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大班组】第二辑

(2015-03-16 20:54:25)
标签:

百天分级

分类: 安娜双语教学之路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wbr> <wbr>大班组】第二辑         

                                           晓莲   鸿宇妈  五岁半   男    中文三年半   英文三年

 

月总结:培生预备、基础、汽车镇、海尼曼GK、G1、I can read。

本月总计读书:  458次,147本。

 

进步点:

经过大量阅读分级读物,孩子已积累了不少的词汇量,并从反复阅读过程中自然认得一些常见的高频词。汽车镇这套分级并不简单,但只要是连续阅读了七次以上,基本都能自己独立阅读,不用跟音频。加新书的频率在加快,掌握新书的能力比以前增强,海尼曼G1的句型对孩子来说就已很简单了,一般新书上来基本二遍就能通过。

 

问题点:

即使是海尼曼GK这样简单的分级,一段时间没阅读再来进行时,仍然有一些不太熟悉的词汇,要注意及时根据遗忘曲线定期进行巩固。

 

子桐回头看旧书的时候,基本属于无意识行为,因为有时候因为图书图书摆放的问题被子桐又拿出来再读,但是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

所以对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一段时间集中突破,而是细水长流,过一段时间再来读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如何掌握孩子的阅读级别,什么时候适时上新的阶段?这是妈妈困惑的问题,请安娜老师解答一下,谢谢!

 

如果用数据来表达的话,(分级)何时上一个新的台阶?

子桐是这样的,同一时期(大概两个月)阅读同一水平的分级读物大概三到五套,本数大概在50-80本,次数大概在500-800次的基准上,我们就直接进入到下一个级别的阅读了。

依照我这个数据,我查阅了一下我们大班这个月的平均水平,194次,55本,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平均水平,我们两个月将达到110本,400次的标准(子桐额外是配套了大量的绘本等读物),和子桐当时比较,是本书要多,但是重复的次数要少(子桐是重复率很高的孩子),两者综合评定,那么在第三个月尝试着升级是完全可行的,比如简单的培生可能第二个月升级都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海尼曼的庞大,估计三个月也无法升级,还有你选择的汽车镇本身就很难了,I can read的进阶也会很慢,因为起点就非常高。

 

当然这个数据不是特别准确,因为孩子除了分级,可鞥在其他方面的投入不同,比如儿歌,比如绘本,比如教材。。。还有孩子年龄越大,因为材料的难度越大,升级的速度也就不同,或者孩子单位时间内读的书次数不同,有的用一两年读完这些书,有的用两三月读完这个量,所谓太快太慢都不是很合理,所以孩子具体的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能够升级还是根据孩子是否在阅读下一个级别的时候的接受度,愉悦度等有直接的关系(子桐是无论单词,句型,故事理解力等能到70%,我们就顺利过渡了),这就好比我们妈妈自己,自己来读给孩子听的时候,也会遇到升级的问题,可能有的妈妈就能到四级,有的可以到八级,那么我们是用什么来衡量自己是否能阅读下一个级别的标准呢,道理都是相同的。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wbr> <wbr>大班组】第二辑

 

                                     平常心  芒芒  女   五岁半   中文四年半   英文七个月   

 

月总结:培生、牛津、海尼曼

本月总计读书:147次,49本。

 

进步点:

第天睡前习惯读些英文书,在合适的情景里时不时的会冒出一些牛津阅读树里的句子。

 

问题点:

还不认识单词,不会自己读,不太愿意跟读,能读的基本上都是听了多遍后背出来的。

想请教安娜怎样能让她认识单词呢,第三周给她上了海尼曼GK,希望她能通过这套简单的书认识些单词。

 

跟读我是这样理解的,英文启蒙仅仅七个月的小朋友兴趣点在于跟读上面还是在于理解故事内容上面,如果说读的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都是孩子未来英文阅读道路上必备的两种能力的话,那么我们又为何在启蒙之初(七个月以我的理解仍然是阅读之初)让孩子将兴趣的大旗尴尬的摔倒在跟读的路上呢?另外跟读本身就和孩子的个性息息相关,比如子桐,他就是一个不爱张口的孩子,不喜欢回答问题,不喜欢跟读,可这并不影响他目前在英文方面的综合实力,所以我觉得先不要纠结孩子这个时候是否愿意跟读,而且孩子还小,子桐自从上了小学,在跟读上基本不存在不愿意的情况了。

