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五龙潭公园“潭西客夜”石刻掌故

标签:
济南文史摭拾 |
癸丑秋冬之际,潭西小筑将成,余栖息其间,明轩襆被就宿。是夜,月色清澈,而风雨之声不绝;盖新出七十三泉也。余有诗一篇,明轩继和阅得。小华闻之,乃作是图。图凡三人,凭几者明轩也;旁坐者余也。斜立者释研虑也。二诗录附左方。
渎井复民记。【癸丑,乾隆五十八年,1793】
五龙潭公园《潭西客夜》石刻,为桂馥弟子郭敏磐《潭西客夜图卷》局部集成的仿制品。在“潭西客夜”四个隶书大字的左边,桂馥落款:小华为明轩作,老菭署。【小华,即郭敏磐,字小华。明轩,陈明轩,桂馥好友,潭西精舍的主建者。桂馥,晚号老菭(苔)】
“潭西客夜”的意思:潭西,五龙潭西边。客夜,桂馥是曲阜人,客居济南之夜,客居之处便是“潭西精舍”。精舍,原本指儒家讲学的学社,后来也指出家人修炼的场所。潭西精舍还类似宾馆,天下文人名士慕名前来相会。
上图释文如下:
癸丑秋冬之际,潭西小筑(潭西精舍)将成,余栖息其间,明轩襆被就宿。是夜,月色清澈,而风雨之声不绝;盖新出七十三泉也。余有诗一篇,明轩继和,阅日小华闻之,乃作是图。图凡三人,凭几者明轩也。旁坐者余也。斜立者释研虑(五龙潭寺庙僧人)也。二诗录附左方。
渎井复民记。【癸丑,乾隆五十八年,1793】
其一
随缘却作募缘人,客里经营栋宇新。
更起茅亭留夜月,斜西水槛隔风尘。
也知此地难终老,可许三年再送春。
兀坐黄昏怀旧约,何吴陆沈戴黄陈。
【注】诗人好友为何梦华、吴有松、陆古愚、沈二香、戴际源、陈明轩。
其一
随缘却作募缘人,客里经营栋宇新。
更起茅亭留夜月,斜西水槛隔风尘。
也知此地难终老,可许三年再送春。
兀坐黄昏怀旧约,何吴陆沈戴黄陈。
【注】诗人好友为何梦华、吴有松、陆古愚、沈二香、戴际源、陈明轩。
其二
草亭开敞砌阶平,浊酒盐齑当落成。
全偕邻家秋树色,同听石窦夜泉声。
逢场喜事真成癖,好处怀人倍有情。
襆被一肩琴作枕,不妨钟鼓隔严城。
草亭开敞砌阶平,浊酒盐齑当落成。
全偕邻家秋树色,同听石窦夜泉声。
逢场喜事真成癖,好处怀人倍有情。
襆被一肩琴作枕,不妨钟鼓隔严城。
上图为图卷局部,释文如下:
癸丑秋冬之际,潭西小筑(潭西精舍)将成,余栖息其间,明轩襆被就宿。是夜,月色清澈,而风雨之声不绝;盖新出七十三泉也。余有诗一篇,明轩继和,阅日小华闻之,乃作是图。图凡三人,凭几者明轩也。旁坐者余也。斜立者释研虑(五龙潭寺庙僧人)也。二诗录附左方。
渎井复民记。【癸丑,乾隆五十八年,1793】
癸丑秋冬之际,潭西小筑(潭西精舍)将成,余栖息其间,明轩襆被就宿。是夜,月色清澈,而风雨之声不绝;盖新出七十三泉也。余有诗一篇,明轩继和,阅日小华闻之,乃作是图。图凡三人,凭几者明轩也。旁坐者余也。斜立者释研虑(五龙潭寺庙僧人)也。二诗录附左方。
渎井复民记。【癸丑,乾隆五十八年,1793】
钤印:冬卉。【桂馥,字冬卉】
桂馥(1736-1805),字冬卉,号未谷,另有雩门、肃然山外史等别号,晚称老苔。山东曲阜人。桂馥是清代杰出的学者,著名的书法大师,毕生专攻隶书,其文笔浑厚苍劲,隶书主要力学《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工整典雅之风格。其少年时代就继承家学,博览典籍,特别精于金石六书之学,曾任山东长山训导。
乾隆五十八年(1793),桂馥伙同友人在济南五龙潭西畔修建潭西精舍,在此结交天下名士。桂馥撰有《潭西精舍记》一文,并隶书镌刻上石,至今镶嵌在五龙潭公园“武中奇书法长廊”的墙壁上,其拓本成为后世书法学习之著名碑帖。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桂馥中进士,嘉庆元年(1796),官云南永平县知县。一生精力,萃于小学,故隶书直接汉人,零篇断楮,直可作两京碑碣观,隶法淳古朴茂也。
济南五龙潭上有先生篆书一联云:‘上荫乔木下输寒泉,坐待禅僧瞑留野客。’乃集《水经注》与白香山语。就一枯木,擘为二片,以指书其上刻之,故较他书尤古茂。
济南千佛山历山院有《历山铭》石刻,清代山东学政阮元撰文,桂馥隶书刻石,至今保存完好。
桂馥另有《说文义证》、《缪篆分韵》、《札朴》、《续三十五举》等著作传世。
乾隆五十八年(1793),桂馥伙同友人在济南五龙潭西畔修建潭西精舍,在此结交天下名士。桂馥撰有《潭西精舍记》一文,并隶书镌刻上石,至今镶嵌在五龙潭公园“武中奇书法长廊”的墙壁上,其拓本成为后世书法学习之著名碑帖。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桂馥中进士,嘉庆元年(1796),官云南永平县知县。一生精力,萃于小学,故隶书直接汉人,零篇断楮,直可作两京碑碣观,隶法淳古朴茂也。
