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鬼吹灯盗墓杂谈 |
分类: 收藏趣事 |
民间传说,每个人生来身上便有三盏凡人看不到的灯,一盏在头顶上,两盏在肩膀上,这三盏灯点明的是人身上的阳火。人处在夜深人静的荒郊野外时,如果有人叫他的名字,那么千万不能应声,也不要东张西望。叫名字的也许不是人,而是漂泊野鬼,来招路人的魂魄,人身上亮着三盏有阳气的灯,就能够震慑野鬼,可一旦身上的三盏类灭了,野鬼便没有了忌惮,然后会毫不犹豫地将路人的魂魄勾走,是谓“鬼吹灯”。
当然,这仅仅是传说中的无稽之谈,相信很少会有人信以为真。那么,“鬼吹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鬼魂存在,何以会出现“鬼吹灯”现象?“鬼吹灯”究竟是盗墓者的恐惧心理作崇,还是另有隐情?其实,“鬼吹灯”只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
在古代,灯一般以松油为原料,挖墓时盗墓者一般都会用其照明(也有的会用蜡烛),无论是油灯还是蜡烛,都是利用火来起到照明作用。众所周知,物体燃烧的必备条件就是可燃物、达到燃点的温度以及氧气。古墓深埋地下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严丝合缝,密不透风,空气自然无法流通,而一般的小型墓葬都要埋藏在地下一两米处,大型贵族墓往往深入地表可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在这样一个密不通风的地方,显然缺少氧气。盗墓者开启尘封的古墓,只是在墓顶开凿一个仅容身体穿过的小洞,短时间内进入墓葬的空气有限。因此,墓葬中缺氧是普遍的现象。所以,当盗墓者将灯放入墓葬的某一角落时,灯很快就因墓室内氧气不足而熄灭,这便是被后人传得诡谲无比的“鬼吹灯”现象。
一旦出现“鬼吹灯”,盗墓者必须尽快离开墓葬,这并非是鬼魂阻挠,而是墓中缺氧,人长时间停留在缺氧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危险的。这便是那些无视“鬼吹灯”继续盗墓者们命丧黄泉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