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娜子桐妈
安娜子桐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325
  • 关注人气:9,0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大班组】第三辑

(2015-03-16 21:04:17)
标签:

百天分级

分类: 安娜双语教学之路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wbr> <wbr>大班组】第三辑

 

                                           肥肥猫  青岛linda  女 六岁半  中文两年  英文半年

 

月总结:牛津、泡泡、培生。

本月总计读书:172次,33 本。

 

进步点:

1、以上阅读过的分级都可以自己独立朗读,听音找书游戏全部配对正确,可见对一些简单的sight words以及音频都有了感觉。

2、通过自己独立朗读书目,对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消除了不少,增强了自信心。

3、对不同内容的分级读物采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孩子的兴趣提高了,使薄薄的分级读物增厚,不再只是一读了之。这点应该是我们家长的进步吧!

 

问题点:

1、看着群友们的海量阅读,相比之下林林的阅读量确实有点小。但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深感,时间就是最大的敌人。所以如何高效的阅读、深度阅读是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孩子的兴趣,让她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来,还请安娜老师多给支支招。

 

这么大的孩子主动阅读还是比较困难的,状态一就是自己没事的时候读图,这个应该可以做到;状态二,就是自己听音频翻书,我觉得比较困难,但是可以尝试着某些时候能做到。状态三就是自己“学”,凤毛麟角。这事我看到的孩子的状态,所以你也就可以衡量一下,自己家的一定是很正常的呵呵。

 

孩子刚开始半年,我觉得你先放弃所谓的深度阅读,高效阅读的想法,就是当做中文绘本一样大量的给孩子输入就可以了,而且孩子目前还是大班,仍然有一段时间可以随心所欲的读,这事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千万不要在此时为了所谓的高效和精读让孩子失去原有的兴趣。

 

2、 林林是08年的孩子,因为生日小,所以还没有上学。我们在阅读牛津树的时候,同时配合了相对应的练习册。里面有部分书写内容,我不知道是否应该让她写。如果要写,是否应该先学学字母等内容呢?

 

肯定先写字母,只有会写字母了,才能完成类似“习题”这样的东西。

而且写其实还是蛮简单的事情,如何让孩子学会做题,这是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项目,也是需要配合其他几种能力同步提升才能完成的任务,甚至有时候是需要思考才能完成的,尤其是牛津,很多都是思考的内容,所以我建议即使想进行类似训练也要先放弃牛津的练习(是原版练习吗?如果是典范,更需要先放弃),你可以先用用kidclub练习,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也会对孩子的英文起到促进的作用。

 

3、在学习过程中,对于phonics的插入还是不甚了解,求指导。针对林林的年龄特点,想请问一下,那套教材比较合适。

仅仅开展半年启蒙的孩子我觉得还是适当放慢一下phonics的脚步,当然同步开始,把进度放慢也不是不可以的。

你先从letter sounds开始吧,用这半年的时间进行完letter sounds就已经很不多了,当然如果仅仅是背诵口诀,我觉得几天就能完成,对于超极记忆力的他们来说,但是我们要追求的是横向的拓展,为日后的启蒙打好坚实的基础,这点你可以参照一下子桐的“简单易学的学科字母”,有五个案例分享,我们在大班的时候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划学完26个字母的。

 

要是你问我教材,市面上的好多都差不多各有特色了,但是幼儿还不会写,所以千万先不要买儿童的拼读教材,基本用不上。幼儿的比如phonics kids,Best phonics等都隶属幼儿拼读教材。

 

我写过儿童拼读的几个帖子,你可以参考一下,幼儿的我一直欠账中。。。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wbr> <wbr>大班组】第三辑

 

                                   Mamamiya  大连杨帆 六岁半   中文四年  英文一年

 

月总结:Raz、 Penguin、 George。

本月总计读书:  69次,30本。

 

进步点:

1.  第一周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孩子主动小声跟读。

2.  第三周孩子自己提出要跟着我读并录音,然后听回放,把读分级变得更有趣。

3.  第四周看书听音频,一起录音听回放然后做问答题,充分利用每一本分级读物。

4.  现在对分级以外的英文书(绘本)也会自己翻阅看图。

 

问题点:

1听音频时,我自己重复给孩子听但不强迫孩子跟读,这样做行吗?

当然行了,我们学前一直就没有跟读,但是很多孩子喜欢跟读,也能按照妈妈的要求跟读,效果也很好。

 

2. 分级的下一步看什么?

分级本来就是和绘本并行的,你说你这几套分级下面看什么是吗?