济南五龙潭上有先生篆书一联云:‘上荫乔木下输寒泉,坐待禅僧瞑留野客。’乃集《水经注》与白香山语。就一枯木,擘为二片,以指书其上刻之,故较他书尤古茂。
济南千佛山历山院有《历山铭》石刻,清代山东学政阮元撰文,桂馥隶书刻石,至今保存完好。
桂馥另有《说文义证》、《缪篆分韵》、《札朴》、《续三十五举》等著作传世。
济南五龙潭公园“武中奇书法碑刻长廊”墙壁上镶嵌的《潭西精舍记》石刻,桂馥隶书杰作。笔者拍摄于2013年11月25日。

自清代桂馥之后,书法园地广为流传碑帖《潭西精舍记》。
五龙潭秋日景色,颜山弱柳(摩登姥爷)拍摄。
开篇引出“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秦琼)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
图为清代山东博山知县、河南偃师人武亿,为好友桂馥《潭西精舍记》题跋。
上图,为“潭西客夜”石刻,诸多文人拜访桂馥,诗词唱和。
五龙潭西,得月亭楹联:
图为五龙潭西,桂馥发现的七十三泉。石上刻字“七十三泉”
《 潭西客夜图卷》由前至后写泉水、小桥、人物、山石、草亭、环廊和屋舍等。
说文四家君其一,历下群泉此地三。
山东大学老教授吉常宏先生撰联,济南书协副主席邢增庆书写。
桂馥为古今说文解字四大名家之一。历下群泉此地三,三为桂馥在五龙潭发现的一处泉眼,命名为七十三泉。济南古有七十二泉之说。
济南五龙潭公园南门,进门向右不远处可见《潭西客夜》石刻
附:历下朱畹《潭西精舍怀桂未谷先生》
小桥临水横,拄杖过桥行。
树密连云影,泉多作雨声。
快谈今已往,浊洒昔同倾。
旧侣都星散,空留壁上名。
朱畹,原名宁,字敉(迷)人,号虚谷,历城人。诸生。有《红蕉馆诗钞》。
小桥临水横,拄杖过桥行。
树密连云影,泉多作雨声。
快谈今已往,浊洒昔同倾。
旧侣都星散,空留壁上名。
朱畹,原名宁,字敉(迷)人,号虚谷,历城人。诸生。有《红蕉馆诗钞》。
清乾隆六十年(1795)桂馥于济南僦舍(潭西精舍)隶书古人书札及题字一幅,释文如下:
走素无人世情,直以明府见接有礼,所以奔走岁时。若欲见吏,则是畜鱼于树,栖鸟于泉耳。吴兴太守王琨答吴庆之书。
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木,度形而衣辟罗。岂容当此横施。宗测答侯江州书
明府德履冲素,留心山谷,是以披褐负杖,忘其疲病,必欲饰混沌以蛾眉,冠越客以文冕。走虽不敏,请负高卿,有蹈东海死耳,不忍受此黔劓。沈麟老答张永语。
魏景元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将中军木石工三千人始通此阁道。褒城石门题字。
落款:春田老伯大人命书于济南僦舍(租住房)。乙卯(乾隆六十年,1795)春二月,渎井复民桂复并识。
【桂馥(1736~1805),字冬卉,一字未谷,号雩门、渎井、肃然山外史等,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云南永平知县。学问广博,邃于金石考据之学。善书画、篆刻、汉隶,雅负盛名。暮年始好写生,别饶古韵。兼能山水,宗倪瓒、黄公望,亦能写真。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济南五龙潭伙同朋友筹划建造“潭西精舍”,自己有了住处,便广交天下文人名士来往。】
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木,度形而衣辟罗。岂容当此横施。宗测答侯江州书
魏景元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将中军木石工三千人始通此阁道。褒城石门题字。
【桂馥(1736~1805),字冬卉,一字未谷,号雩门、渎井、肃然山外史等,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云南永平知县。学问广博,邃于金石考据之学。善书画、篆刻、汉隶,雅负盛名。暮年始好写生,别饶古韵。兼能山水,宗倪瓒、黄公望,亦能写真。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济南五龙潭伙同朋友筹划建造“潭西精舍”,自己有了住处,便广交天下文人名士来往。】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