶斋,谥忠敏。光绪八年举人,入赀为员外郎,历督湖广、两江、闽浙,宣统元年调直隶总督,旋坐事劾罢,宣统元年起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入川镇压保路运动,为起义新军所杀。有《陶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语。

端方从政之余,多年醉心于古玩收藏,是中国著名的收藏家之一,而且同古玩界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出洋考察期间,他曾收集多件古埃及文物,是近代中国收藏外国文物的第一人。端方死于四川后,其子弟因贫困,在1924年将其最著名的收藏——一套商朝青铜器以约20万两白银的价格出卖给美国人福开森。眼下,该套青铜器仍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

有关端方的收藏趣闻较多,比如强买《刘熊碑》碑帖的故事就很有趣。话说端方为了收集碑帖,无所不用其极。只要是他看中了的珍稀碑帖,他总要想方设法,志在必得。晚清著名作家刘鹗也是一位金石家,当他收到一珍本《刘熊碑》后,秘不示人。端方知道刘鹗有此本后,先是派人去借阅。刘鹗怕有去无归,干脆不承认自己有此拓本。端方哪肯罢休,便许以高官厚禄,要刘鹗将《刘熊碑》拓本转卖给他。刘鹗面对利诱仍不动心,仍坚持说没有得到过《刘熊碑》拓本。这一下把端大人惹火了,于是,加刘鹗以“通洋”之罪,强夺之。后来端方将此拓本以银万元卖给了衡永。如今,这个拓本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端方强买《刘熊碑》一事,端方虽说有些不太仗义,但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出端方对碑帖,尤其是名碑帖的一片痴心。

编者注:《刘熊碑》全称《汉酸枣令刘熊碑》,又名又称《酸枣令刘孟阳碑》。立碑年月不明,但为东汉刻碑则无疑异。有人考证为东汉孝和帝刘肇与孝安帝刘佑时所立。字迹近《史晨碑》、《曹全碑》,极为遒丽流美,惜漫漶处较多。

此碑早年遗失,1915年顾燮光在河南省延津县城内学宫访得该碑残石一块,现存该县文化馆里。残碑长0.65、宽0.43、厚0.25米,因曾被用作捶布石,正面文字全毁,仅存背面40余字。顾燮光得石后,著有《汉刘熊碑考》一书,介绍了碑石情况,并详细记录了历代书家对此碑的考证文字和与顾燮光同代数十人的题跋。

碑主人刘熊,字孟阳,广陵(今江苏扬州)海西人,系东汉光武帝刘秀之玄孙,曾做过酸枣县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酸枣城(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北十五里)有县令《刘孟阳碑》”,是关于《刘熊碑))最早记载。此后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相继对此碑有所著录。碑文隶书,无撰书人姓名,碑阴刻有捐钱立碑人的官职、姓名和每从所捐款数。碑侧有宋代人的跋语。南宋洪适在《隶释》中载有全文,共670字,缺43字。

从《隶释》所录全文来看,碑刻内容主要是简述刘熊的生平,如“君讳熊,字孟画,广陵海西人也。光武帝皇之玄、广陵王之孙”等,同时对刘熊的政绩也大加称颂。如“口口为正,以卒为更。憨念蒸民,劳苦不均,为作正弹,指设门更。富者不独逸乐,贫者不独顺四时。积和感蜡,岁为丰攘。赋税不烦,实我刘父。吏民爱若慈父,畏若神明”等。

此碑书法,结构严密,笔画雄健有力。清翁方纲评价其书法遒逸,超过“华山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碑与帖的异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