 

另外关于认知单词,有几个概念需要了解一下。

一是认读单词就和汉语的识字一样,读多了,见多了,自然就认识了,很多孩子没有经过识字的训练,只是学前大量的阅读,就自主识字达到300-500,英文也是一个道理,见字多了,就认识了,所以孩子的阅读量没达到,谈识字是一个很久远的问题,比如海尼曼,Raz,体验等分级都是进行单词量认读的好分级。

在阅读的过程呢,也有小窍门,比如一开始,只让孩子听,过了一段时间,让孩子进行指读听,再过一段让孩子自己输出,也能加强带单词的记忆。

 

二是大班的是孩子是不是可以开展一些像汉语一样的认识单词的活动呢?当然可以,比如培生的字卡,美国少儿的字卡不就是再教孩子识字吗,当然在这个过程,要注意一些方式,比如如何玩转字卡游戏?我还专门介绍过几个,Bird dance,What’s missing等等。那么字卡的好处就是他是看字,而看字比看图是更进一步的能力。那么仅仅玩玩字卡就算是认识单词,算是识字训练吗,当然不是。

 

认识单词,就和认人一样,我们知道小婴儿除了认识妈妈的脸,还要根据妈妈经常穿的衣服来判断,如果某天妈妈换了衣服,就大哭不止,还会根据妈妈的气味来判断是不是妈妈,对吧,那么孩子认识单词也是一样,他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个beige是米黄色的呢,有可能是记住图片和文字的结合,有可能是记住了书写,有可能是某次无意中在衣服的标签上看到了这个标识,亦或是某天在动画片里发现巴巴爸爸竟然变成了beige颜色,亦或是妈妈让他进行连线的时候,他发现了beige。。。我只是想说,单词的识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立体的过程,如果用数据来评量的话,孩子经过一年的全方位的训练(注意是全方位)单词识读的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越。

 

顺便说一句比如P和sight words的学习又会为孩子单词识读能力的提升加一把火。

 

 

目前我的阅读计划是1本培生+4本牛津树,共5本,重复一周。第二周新增5本再加重复上周的5本,共10本。

海尼曼目前还是随意的读,还没计划怎么读,培生基础级还有3本就读完了,想等培生基础级结束后有计划的安排读海尼曼,这样的安排可行吗   可以的。

还有我所说的这个读基本上是我在读,她只是听,很少跟读   没关系的。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wbr> <wbr>大班组】第二辑 

  

                                             湖南萱妈   五岁半    女   三年多   两年多

 

月总结:加州科学社会、GK、牛津、机灵狗。

本月总计读书:128次,42本。

 

进步点:

拼读有明显的进步,开始愿意自主阅读。

本来我只要求每天试着拼读一本机灵狗的书,结果现在她有时候甚至不愿意使用点读笔来读分级,要自己试着拼读读其他的。

 

问题点:

有部分分级的词汇在学习过以后,不久会遗忘。

 

遗忘是正常的,孩子分级基本属于泛读阶段,不能期待在泛读阶段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使精读孩子也是有遗忘的,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停的大量的阅读,让孩子保持阅读的平稳状态,语言的刺激就随时存在,产生链接后就会有巩固记忆的阶段。

 

子桐在学前毫无考查,基本就是不间断的大量阅读的状态。

在入学后我是这样处理遗忘的问题的:

首先同一个资源,我会分为不同的阶段拿出来,比如一套资源26个字母配套小书,我在1月的时候就是要求他听,看图,3月的时候要求他指读文字听,5月的时候要求他自己能读,而不是让孩子在1月的时候就一定全部知道,会读。

 