我和你说说种类:

国内引进的,比如最新的哈考特初级,刚刚出版,培生,攀登等。

拓展种类的:比如体验的B科普,国家地理百科科普,美国少儿有科普。

国外原版的:Step into reading,Penguin,Puffin等。

比较著名的:Critter小毛人,Biscuit小饼干等。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wbr> <wbr>大班组】第三辑

                                     小平  青岛当当   六岁半    中文一年半  英文刚开始

 

月总结:牛津、培生、泡泡。

本月总计读书:247次,58本。

 

因为英文阅读启蒙得较晚,现在刚刚开始起步,看了安娜的好多博客,遇到啥小问题都会去安娜的博客找方法,目前的状态是跟着组织的节奏走,感觉孩子进步的地方稍稍多一点,在问题点的发现上暂时还有欠缺,继续努力,谢谢。

 

进步点:

1、对英文阅读的兴趣正在建立,基本习惯每天阅读英文书;

2、对一些感兴趣的书可以自己朗读;

3、在阅读中对一些简单的陌生单词能自己进行拼读;

4、偶尔能在平时用蹦出读过的小书中的简单的词句;

5、有兴趣看全英文版的动画电影;

 

问题点:

1、在亲子阅读的拓展方面欠缺较多,主要是我缺少方法和形式;

这个是大家的共同难题,因为毕竟不是老师,都是上班的妈妈,本身就很累,在这方面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方法,以后我多介绍一些,网上其实查阅的话也有很多,这个我一直没大写,是因为不好用文字来表述,这个就适合现场面对面讲授,即使语音也很难让大家理解,不过我争取看看能不能通过文字和语音的方式先表达出来。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wbr> <wbr>大班组】第三辑

                                         周琳 温州小博 五岁半  男  中文三年  英文刚开始

月总结:攀登系列。

本月总计读书:200多次,29本。

 

这个月我想总结的重点不在优点和问题上,而是在于坚持了快一个月后的感想和思考。在说这些感想和思考前,我必须说明一个前提:我的英语怎么样?好吧,我是一个在读书时期被英语打败了的学生,败得很狼狈,以至于这么多年后拿起英语,面对蝇头小字我根本就没有勇气去读出来。

 

我接触幼儿英语阅读的时间不算晚,小博4周岁我就送他去瑞思学了一年的英语。刚去那个培训班时,那里的老师也跟我说要回去和孩子多说多复习。可因为没有接触老师上课内容,加之本人对英语实在有过“四级”阴影,回家哪里还有这个心思去跟小博复习。所以那一年花了不少金钱,却没花啥精力。结果可想而知,一年的时间付之流水。

 

一年后,我问小博,你还想去瑞思吗,他坚决摇头,我就干脆地停了辅导班。我是害怕孩子跟我一样开始反感英语并且丧失信心。也是这一年,我在淇淇妈妈的影响下开始接触网络上很多关于幼儿英语的内容。最先接触的当然是那段时间说的非常热闹的自然拼读,以我的英语水平,花了好大力气才搞清楚自然拼读的意思(可能理解也未必准确),也下载了好些像《字母积木》这样的动画片,买了《安妮鲜花磨耳朵系列1、2》。这么多资源在手,我却只有一个感觉:好茫然!接下来我该做什么?!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些资源。在这样的无头绪状态里,除了平时想起来就跟小博听点英文歌曲,我们又白白地晃过了这两年。现在想来问题还在于我,其实比较早就关注安娜的博客了,可就因为自己对英语的不自信,一直没静下心来研究一下适合小博的英语学习路径,而是心安理得地让时间这么匆匆淌走。

 

2014年,小博已经6岁了。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听了安娜关于自然拼读的一节课,尽管有些内容我还是糊里糊涂,但她在里面说的一句话顿时让我茅舍顿开:自然拼读是建立在词汇量的基础上的。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化解我好些疑问。就是呀,孩子连26个字母都没概念,一个简单的词汇都不会读,何来拼读基础呢!接下来,我就鼓起勇气报了安娜的百日分级阅读体验,而且非常幸运地被邀请参与这次活动。面对群里这么多强大的妈妈们,我这次倒啥也没多想:尽管小博已经6岁,但咱们不要怕,从头开始,只要坚持阅读了,相信会有些收获吧。

这个月的开始是艰难的,坚持也是艰难的。有时回家晚了,会想着放弃今晚的阅读,但一想到这么多家长一起努力着,就又拿起书和孩子开始阅读。每次阅读,我都不停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这百日的阅读计划当作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不知不觉一个月都快过去了,小博在我“你的声音读起英语来真好听”的鼓励下,越来越喜欢大声读出来,还喜欢时不时冒个句子出来。对我来说,这些就是进步。

 

马上要过年了。这次是个真正的挑战。不过有个详尽的计划和一颗坚定的心,应该一切都不是问题吧。哈哈。

这里还有点些问题:接下来的一个月,我还打算按照这个月的模式来阅读攀登系列(听音频+自己阅读),计划加入ARZ里练习册的内容给孩子练习。在阅读中,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有效的吸收(这个问题好像比较宽泛)?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符合英语阅读的规律吗?

