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海跨年踩踏事故,在媒体上,震惊之后,更多是撕心裂肺。
媒体通过采访亲历者,呈现生死之隔的惨状,读起来让人浑身发抖。而这些文字里,其中一句话,让人触动。“谁是医生?”这是大批到场警察拉起人墙后,对旁观群众的疾呼。而在死伤者身边,人虽不少,但只有几个医护人员在抢救;之外,就是几个外国人。
“谁是医生!”可以想象,在那种情况下,多么需要懂得医护知识,尤其是急救知识的人。但遗憾的是,很多国人既不懂得在拥挤发生的那一刻该如何保护自己,更不懂得一旦遇到伤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又该怎么援手。是的,我们没有全民急救的专门教育。也正因此,一个亲历者在事后感慨全民急救培训的重要性。
的确,懂得急救知识,或许一辈子用不上;但一旦用上,那是一辈子!因为,一个生命可能因此挽回。
有人说评价,上海跨年踩踏事故说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社会治安管理水平,不过仍旧像印度。要知道,相对于印度,中国人有着内心的优越感。可遇到踩踏悲剧,竟然也如此乏力。尤其是,发生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更让人唏嘘。
这一悲剧,当然是人祸。但至今,除了领导的批示、重视之外,在管理层面,死了这么多人,竟然没有官员引咎辞职。中国的官员缺少罪感文化,也缺少耻感文化。耻感,更多是一种口头表达;而根子上是一种赖皮文化。尽管有责任,但仍旧赖在那里,实在赖不掉了,也要等到被问责,而很少自动走人的。这一点,在上海踩踏事故上,依旧明显。
可事实上,媒体呈现撕心裂肺的场景,不是为了赚取同情,更是反思。这个反思,除了谁是医生,如何自救和急救之外,还有就是对官员的拷问,只是,他们的脸皮太厚了,拷不出红印来。
前一篇:“尿歪罚款”不乏正能量
后一篇:201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