其次不同的资源交叉处理来提升他的记忆能力,运用能力,因为同一水平的读物基本就是使用到那些词汇,翻来覆去的见到比一段时间死记硬背要好的多,就好比你家经常来一位阿姨,不用你教,孩子就会记住阿姨的名字。

 

遗忘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达到一定的次数,不管是听还是读,次数没达到,就一定会遗忘, 就好比吃药一个疗程都没吃到,药效就基本显现不出来;二是没有内化,而何为内化,前提也一定是见到的多了,听的多了,这就又回归到前者。

 

最后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遗忘的问题,比如听了,那么是否读出来了,是否说出来了,是否写出来了,是否看见了,是否放到句子当中听了,读了,说了,写了,看见了。。。比如shadow孩子可能在阅读后经常忘记,下次碰到益智训练题的时候,让小朋友连线各种动物的shadow,那么孩子对shadow是不是又有了一次印象,这次印象不仅仅是阅读故事当中的shadow,还有自己曾经亲身体会过的大象的shadow是什么样子,自己如何连线的,是不是就产生链接了,记忆就深刻了?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wbr> <wbr>大班组】第二辑

 

                                        青岛禾禾  六岁  女   中文两年   英文三个月

月总结:机灵狗、培生、第一套自然拼读。

本月总计读书:153次,60本。

 

进步点:

渐渐地不是那么排斥英文故事,渐渐地有了输出,真是很高兴。

 

问题点:

想尽快进级,不知道可不可以。请安娜老师指点!

 

孩子刚开始,还有半年时间才上小学,不要急着进阶,而且急也急不来,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走。当然我理解的意思是你想在这段时间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方式,自己多花费一些时间,让孩子的脚步能快速一些对吧?

 

安娜一直是比较提倡各“科”均衡的发展,所以大家看到子桐绝对不是一个把所有时间都用在阅读,都用在英文上面的孩子,我只是在自己可以分派的时间范围内,把一部分给了英文。

我知道这不是你的本意,我只是借此问题提醒很多正在做英文启蒙的妈妈,或者无意当中看到你我问答的妈妈,不要误解了我们交谈的本意。

 

如何让孩子在有限的这段时间能有质的飞越和突破呢,也即是说如何在上小学之前能让孩子尽快走上英文这个轨道呢?

比如你选取的资源就不是特别合理,培生的艺术价值不高,你起步的同时再搭配一套有点艺术价值的,比如体验,海尼曼什么的,我所说的价值在于,比如画风,体验的都要比培生好,培生是电脑制图,而体验最起码还有很多真实的照片给孩子看。

另外你的机灵狗和第一套自然拼读都是关于拼读类的阅读材料 ,孩子根本没有进行拼读学习,读这样的材料不仅别嘴巴,还收效不大。

 

分级你可以再尝试最新出版的哈考特,如果你愿意等,可以等我分析之后再买,可以尝试攀登看,美国少儿等。下面有一个帖子我分析了接下来可以进行的分级的种类,你参考一下。

 

另外你也可以把所有大班孩子的反馈贴都看一遍,看看能不能有一些心得和自己的规划出来。

如果说是建议,那就是几步同时开工了,对妈妈要求比较高,孩子都是吸收性心智,你弄什么他都好接受,比如绘本阅读,比如儿歌静听,泛听结合,比如phonics和sight words的同步学习,比如教材体系的主导,比如裸听训练的开始等等。

 

我给你几个你可以操作的建议好吧:(在大班结束前的这几个月)

1.  加大分级的阅读的量,同时一定要配合绘本阅读,目前不在于精,而在于量。

2.  每天坚持听英文儿歌(或者其他绘本音频),每周坚持看原版动画一两次。

3.  在阅读量能保证的基础上,可以系统的简单的开始P,letter sounds的学习,参加安娜的学科字母博文,在P的学习当中其实就包括sight words的学习了,而且在这个过程可以用用kidsclub练习,就当做是益智训练了。

4.  用一套教材体系作为主导,从主题式学习开始,比如颜色,交通工具,衣服。。。这样有利于孩子的知识系统梳理,不过这个可能有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