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分享 “丽声非常百科故事”系列图书】

标签:
科普 |
分类: 桐书天地英文绘本专辑 |
分享时间:2015年11月20日下午2:00-3:00
分享人:外研社
大家好,此次分享的是外研社丽声英语产品线下最新出版的产品——“丽声非常百科故事”系列图书
“丽声”是外研社少儿英语主打的品牌,“丽声”英语分级阅读丛书由外研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培生教育出版集团等合作出版,针对0~18岁孩子推出英语分级读物、教材、服务等,主打英语分级读物,已包含11大系列近500册图书。
相配套的还有音频/视频/点读/互动学习软件等多媒体资源。
接下来我们还是步入正题,今天的主题是:21世纪为什么要读英文百科读物?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很久:
为什么有些人花了那么多时间看了那么多文字,却没有把自己变成知识人?
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所读图书的类型结构出了问题。
类型结构问题出在哪儿?出在虚构类(故事类)和非虚构类(百科类、信息类)图书比例的不平衡,甚至是严重失调。我们常常更倾向于故事类图书,好玩儿、有意思,百科类图书又常常枯燥、乏味,孩子不爱读,最终导致知识结构的失调,没有把自己变成想象中的知识人。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大学新生们可以很好地解决一道数学难题,可以很快地背诵一段文本,却很难读完一篇复杂的百科类文本,甚至近一半的大学生都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阅读水平,为什么呢?也是出在虚构类和百科类图书比例的失调上。
令人欣慰的是,百科类文本的重要性逐渐被大家认识到,一场百科革命正在全球各地刮起,尤其是近年来,英、美等国家的教育主管机构都通过“课程标准”形式强制提高了对百科类读物的阅读要求,并要求尽早开始百科类文本的阅读。
该图引自“美国共同核心标准”,该标准规定,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的孩子需要阅读的书中,至少有一半是非虚构类的。并且随着年级的提高,百科类图书阅读量也要逐步提高。
你家孩子的百科类阅读量够了吗?
百科类文本重要性一.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百科知识无处不在
对基本事物的认知、菜单、地图、我们周边的环境等等都属于百科知识。百科知识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常用的语言,掌握了这些知识,也就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试想一个连路标都不认识的人如何得以生存?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为什么到了国外可能连基本的买东西都有困难?
百科类文本重要性二. 除了认知性、知识性,百科类文本教给孩子更多的是独立思考与审辨式思维的能力
不同于故事类文本,孩子可以略读甚至不读(比如通过图画推测)都能理解故事的内容,但百科类文本则不行,百科类文本需要孩子去理解、去思考,如果没有理解前一页甚至前一段的知识,孩子很难理解后一页甚至后一段的知识,更不可能跨过一页、一段甚至是几个不熟悉的单词、短语直接进行到下一阶段,这就强迫孩子去理解、去思考,不然就很难继续往下理解,比如如果孩子不认识动物,又怎么能理解动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呢?
百科类文本重要性三. 阅读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争议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百科类文本带给我们的
学习,不光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是百科类文本带给我们的。我们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点后的内在关系,如同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才是问题的根本。见识多了,懂的多了,自然也就能厘清内在关系,找出问题关键,顺利解决问题。
谈到这,大家是不是有点儿读不下去了呢?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百科类文本阅读量少的表现。
讲了这么多,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来了,百科类图书往往枯燥、乏味,英文百科就更难了,孩子不爱读怎么办呢?
这就要靠老师或家长的科学引导了,下面就提供几个极好用的建议供家长参考使用。
一、投其所好
孩子再不爱读书,也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就会有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那不妨就投其所好,比如男孩通常都会喜欢恐龙,那就不妨选些恐龙类、生物类的纪实百科书给他们;女孩通常喜欢公主,那不妨就历史类类的纪实类百科给她们。
二、挑选尽可能有趣的百科类图书
孩子不爱读百科,无非是因为百科类图书常常枯燥无味,那不妨就帮孩子把好关,尽可能为孩子挑选有趣的百科类图书,比如本次要分享的“丽声非常百科故事”系列,就是用故事讲百科的方式。
三、提供尽可能多种类的百科文本
如果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那就提供尽可能多种类的百科文本吧!从图书到杂志到报纸到图集等等,相信总有一款他们会喜欢。
四、家长和孩子一起读
孩子未必喜欢读书,但一定喜欢和父母一起做某一件事情。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让家长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更能增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促进情感交流。故事要读,百科更要读。阅读的过程还可以进行讨论,比如各自有什么想法、对这套书有什么建议等等。
ü
ü
ü
ü
讲了这么多,其实上面这些都是推出“丽声非常百科故事”系列图书的初衷,目前市场上权威的英文百科类读物较少,而有趣又权威的英文百科类读物更少,因此推出了这套“丽声非常百科故事”系列图书,通过阅读既学习了语言,又获得了百科知识,还增长了技能、培养了能力。
谁说百科不能讲故事?让孩子像读故事一样读百科!
这套书引自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阅读树系列,既是百科,又是故事,还是英语分级读物哦,一举三得!
并且由业界泰斗、英国文协执委、儿童阅读专家Nikki Gamble主编!业界权威!
该系列共30册图书,分6个级别,每级别5册图书加1张CD-ROM电子书光盘,可点读
年龄定位:小学中、高段及初一、初二的学生(8~13岁)
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一本《谁能吃掉谁?》其实就是讲食物链的啦
这是封面,右下角匹配学习主题
读前、读中指导,老师、家长都好用
简单说一下,所有生物都是食物链的一部分。草被蜗牛吃掉,蜗牛被青蛙吃掉,青蛙被狐狸吃掉。
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来生长,这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上的每一环都很重要。狮子虽然不吃草,但狮子吃斑马,斑马吃草,所以草对狮子来说也很重要。
到处都有食物链!不管是在炎热的地方还是在寒冷的地方
在炎热的地方,植物被昆虫吃掉,昆虫被蜥蜴吃掉,蜥蜴被蛇吃掉。
在寒冷的地方,虾被北极鳕鱼吃掉,北极鳕鱼被海豹吃掉,海豹被北极熊吃掉。
你也在食物链上哦!
玉米被鸡吃掉,鸡被人吃掉。
食物链永远不会结束!鹿吃草,熊吃鹿,而熊死后,会被地里的虫子吃掉,虫子将熊分解到泥土里,为植物提供食物,于是,鹿吃草,熊吃鹿……食物链又开始循环了!
这些动物中,谁会吃掉谁呢?
词汇表、读后活动
参考译文
一起看完了这一本,我们来总结下这套书的特点
特点2. 晦涩难懂的百科知识点,故事化展示,让孩子一目了然!
特点3. 跨学科知识,培养孩子开放式思维方式!
特点4. 培养孩子实际动手能力,学习、娱乐两不误!
特点5. 匹配读前指导、读后活动、参考译文,学校、家庭都好用!
特点5.配套电子书光盘,一盘在手,随时随地都能读!
可播放/暂停/快进/后退音频,可显示/隐藏文字,可选择页面
专题链接http://baby.dangdang.com/20151022_kfay
当当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9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