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玩收藏的必要准备

(2011-03-08 10:00:13)
标签:

掌眼

拣漏

收藏妙处与君说

艺术品投资

走眼

分类: 感悟收藏

既然人们在收藏过程中不仅能得到乐趣,而且能实现财富增值,那么,从事古玩收藏对于既有钱又有闲的人来说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在涉足收藏之初,需要做哪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呢?

第一,我们要懂得古玩的真谛在于玩。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心态和时间。只有良好的心态加上充足的时间才能换得金钱。用不急不躁的心态,去品赏历史,欣赏艺术,提高修养,这一切都是急不得的。因此我们认为,收藏时应该把知识和时间当朋友,把盲目和冲动当敌人,这样就会在收藏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或者说事半功倍。

第二,我们要知道人们对古玩的热爱,归根结底是对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崇拜。涉足古玩收藏,就是要求人们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从而不断掌握经验或者说练就眼力的过程。至于如何认识收藏,我们认为端正收藏态度,学习收藏文化,掌握收藏技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正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对初涉收藏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其一是多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决定了有志于在收藏领域一展身手的人,必须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因而首先必须学习中国历史知识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关系与各朝代的先后顺序。如果你对朝代名称都一无所知,连哪个朝代在前、哪个时代在后,都一知半解,显然无法进行有效地收藏。其次是要认真学习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等,明了古玩与文物的区别。搞清楚哪些藏品个人不能收藏,哪些是国家禁止出口、出售或赠送给外国人的,从而提高收藏者的法律意识,做到始终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收藏。再次要认真学习收藏鉴别真伪及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从而科学地进行收藏。

其二是多请教。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多交朋友,尤其要多交那些人品佳、专业技能精的人。有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前提是这个“君”必须是称之无愧的。多和藏友交流鉴赏心得,学习鉴赏技巧,传递藏品信息,探讨相关问题,以提高对藏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认识和对其经济价值的了解,以期使收藏活动能够更广泛、深入、有效地展开。

其三是多“练眼”。理论知识是指导实践的基础,然而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必须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使书本知识真正成为辨别真伪的实战能力。初入收藏品市场,不能按图索骥,急于求成,更不能自以为是,心热性急。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知识缺乏、眼力不足又无行家“掌眼”的情况下期望一下子收到很多高档精品,贸然行事,注定会“走眼”损财的。要知道,市场上的赝品多如牛毛,稍一疏忽便可能后悔莫及。所以,以多看多问少买或不买为好,有条件的可请藏界经验丰富的朋友为你“掌眼”。即使自己能够独立鉴别,一旦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高档或高价藏品,还是要请行家里手帮助指导的,目的是尽量少在市场上缴学费。

其四是多了解。不论何种收藏都必须了解市场行情,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藏品价格。由于不同的藏品有着不同的成交方式,因此,藏品的行情自然会有起伏,即使同一个藏品在拍卖会、收藏品市场或者街头巷尾的地摊上,其成交价格也是有较大差别的。因此,必须到相关的交易场所进行调查,了解信息,掌握行情。如条件允许,还要多参加相关的交流会、联谊会,及时关注金融动态,综合各种信息,反复进行比较,以期得出评判自己藏品应有价值的正确结论。

其五是多考证。就是指通过反复熟悉、揣摩藏品,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藏品风格入手,悟出其中要旨,总结出其内在规律来。通过考证鉴定,可以积累经验,弥补不足,形成追求最高“眼力”的储备,使收藏者达到融会贯通的较高境界。因此,多考证,不仅是一个不断进取的求知过程,而且能够不断提高收藏者的兴趣和鉴别能力。除此之外,还必须做到“四勤”(即眼勤、脑勤、嘴勤、脚勤)和“四心”(即专心、细心、耐心、恒心)相统一。总之,读书求教的过程就是收藏者长知识、锐“眼力”的过程。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鉴别能力,才能不断地辨假识真,才有望不断地“拣漏”。

由此可见,收藏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实践经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能把收藏搞出名堂的,一定得是在这方面下过功夫且相当有财力的人。比如收藏陶瓷,你就必须得懂中国历史,懂当时的社会背景,懂艺术,甚至于懂美学,懂宗教,懂陶瓷烧造的技术方法、成分结构等。如果你执意要玩陶瓷,除了和朋友之间交流,或者经常到博物馆参观外,你不妨先从一块块有些历史年份的小瓷片玩起,因为瓷片还是相对比较好找的(当然现在不如以前了,以前更是好找)。瓷片标本可以说是最经济的教具,通过把玩它,你完全可以把玩出古代陶瓷的感觉和真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购买藏品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极其重要的。它要求我们:

一不要轻信花言巧语。在收藏过程中,人们常会遇到大多数卖主喜欢夸夸其谈,无中生有,胡乱编造藏品的来历,甚至瞎编曲折迂回的故事。什么家藏祖传、名人遗物、何时何地出土等,说得煞有介事,或大肆吹嘘自己的鉴别水平如何精深,该藏品又请哪位大收藏家考证过云云,讲得天花乱坠。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卖主的目的无非是想引你心动,对他深信不疑,好让你掏钱买假货。所以,不能被卖主们的夸夸其谈所诱惑,更不能被其美妙动听的故事所迷惑。经验告诉我们,有故事者往往十有八九是赝品。

二不要对他人的盛情推介掉以轻心。有些卖主十分热心地向你介绍藏品,又非常热情地向你兜售,甚至将藏品送上门来。须知过分热情必有所图,这时你要对其所兜售之物的可靠性、真实性抱有警惕。此外,要特别注意防止售假者请名人、朋友、熟人作“托儿”前来售货。

三不要轻率行事。当寻找到一件藏品时,不要一见到物品就喜形于色,或言行失态地流露出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一旦被卖主窥透和探出你的表情和心态,那他一定会乘机抬价,使你难以用低价购得。

四不要操之过急。卖主们往往把目光专门瞄准那些性情急躁的人,如果你饥不择食,急于求成,不但花了冤枉钱,还可能被卖主耻笑。所以要耐着性子,不急不躁。此外不要贪图便宜,俗话说的“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当遇见一件藏品时,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喜怒不形于色。

选购藏品要立足于“四性”即真实性、独特性、完整性、稀缺性,在确保“四性”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四性”的统一。真实性要求对藏品的选择,首先要考虑藏品是否是真品。由于收藏品市场上的仿品、伪品、赝品一无收藏价值,二无经济意义。所以,作为收藏者一定要坚持非真不买的思想,坚持购买真品。独特性是指由于收藏品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故应注重收藏品独特的一面,比如具有独特风格、独特工艺、独特造型,注重包含一定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藏品。完整性是由于品相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藏品价值的高低。所以,在选购藏品时,必须注重其品相的完整性,应以无伤、无破、无残的为好。稀缺性是由于“物以稀为贵”,大众的藏品由于存世量多,升值的可能性就小。而流传年代越久的藏品其损坏必然就越多,又加上古玩的不可再生性,故存世量越少的藏品升值的潜力必定越大。切记,藏品不在多,精美为上;物品不在大,完整为好;器物不在古,殊巧则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