最后,祝安娜,祝你全家过年吉祥哦!

 

如果从你第一个月仅仅用了攀登而言,资源太匮乏了,用不同的素材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交叉阅读要领,提升阅读能力,这是完全又必要的,建议你最低要同时两套在读。

 

Raz的练习册是需要有一定的书写基础的,所以在小博这个阶段,我反而是不建议用RAZ的,他对于书写的要求不单纯在于书写,而在于习题的思考性,这点是有难度的,我觉得如果你想用一些书写式的训练,还不如用 kidclub的内容,适合大班的孩子,益智性非常强,比如可能是关于动物shadow的连线,关于farm和zoo animals的分类等,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

 

关于阅读中有效的吸收,子桐的历程是这样的,他在学前基本就是靠大量的阅读养成了良好的语感,到了小学才谈到所谓听说读写全面输出的阶段,所以吸收是无意识的,无心插柳的,当然一些方法方式还是有的,可是我觉得小博目前的状态只要考大量的阅读来提升是最好的办法,而不是一套读物扣到底的学习。

 

                                【百天分级个案解析 <wbr> <wbr>大班组】第三辑

 

 

                                          洋娃娃  Yo女  六岁半  中文四年  英文一年

 

月总结:牛津、攀登、培生。

本月总计读书:112次,101  本。

 

进步点:

这一个多月以来,阅读英文不间断的习惯基本上和中文一样养成了,不在乎每晚读了几本,(但是每次我都希望她能多看几本,嘻嘻……)重要的是,英文阅读在她心里已生根发芽;通过大量的阅读,明显感觉到很多句子都是脱口而出,语感慢慢在进步;

习惯的养成应该是最大的收获了,接下来妈妈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心坚持到底。

谢谢安娜提供的这个平台,在孩子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醒我继续努力!加油!

 

 

就妈妈对女儿的喜好看出,孩子最喜欢的:

乐感强,Five little moneys系列,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异型书:Dear zoo , Big green monster。

故事情节有趣:牛津树系列,Big egg,Five little moneys。

公主系列:(没有一本英文读物)

动画片:粉红猪小妹、冰雪奇缘、牛津树神奇的钥匙、贝贝熊、leap frog(准备2月份加入进来)。

 

问题点:

原来一直觉得一定要引起孩子的兴趣,但是就如安娜所说,兴趣不可能一直持续,光是读故事性的书也无法全面开阔视野。在这段时间的阅读过程中,慢慢觉得是这么个理,阅读一旦形成习惯,在兴趣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些各个方面的读物,多样化才是王道!请安娜根据这一个多月来的记录给予指导:

 

1、是否需要再适时加入一些别的读物,不想让她偏食。读物的推荐;

我觉得至少在第二个月是不需要加入大量的新的读物,如果你自己觉得三套的风格不能满足孩子,那么最多加一套就OK了,但是这三套你可以继续读下一个级别,我这样说能清楚吗,所谓的新,是新的级别,而不是新的类型书。因为其他类型的书笔故事书要求更高,比如科普,比如数学,比如戏剧。。。当然每个类型的书之间的促进是相互的,可是必须先有一定的根基,“另类”的才会开始的顺畅。

 

2、一直都是觉得学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点:听和说,听得多了也就会说了,所以关于磨耳朵,除了偶尔的原版动画、妈妈的阅读、绘本的音频、儿歌的输入、是否有必要增加一些别的貌似新闻,系列读本的音频(在4岁的时候看过粉红猪小妹,那段时间就提供了第一季,看了很多遍,我又将音频考到车里,放开磨耳朵,看的出来,听着就会去回忆场景,比较顺利。后来提供的动画片多了,就没有那么精细了,都是按兴趣,想看哪个就看哪个!到现在所有动画片里常看的就是粉红猪小妹、牛津树的神奇钥匙、贝贝熊、偶尔会看些消防员Sam,朵拉等!

 

这段想表达的到底是听其他类型的音频还是精听动画片吗?

