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英
春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84
  • 关注人气:6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2020

(2020-12-29 10:32:24)

 

   春去冬来,难忘的2020就要画上句号了。这一年非同寻常,刻骨铭心,不言也罢。还是说说我自己吧!

   2020值得记录的事情很多,但我觉得读书、读文、读人最值得记上一笔。这一年读的书并不多,但林达编著的——《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走进了二战犹太民族遭杀戮、遭劫难的一段历史;让我看到了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对犹太民族的仇恨和赶尽杀绝;同时也让我了解了犹太民族的不屈不挠,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让我看到了普通的犹太家庭、犹太儿童、犹太艺术家等大批浩劫受难者的遭遇和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

   当我合上这本书心中有些疑惑不解:纳粹为何对犹太民族这样仇恨,为什么要置这个民族于死地?一次在家庭饭桌上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上小学的外孙齐齐说因为当时的日尔曼民族想称霸世界,因为犹太民族太优秀了。我想问题哪有这么简单,他只是说出了问题的冰山一角而已。

   随后我看了一些资料,才得知在历史上欧洲人对犹太人就抱有成见是其一,宗教情结是其二,他们认为是犹太人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其三是现实的需要。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国内垄断资产阶级的对外扩张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因而,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另外,居住在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较之于其他民族而言,不仅富有,而且素质较高。面对这样一个民族,希特勒极其党徒们,既感到仇恨又觉得胆怯。在他们心中犹太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他们实现“第三帝国”美梦的严重威胁。因而加剧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

   从史料上的分析来看,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3年的1 月希特勒上台到1938年11 月上演“砸玻璃之夜”丑剧的前夕为止。这一阶段德国纳粹反犹的核心是从限制到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第二阶段:自1938年11月9日的“砸玻璃之夜”至1942年1月20日的“旺湖会议”(也称为万湖会议)为止。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从基本人权上剥夺犹太人作为人的生存权利,形式上完成了对犹太人从财到命、从灵到肉的浩劫的一切准备;第三阶段:自1942年1 月20 日臭名昭著的“旺湖会议”至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使纳粹德国的覆灭为止。“旺湖会议”.后,纳粹德国全面实施了大规模灭绝犹太人的措施。有600万犹太人,在此期间被毒气、枪杀、身体摧残等残忍的手段致死,其中包括未成年的儿童。

   尔后为了更加清楚这段历史,重新在网上观看了1994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这是一部战争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1100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在那段疯狂屠杀犹太人的日子里,他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在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等于拯救了一个世界。

   在此基础上,我写了《信仰与精神同在,自由与美丽并存——读《像自由一样美丽》有感的博文,发在了博客上,引发了许多博友的共鸣。年底听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重新开放,立即在开馆的第一天,前往参观。 走进纪念馆,重温那段历史,既令人悲伤沉重,又让人温馨感动。悲伤沉重的是二战时的纳粹法西斯是那样的没有人性,对待犹太民族是那样的赶尽杀绝,是那样的残忍而十恶不赦;感动的是在那样的危急时刻,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拒绝态度时,敞开胸怀接纳了两万多犹太难民;使在上海的难民近两万人生存了下来,使犹太民族的血脉得以传承。通过参观犹太难民纪念馆,感受了犹太人对这段历史的永远铭记,对中国人民永远感恩的的深情厚意;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民族,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

   在居家防疫的那段日子里,博客也是自己的一个精神寄托。当大部分人都忐忑、焦虑、心烦意乱之时,我发现博友香港知名作家东瑞老师开始了他的“爱在疫情漫延时”系列小小说创作,当时仅仅三周的时间,他已写了11篇。这一系列小小说的灵感,均来自当时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些小小说虽然每篇篇幅不长,但都围绕着爱这一主题,展现了在突发事件面前的人生百态。东瑞老师不愧为获奖无数的知名作家,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能量的价值取向,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因此在这场突发的疫情面前,他灵感突发、文思泉涌就不足为怪。同时他清楚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作为一名作家应该怎样用自己手中的笔,去弘扬真、善、美;去抨击那些受人鄙视的行为;他想告诉惶恐的人们,在这样的突发事件面前,怎样做才对得起在一线抗击病毒的勇士,才能为疫区的病人们加油,才能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自己的微小贡献。

   我在钦佩和感动之余,写了一篇《宅在家中的小小说——读“爱在疫情漫延时”小小说有感》的短文,发在了博客上。到目前为止,东瑞老师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的“爱在疫情漫延时”系列小小说已完成了52篇,相信春暖花开,我们战胜疫情之时,又是东瑞老师作品的一个获奖高峰。

   还是在博客中,我读到了博友张林子容老师《教我如何不想你》的系列文章,一下被他们那荡气回肠、柔情似水的爱情所感动,我突然萌生了一吐为快的欲望,突然想把自己的这些感受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但我清楚文中的两位主人公,不论是学识、阅历及素养,我都不能与他们同日而语,我与张林子容博友没有任何交往,我有能力写他们吗?心中纠结了许久。记得那是早春的一个晚上,我在小区的草坪旁散步,走了一圈又一圈,想要倾诉的欲望始终在心中激荡。我知道写这样的读后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还是下决心听从心灵的呼唤,动笔了。

   我感动文中主人公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同是天涯沦落人;我感动在那样精神禁锢的年代,他们对爱情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我钦佩他们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总是把对方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我更敬佩他们后来在事业上的齐头并进和生活中的举案齐眉。也可能我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感同身受;也可能大多数人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如何;也可能是他们的爱情没有物质利益的权衡;也可能是他们经久不衰的爱情保鲜感动了我。总之很想通过我的文字,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段感天动地的爱情,让当下的年轻人,知道他们的前辈是怎样面对选择的。

   为了写《一首琴瑟之好的爱情绝唱》这篇文章,我看了林老师许多思念丈夫的文章,那一段时间,我始终被他们的爱情感动着,终于用4000多字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给了自己这些感受一个归宿。

   2020,我始终没有离开博客这一亩三分地,尽管发文并不是特别顺畅,但因为在这里,总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总能获得一些珍贵的信息,总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读书、比如对人生的思考、比如面对病痛和日益的衰老、比如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在博友“半亩花田”的文字中,得知了台湾散文家琦君,这是之前没有听说过的一位作家。当我在喜马拉雅找到其作品,听了几篇后,立即被她那独树一帜的思乡情愫,真挚浓烈的思亲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吸引。我几乎把她的精彩文章一网打尽,有的还反复收听。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上海作家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等信息,我也是在博友们的文字中发现并找来阅读的。

   另外在博客中,我发现了一批比我们年轻,文化水平较高,仍然在职的博友,他们的文字把我们这些退休多年的老头、老太带入一个全新的精神层面。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见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对儿女中考、高考的期待和记录,不仅给了我们一些启发,而且仿佛又让自己回到了曾经的岁月。阅读他们的文字,自己受益匪浅,仿佛也年轻了许多。尽管留在博客的人越来越少,但大部分人都比较珍惜这片园地,因为这里很少有浮躁和功利,即使是自说自话,也是心灵的一片安放之地,更何况还能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呢!

   2020即将过去,2021已在向我们招手。衷心希望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希望新的一年,我们每个人都能平安顺遂。祝所有的博友:新年快乐!

 

我的2020

寒潮来袭前,上海严阵以待,为有的树木穿上了冬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