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努力就能抓住去清华北大的8次机会?关键是你的家庭背景啊
转载自学科竞赛网
《中国青年报》在一篇报道中,曾引述过一位清华大学学生在知乎中,“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吗?”里面描述了
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答案中还提到,清华老师专门做过调查,发现这样的现象: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
这个结论,应该也是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的。
相比之下,农村学子上名校,在今天的社会经济状况下,似乎已经是越来越难的一件事。中产及以上的家庭,因为父母有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较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就更加有方向、有力度,也比较容易将孩子送入好的大学。而城市中的贫困家庭,以及很多农村家庭,因为父母自身的水平局限性,和家中资源的匮乏,无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帮助。如果孩子想考上好大学,需要自己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考入名校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要想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仅仅努力学习是不够的。孩子的成绩里面,还要加上家庭
而这些,显然是对于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而言更为有利。所以,现在对于“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讨论愈演愈烈,人们似乎也更加肯定,寒门学子越来越难以与城市中产家庭的同辈抗衡。
但小竞老师想说,这并非意味着寒门学子就再也无法成为名校的一员。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北大清华在农村专项计划“筑梦计划”、“自强计划”等录取中,对农村考生进行政策倾斜。
另一方面,尽管家庭资源较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每一年高考后的录取情况表明,仍有寒门子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获得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北大。
寒门学子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人告诉你,“不要徒劳了,机会不会是你们的,读书是无用的”。但小竞老师希望寒门子弟们明白,现在的社会哪怕就是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都不会堵死你上升的通道,也不会完全阻止你们进入优秀大学的路。不上大学或只求一个普通大学,会让你们的生活缺失很多可能性。
进入一所好大学,会给你很多长期的优秀社会资源,也会让你的后代拥有更多的教育机会。丢掉“读书无用论”和对未来的忧虑,趁着有机会读书,请尽力去拿到改变命运的入场券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