其他类型的音频,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以大班的年龄来说,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经验就那么多,听超乎他们年龄太多的音频反而是不利于吸收的,尤其对于第二语言的音频来说就更应该降级处理,这样才能增加孩子的兴趣度,也是有利于他们技能螺旋式提升的。

 

关于动画片精听的问题,和阅读是一个道理的,阅读也存在着精读和泛读,同一本读本可以当做教材类读本来学习,也可以当做泛读读本来做家庭阅读。

 

但是所谓的动画片精听是分为三种类型的,第一种是需要系统指导和分析的,比如选择猪小妹当中的某个场景和主题,学习其场景和主题下的知识点,做阅读式的讨论和吸收,继而做情境的渗透和语言的模仿浸染,从而达到“阅读”动画品片的程度,可以配音可以表演,这种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意义上的对于动画片的精听,精学。

 

第二种方式是你所谓的精听,一句一句的听,要听准,要跟读,要模仿,随后的裸听,要回顾,要对应,要理解。

 

第三种则是娱乐式的听,进行无形的听的训练,当然这种比较随心所欲。

 

那么不管是哪一种,对于动画片的精听一定不是所有的资源都适合的,也正如不是所有的阅读材料都适合精学一样。

 

3、除了以上的所有方式外,不知道是否可以进行网站游戏的学习,比如www.starfall.com .一直有所纠结,毕竟资源是很好,但是对孩子眼睛是个威胁,一直以来也就作罢,也不知道里面的内容该如何进行,孩子最喜欢的估计还是游戏!是否还可以通过游戏的练习学习,比如中文貌似多文湖的方式进行,不要求认识,简单但不乏增长知识的资源。

 

第一个问题,当然可以了,只要在不伤害孩子眼睛,可以接受的时间范围内未尝不可啊!对孩子也是一种兴趣的激发,starfall网站就特别的好,即使在我们看来是所谓的游戏那又有何妨,孩子不就是在不断的游戏中成长的吗!当然你提到的因素可能是觉得孩子是否因为过多的被游戏的过程所吸引而忽略了英文的功效,一是英文游戏本身就一定会浸透英文的内容在孩子的脑海当中,二即使毫无英文,我也觉得这种网站的游戏比国产的动画片要好很多,三是我看过了,真的很不错。

 

另外英文游戏是否可以通过益智游戏的形式来巩固和加深,当然可以了,也有很多这种素材,比如前几天提到的丽声玩转英语 ,清华故事屋等,另外中文版多湖辉也是有配套英文版的,还有很多练习册也隶属游戏类书籍,还有Brain Quest 益智卡片,对应不同的年龄段的益智游戏,非常经典。

 

4、、关于读书的方式方法,上次听了安娜讲关于资源,每本书的看点,受益匪浅,但是面对孩子想要把书读厚,把细节都讲进去,孩子就不太喜欢,(当晚就试了下,但是孩子说,能不能往后讲啊,汗,,,)就如安娜所说孩子的读图能力很强,她可以看到发现每个细节,就足够,不需要大人们指出!所以我是想如何有意思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讲一个故事更能吸引她,坚持玩中学已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持久的坚持!(试过的方法有:扮演人物;重复的句型一人一句;去猜下一步故事中的人物会说什么;夸张的以动作的形式去读!)一直觉得这是个重要的方面,虽然兴趣和习惯无关,但是只有每天期盼那一时刻英文阅读的来临才能更加坚持的走下去。朗读者或者说传递者对于授予者的影响不光是提供资源上,更重要的还是如何利用好手里的所有资源及运用的方式方法!

 

我当时讲的时候就说了,不要照搬到孩子的身上,那是和成人来共享,来品味,而不是告诉成人如何讲给孩子听,孩子当然都是急于听到后续结尾的,所以阅读的过程跟着孩子的脚步走就好了。另外精读的概念是妈妈可以挑选自己能够胜任的一些素材来以传授知识的方式固定时间的给孩子进行,而不是所有泛读的时间都要这么做,比如子桐这样的读法是由固定的时间的,每个周末他会有半个小时以这种行为方式阅读素材,但是平时完全就是随心所欲的读。

 

4.至于P的学习,我慢慢思考过,虽然孩子是年龄了,但是总觉得还没到时间,觉得通过阅读大量的分级、绘本,P倒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这种想法不知道是否正确,又或者根据我们的情况,可以初步慢慢进行中,还往安娜指点!毕竟后续还是要面对残酷的应试教育,所以前期的语感和思维很重要,但又不能不考虑后续的拼读和拼写!

 

P不能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P一定要有前期大量的基础,然后循序渐进的进行。

有了累积也要有系统的开始才可以顺利学好P,但是没有累积直接开始P是非常行不通的,事倍功半。

子桐学习进程:

4-5岁初步接触letter sounds ,多以口诀和韵律的形式,主要是养成语感;

5-6岁系统进行letter sounds学习(字母,发音,配套儿歌,绘本,习题,益智,具体办法参见简单易学的学科字母);

小学一年级主要完成系统教材sounds great的第一册配套清华少儿拼读练习;小学二年级完成了sounds great第二册,配套let’s go phonics原版练习和清华少儿拼读,同时在暑假的时候做了丽声的一部分。

在这个4-7岁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和P有关的故事书,如开心小读者,丽声,牛津拼读,原版发音故事书,第一套自然拼读故事书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