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书画家白蕉先生作品欣赏

标签:
书画欣赏 |
白蕉 (1907-1969)
行书十言联
纸本镜心, 1941年作。
释文:
枕簟清凉时唤北窗高卧,
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樽。
款识:辛巳(1941年)初夏,云间白蕉。
钤印:白蕉、复翁、云间
【注】“唤”与“笑”草体字形相近,须仔细分辨。
上联“枕簟清凉时唤北窗高卧”出处:
宋代词人方千里《满路花·莺飞翠柳摇》
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
班班红杏子,交榴火。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里。山色遥供座。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
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
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今吾非故我。
那日尊前,只今问有谁呵。
下联“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樽”出处:
宋代词人叶梦得《念奴娇(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故山渐近,念渊明归意,翛然谁论。
归去来兮秋已老,松菊三径犹存。
稚子欢迎,飘飘风袂,依约旧衡门。
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尊。
惆怅萍梗无根,天涯行已遍,空负田园。
去矣何之窗户小,容膝聊倚南轩。
倦鸟知还,晚云遥映,山气欲黄昏。
此还真意,故应欲辨忘言。
白蕉
(1907-1969),本姓何,名法治,又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后改名换姓为白蕉,别署云间居士、济庐复生、复翁、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上海金山(古称云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晚年命运多舛。白蕉自称诗第一,书第二,画第三。善画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和徐悲鸿、邓散木被称为"艺坛三杰"。曾任上海中国画院
书画师,主编《人文月刊》,著有《云间谈艺录》《济庐诗词稿》《客去录》《书法十讲》《书法学习讲话》等。
上海书画界白蕉先生轶事之一
白蕉的书法造诣之高大概是没有疑义的。1938年,白蕉与邓散木、唐云、若瓢、马公愚及来楚生等书画家举办了为抗战募捐的“杯水书画展”,有报纸即评论说白蕉的书法“于二王功力最深,当代一人”,自此蜚声海上,影响日见漫延。作为漫延的结果,近年来全国的书法界兴起了“白蕉热”。试举一例:2006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十本一套的《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白蕉、吴昌硕、沈曾植、沈尹默、潘伯鹰、王蘧常、弘一、来楚生、谢稚柳、陆俨少人各一本,每本都有独立的书号和定价,读者可以按照定价购买其中的一本或几本,然而白蕉除外,要买白蕉那本的就必须买整套的,私下购求,则白蕉一本的价格只比十本一套的价格略低一点,可见白蕉书法是很拿人的。
释文:
非凡流。
朅来故应责汝头,煮字遂与时为仇。【朅来,盍来】
皮宽骨痠摇两脚,炯炯光射双吟眸。【痠,酸】
余家老子醉不死,日日樽中生阳秋。
长言突梯洛纸贵,笑倒云间聊駈愁。【駈,驱】
试赠其三。惜汝如金墨
庚寅(1950年)三月,以生儿胎发笔试墨,书旧作古体诗一十六首,为孝天贤友方家。
线上人白蕉 钤印:江左白蕉之印。
【注】
1,“煮字”的出处:宋人董嗣杲〈秋凉怀归〉诗:少年偶负投机愧,今日徒工煮字劳。
2,元人黄庚有诗云:“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 旧时读书人对生计难保的自嘲或揶揄。
3,皮宽骨痠摇两脚:一副生病的模样。
4,突梯:圆滑的样子。
下图为白蕉先生所画兰草:
款识:
读书太多君始休,麤记姓名君当侯。(麤,粗)
不然为利富可求,粗腰大腹非凡流。
朅来故应责汝头,煮字遂与时为仇。
皮宽骨痠摇两脚,炯炯光射双吟眸。
余家老子醉不死,日日樽中生阳秋。
长言突梯洛纸贵,笑倒云间聊駈愁。
云间写兰得此帧,谓当奉空我兄,即题往年试赠空兄诗。室人(夫人)笑曰,写兰也,何得以此诗为题。云间(白蕉)曰,正是不题此诗,更题什么。即记博粲。复翁。
钤印,右上为:懒人(谐音兰人)。右下为:白蕉写兰记、养鼻先生。
据说白蕉早年办展览,在自我介绍中有这样的文字:“当代写‘二王’第一人”。
白蕉,更是现当代书画家里的画兰圣手,自号懒人(谐音兰人)
前一篇:清代诗人画家个道人丁有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