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英
春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6,445
  • 关注人气:6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约星期四

(2022-07-24 14:26:33)
分类: 生活随笔

   历经上海疫情后,上周四我终于走出家门,与好朋友相聚了。原来计划我们四位朋友,其中张老师因故未到,所以只剩下三人:我与漫画家陈明、画家商华。
   说起我们的友谊,还要感谢博友漫画家陈明。是他在2018年我出博客文集时,介绍我认识了画家张卫平老师,和当时还在解放日报就职的商华老师。陈明和商华帮我设计过两本书的封面,从而我们成了好朋友。2021 年初,我们又一年多没见面了。特别是经历了上海之前该死的新冠疫情,想见面、想交流、想相聚的愿望十分迫切。因此虽然上海近日持续高温,但我们一拍即合,相约星期四在浦东世纪汇广场的苏小柳点心店见面。我们从中午十一点多一直边吃边聊到下午三点多,才意犹未尽地分手。
    陈明红光满面没有一点变化;商华戴着N95口罩,每次见面都不空手,经常带着一大卷他的画作请我们分享。那天他带来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我心中多少有点诧异?
    商华急切地向我们叙述了他家在疫情中有惊无险的经历。年近九旬的父母所居住的小区,是疫情初期的重灾区,母亲因下楼取菜而不幸感染,后来老父亲也无以幸免,好在当时还没有开始应收尽收,他的父母在没有被集中隔离的几天后,痊愈转阴,儿女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陈明则有意外的收获。疫情封控期间,热衷于打麻将的太太,不能外出,夫妻俩日夜相守,过起了有规律的相亲相爱的日子,他很留恋。陈明与时俱进,几年前就从博客转移到微信。但他说起博客,说起我们共同认识的博友,仍然如数家珍。他说他特别怀念大博客时代,怀念大家在博客上相互交流,以文会友的深深情谊。
    他转到微信后,几乎每天都发朋友圈,他的朋友圈内容丰富多彩,大多用漫画记录生活。记录外孙女东东,记录猫咪米粒,回忆上海老时光的戏剧、电影,用画笔勾勒出多名惟妙惟肖的演艺界明星;他还用幽黙的漫画对现实生活针砭时弊,疫情期间的“胡思乱想”系列就委婉地抨击了一些社会乱象,表达了百姓的一些心声。他还为自己的朋友圈设立了一些系列专题。比如:“胡思乱想”、“沙张陈话”、“人封笔不封”等,其中“沙张陈话”是他们三位漫画家用自己的姓氏,组成的一个小群,他们一起用漫画记录生活,目前画作已超过千余幅。陈明在我们三人中年龄最长,他清楚商华虽已退休,仍然是与时间赛跑的拼命三郞,经常在夜深人静时作画。因此他以老大哥的口气叮嘱我和商华要切记三点:“一不要太劳累,二不要太操心,三不要搬重物。” 他的殷殷叮嘱,让我很是感动。
    商华在疫情期间,虽已退休,但仍然不忘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他告诉我们,他用画笔为志愿者们留下忙碌的身影,他为在职的同事提供疫情中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迹,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每天记一篇日记,并有些是用毛笔书写,其中配有插图。他们小区因疫情出现较早,前后被封控71天,因而他的日记手稿也有71篇,且每篇都有编号。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在疫情初期,因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忐忑心情;记录了一次他突然发烧,全家担心得要命,当服药后自然退烧,当盼来核酸结果是阴性时,那种解脱和庆幸,真是感觉“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他的71篇日记,是他疫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客观地记录了一段历史,现在看来难能可贵。
    商华见到我们,仿佛打开了倾诉的闸门,滔滔不绝地叙述着他的日常生活,其中指导两位小孙女写字、画画令我印象深刻。即将上小学三年级的大孙女的画已颇有建树,多次被解放日报的编辑征稿,她小小年纪目前的画作已有300多幅。陈明几次打断商华,让他先吃点东西。我则抢占话题叙述了我们楼上邻居感染后,单元邻里间互相关心、相互帮助的感人经历;陈明说起他在家中与女儿、女婿的平等交流,及他们家中的幽默气氛,很令人羡慕。
    当商华打开带来的厚厚的牛皮纸袋,把71天图文并茂的封控日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的感受真是无以言表。当大家面对封控的日子不知何时结束;当许多人心神不宁、不知所措时,而有的人却能如此从容淡定,并把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需要怎样强大的心理定力?这需要怎样的素养和内在的潜质?我为能有陈明和商华这样的朋友骄傲和庆幸,我也在他们面前找到了自己的差距。
   我那天用手机拍下了商华珍贵的日记手稿,我还提议我们与日记手稿一起合影留念。         
   我们的相聚是愉快的,至于那天吃了什么,估计谁也没太在意,而我们的交流,我们之间那种互相的感染和感动,相信每个人都会深植于心,我们的友谊也会更加历久弥新。

相约星期四
我们与商华的日记合影(前排左为画家商华,右为漫画家陈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