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的分类
(2011-02-27 10:53:17)
标签:
注子虎子白明景泰蓝永乐 |
分类: 感悟收藏 |
古玩作为人类文明所特有的文化物质遗产,种类很多,大抵上可分为三类。
其一是古人遗留下来的日用品。这类物品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满足、方便当时的日常生活需要而生产的,注重的是“实用”,因此形制上也许较为粗糙。这类物品大概占当今收藏爱好者现有藏品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比如各种盘子、碗、罐子、壶(古代叫“注子”),甚至包括“夜壶”(古代叫“虎子”)等。这类的物品,我们现在仍旧能不时见到。
其二是古代工艺品。这类东西是在古代文人甚至是在封建帝王的“指导”下,由拥有相当技艺的工匠们制造的,约占现代古玩藏品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景泰蓝”,各种各样的雕漆制品、刺绣作品,当然也包括瓷器和玉器。北宋有名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制品,明代永(永乐)宣(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等也都属于工艺品,因为这类东西强调的主要是制作艰难、工艺繁复,其用途也是为人们的家居生活作装饰。
其三是古代艺术品。比较苛刻地说,这类所谓的艺术品,在古玩的范畴里最多只占约百分之十的比例,因为这种古代艺术品不仅不是普通劳动者创作的,而且也不是一般工匠制做的,而是由历朝历代的文人自己创作的,是一种供文人把玩、供帝王享受的艺术珍品。这些艺术品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实用价值已让位于观赏价值,养眼的成份已远远大于实用的意义。因此,这种艺术品往往最能代表文人的个性,它们的身上往往包含着某种能震撼人们心魄、乃至于激发人们情感的美学基因。这类东西应该说是太少太少了,而且令人难堪的是,在收藏界,有时候就算这类文玩真的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未必就能“认识”到它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