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绪 |
脾气是个啥东西?感兴趣的可以去百度一下。
不过看到最近流行一篇文章,叫做父母的情绪平和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大意是这样)
很小的孩子就能看出脾气大,脾气小?
我呢,相对来说是一个脾气很小的人,也就是在耐心方面能够忍耐时间比较长一些(针对孩子而言)。
其实好长时间,我归纳了一下,我这种耐心比较好,比较温柔的类型是如何爆发脾气的?
一.由于我当天的心情不好,这种不好,可能是因为工作,可能是因为生活,总之和孩子没啥关系,但是因为孩子不能让我本来就不好的心情得意平复,因为我在怒气与抱怨之下还要照顾她,所以一旦看到不如意的地方我就爆发了,事后一定时候会后悔的,牵扯无辜嘛呵呵。
二.
除了这两种,我还自认为是一个在育儿方面比较有自控力的妈妈,但是我也看到,遇到很多情绪处理的案例,说是案例,其实是苦恼,苦恼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自己,二是孩子。
我们还是来说自己,其实在情绪处理方面我有几个心得,虽然我前面剖析了自己的两种行为,但是还算是个情绪处理的所谓的高手。
一.我尽量会找人倾诉,在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培养上来讲,我会更多的把这种情绪转嫁到老公身上,事先声明,事后道歉,我和老公说,我最近事情特别多,时间不够用,我最近不舒服,如果我哪句话火气上来了,我先向你道歉,同样的话孩子不能够理解,我是不希望孩子效仿成人。
二.我尽量以最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一直有很多人都觉得子桐是如何如何的优秀,实际上了解他的都知道,这是一个太普通不过的孩子,没有任何胜人的天赋也谈不上多么贵族的家教,身上完全都能找到大众孩子的缺点。
但我呢,尽量的不要求他能够做到完美,甚至有时候还会因为我的原因更拖拉孩子的后腿,这样傻傻长大的孩子真的自娱自乐快乐无比,昨天子桐和我说,妈妈我被组长选上了,倒数第二个选上的。。。他的世界里认为自己倒数第二个被组长选进来做组员已经是很万幸了,很幸福了,殊不知就差一个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三.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给自己和孩子静心交流的机会,孩子的情绪爆发一定是有的原因,比如他真的会为自己忘记拿玩偶而哭泣,而不是我们成人认为的矫情,比如你答应他的事情你没做到,他真的会爆发,认为你说话不算数,承诺后的失落我们做父母的可曾体会?所以真正做到给予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哪管只是时间也好,如果你想发脾气,再延长五分钟也好。
只要你能够给五分钟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就有很多的同情和理解,也就消除了很多误会和愤怒。
这也算是我们控制自己情绪的好的办法吧。
最无效的就是用自己的情绪爆发去处理孩子的情绪爆发,简直就毫无意义,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后,即不能解决孩子的情绪,也不能解决我们自己的情绪。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孩子的情绪。
先来说为什么到了大班,孩子的情绪就变化的特别的明显,他就开始有了脾气呢?
印象当中,他还是那个我们一说就流着眼泪请求原谅的宝宝,我们一说就害怕我们丢弃他的可怜的孩子,突然之间六岁的儿童就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生存能力,譬如认为自己可以找到奶奶家,可以自己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可以。。。这个时候的他们要想完全服从成人的决定已经很困难了,所以成人的控制欲一定从这个时候要开始降低,要知道和他们商量事情,引导他们朝着你的方向走,比如我们去。。。你觉得如何?让孩子认为这是自己的决定,而非父母的安排。
这么大的孩子经常疑惑的就是:“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为什么你说的算?”当这种独立的人格意识开始萌发的时候也就是孩子最容易发脾气的时候,因为他的内心开始在挣扎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而这个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又没有好好的走进它的内心去交流,仍然把他当做是那个小人来安排吃喝拉撒,所以冲突就是必然的。
第二种情况就是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已经将之前几年的脾气秉性养成,一切我说了算,不听我的,我就发脾气,但是他的这种性格在集体环境当中会遇到挫折,甚至挫败,挫败之后,找谁来发泄,肯定是最亲近的父母,换句话说,也有好多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是处于弱势的群体,被欺负的群体,可能没有那么严重,是被安排,被服从的群体,那么他们也是需要一个宣泄口的,这个宣泄口还是父母。无论哪种情况,都是让孩子易爆发的年龄,那么以暴制暴,想想后果是什么。
第三大班的孩子也会面临很多的压力,比如所谓的功课,比如友谊的需求和被排挤,比如老师的喜爱等等都能让他们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就像更年期一样,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平稳情绪关怀的时期,那么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给以宽容的态度呢,至于这个度就靠各位来自己把握了。
当我们了解到孩子的成长规律,就会明白孩子拥有情绪也是一种成长的标志,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只有双方都学会控制,表达,适当宣泄,才能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
最后祝愿生活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